创业导师行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影响研究
2019-02-13李梅王倩陈龙
李梅 王倩 陈龙
摘 要:文章在“社会认同理论”分支中“内群体偏好”理论的基础上,从个人因素、集体因素及双方互动因素三个方面收集整理了Y大学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对创业导师认可度的现状。通过创业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创业导师行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创业导师及大学生积极参与创业活动,将自身有限的资源采取合理的途径充分利用,带动整个创业团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此完善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导师;指导行为;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02-0067-03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大创新创业人才的支持和培养力度”。“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理念在高校的核心作用就是激发广大优秀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将创业教育的思想贯穿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过程之中。切实地推进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在当前成为一个全国性的重要命题,需要国家、学校、教师及创业大学生的共同配合与努力[1]。高校创业教育和创业导师的指导行为都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分析这些因素势必能给大学生创业带来飞跃的发展。
一、大学生创业和创业教育的现状
以美国和英国为主的西方国家最早推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无论是培养模式还是实践机会,这类西方国家就远超我国。分别位于美国东西海岸的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都是世界一流大学,虽然在学校治理方面前者更趋于刚硬,后者稍显柔美,但是二者在产学研结合层面上都给予全世界学习的榜样,创造了产业与大学相互促进带动经济发展的伟大奇迹。英国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先行国家,各高校通常将教学、科研、社会实践及社会资源全面整合起来促进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开办极具创新思维的多样化创新课程、各类创新竞赛、大学生科技创业园等都是从英国开始起步,逐步发展完善,取得了大家的认可,并将自身发展成熟的培养模式扩散出去,吸引了更多高校的学习。
在这样的全球视角下,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也逐步走进世界的行列。1997年,清华大学以“创业计划大赛”的形式首度拉开了高校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帷幕,正式提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创业大赛的形式引领大学生创业教育就此展开。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如火如荼地开展了将近二十年,不可否认的是,全国大学生整体的创业热情都很高涨,但是创业质量有待商榷,地区、学校间的差距比较大,社会资源的拥有量参差不齐。学校内部师资队伍强大、科研水平优越及学校知名度较高的名牌院校在大学生创业项目上就有很大的优势,信息收集及时、科学技术领先及社会资源丰富等因素都会极大地帮助到这一类名牌院校大学生进行创业。
由此来看,我国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势必需要一个持续发展的阶段来攻破这些困难。第一,社会、家庭和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完善,只停留在形式的层面上,导致很多大学生并不知道创业应该从哪里开始,空有抱负和一腔热血。第二,创业导师的师资力量薄弱。近几年来大学生创业才慢慢在高校内展开,这方面的师资力量急需大规模的扩建,理论知识和市场经验兼具的导师较为缺乏。第三,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模式滞后。“自上而下”的教育风格一直是我国教育的特点,教师一味地给学生们灌输自己的知识,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创新点就更少见,这样的教育风格对于大学生创业来说非常不利。第四,高校内的创业氛围不够浓厚。例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一所以科研为主的农业类院校,学生中间的创业热情较其他地区的院校来说就相对较弱,学生间的带动作用不强,难以实现彼此间的相互学习。
Y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见表1)预计开设8门公选课,没有进行基础课的设置,最终顺利开课的也只剩下一门(趣味创业学),并且缺乏與专业教育相结合,其选课人数也没有达到该课程的最大课容量。在另外的7门未开课程(均为创业基础)中,学生的平均选课人数不足20%,充分体现学生对现有创业课程的冷漠。另外,课程名称也成为影响学生选课的标准,具有趣味性就会吸引学生,而普通的基础教学就会让学生望而却步。目前学校的整个创业工作都处于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创业导师制度并不完善,甚至说全国也没有比较完善的案例供我们参考,整个大学生创业体系中并没有一个标准去衡量创业活动的进行是否顺利,只有依靠导师和学生更多的创业培训与实际经历,在不断地摸索中探寻出一个合理的评价方法。现如今在大学生创业热潮的初期,任何人都不能给出准确的创业预期效果,因此,对于创业导师的评价也就不能利用考核的手段,更多地应该是以一种激励的方法促使创业导师积极地参与大学生的创业团队,指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创业,科学地避免一些容易产生的误区。
被调查高校共有89名创业导师,分别为基础教学类导师、技术类导师和社会类创业导师,第一类导师年龄偏小,后两类导师年龄均在35—40岁之间,由此可见后两类导师对经验的要求比较高。但是,目前正在指导创业团队的导师却还不及在册导师人数的一半,导师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是现如今不争的事实。创业导师库规模不小,但是对导师考核、奖惩及相关导师激励措施等方面的机制还在探索中。
为了形成合理的创业教育体系,需要综合考虑导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创业的目的具体是什么,只有双方清楚地了解彼此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学习。创业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少走弯路、规避风险,因此归纳总结导师指导大学生创业的主要目的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培养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教授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是该校大学生对导师指导目的的看法,也就是说大学生认为教师应该在以上三个方面起到比较强的引领作用,愿意跟随指导教师进行创业活动以此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创业导师行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影响分析
Tajfel对社会认同理论给出了明确的定义,“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其一,“内群体偏好”简单地说,就是任何一个社会组织内部的成员都会拥有一定的相同利益,个体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特征属于某个特定的群体,大家会无意识地站在一起,通过共同的努力,继而实现共同的利益需求。另外,彼此间的努力又将每个个体的自我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使得无论是群体利益还是个体需求都能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共同实现。其二,“外群体偏见”指的是群体间的冲突与矛盾导致了社会认同的产生。群体内部强烈的凝聚力使群体间的关系独立甚至敌对,逐步地影响群体成员的态度和行为。这就是“社会认同理论”的两方面重要因素[2]。本文将运用“内群体偏好”的思想,从创业导师指导能力、尽责性和双方互动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将研究结果与理论对应,互相支撑。
(一)创业导师指导能力分析
调查显示,该校大学生对目前创业导师的指导能力还是比较认可的,“丰富的市场经验”是大学生最看重的导师指导能力,学生希望导师给予更多的市场经验及资源。学生对创业导师存在价值的认可就是“内群体偏好”理论中的一项必要因素。不难想到,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从一窍不通的“创业新手”到最终顺利创业并获得商业利润的创业青年,所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不计其数,并不是说仅靠一个主要负责的创业导师就可以解决的。也就是说,创业初期的立项问题、实施过程中的财务问题及技术问题、公司管理上的人力问题等,都会是创业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困难。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创业者所遇到的困难涉及立项、执行、人力管理、财务管理、科技提升等多方面,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一个负责的教师都不会确保自身拥有的各类储备资源能为学生们有效地解决难题,只有在学生和导师之间相互不断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吸收其他各类导师的意见,综合指引大学生创业者采取正确的方针策略才能够完善自身的创业进程。创业导师的指导势必会成为大学生创业有力的踏板,因此,针对不同问题就会需要不同的指导教师来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帮助。
(二)创业导师尽责性分析
良好的沟通能够有效地加速学生和教师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恰当的沟通方式是导师和学生间沟通的一种艺术[3]。大学生创业者十分希望同教师进行多方面的沟通,相互交流和学习新的思维及技术,融会贯通形成更加有利于自主创业的新策略。在整个调查的过程中不难看出,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大多数情况都会求助于以前积攒的同学朋友这一类人脉关系,但对自身团队的负责导师或者具有针对性的创业导师的咨询屈指可数,这无疑就暴露出来一个问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生创业者和创业导师之间的沟通了解还不够充分,这其中的原因还需进一步的探索。大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的创业平台、信息、资源还不够完整,而能让学生利用的就更加有限。创业者希望学校的创业教育能提供更加充分的指导,给真正想创业的学生带去实质性的帮助。
对于导师亲自示范难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学生们的看法就不尽相同。部分人认为导师的亲自示范对大学生创业是有利的,可以让创业学生见识到正确的思维及技术,避免在创业过程中少走很多弯路;但是另一部分人却不赞同这一观点,他们认为导师亲自示范并不能代表学生真正地学会了这一方法,或者说导师的示范容易让创业学生产生依赖心理,遇到任何困难都依靠导师来解决,缺少了自身的独立思考,这就非常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导师是否亲自示范如何解决难题就成了一个难以衡量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将自觉意识和导师合理的判断意识综合起来把握这其中的度。在遇到难题时,导师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在思考的结果上自觉提出解决办法,之后导师可以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总结,给出更加全面的应对策略。
(三)创业导师与大学生的互动性分析
导师和学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可以带动两者的共同进步。前面提到该校是一所以科研为主的农业院校,要想把创新转化为具有商业性的创业行为就需要创业青年与导师的协作努力。将当代大学生拥有的创新意识同创业导师的社会经验结合起来,加之科学的文化知识,相辅相成,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寻找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4]。而当前的双方互动关系却不是那么乐观,创业導师在学生中的作用不强,这个现象体现在多方面。例如,创业大学生在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时,除了通过自身努力寻求解决办法以外,第一时间想到的并不是创业导师的指导,而是找寻身边朋友的帮助,甚至一部分问题会被搁置,导致创业项目停滞不前,这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在这样的现状下,导师与创业大学生就应该改变以往的相处模式,进行有效的沟通,解决遗漏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将导师与创业大学生双方的需求详细列出,了解双方在创业项目中的实际需求,像公司满足客户要求那样提出可行的方案。在摸清创业导师需求共性的情况下,就能针对这个需求产生一系列相关的激励措施,让导师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以此来帮助双方共同完成创业项目[5]。另外,在了解了导师的需求共性以后,创业大学生期望中的导师形象也需要探究。
三、提升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水平的建议
第一,学校可以从源头出发,依托自身科研院校的优势,尽可能地提供机会,将科学技术带来的创新项目转化为商业性的创业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创业机会。同时学校创新创业部门可以举办更多的此类实践性活动,并且采取有效的宣传手段,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并喜爱创业,体会其带来的乐趣和价值。
第二,就当前创业教育的开展时间来说,大二和大三年级为最佳的接受时间。学生们更希望在这个时候吸收创业方面的教育。与此同时,学校在提供创业教育时,应该更多地考虑是否能以实践的方式展开教育,将呆板的理论课堂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实际操作型课堂,给学生们更多发挥的空间。形式丰富的创业教育才是学生走进创业大潮的第一步。创业导师开展创业课程的理论教育、举办大学生创业训练营、开展校内创业类的培训(创业专题培训等)、已创业企业家专题演讲与培训(专家报告会等)、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或竞赛(挑战杯等),这些都是高校创业教育可以采取的方式。
第三,创业导师在指导学生时,可以根据导师自身的专业与特长,分门别类地对创业者进行培训,科学地对大学生创业者进行指导,使有限的教师资源得到最为高效的利用,同时降低在创业过程中很多学生发现问题却难以解决的概率[6]。同时,在创业活动的进行中,导师与学生应该更多地进行互动沟通,双方采取相互协作的方式进行创业,取长补短。
第四,学校及导师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创业者运用科学的方法寻找适合自己的创业方向,切忌盲目胡乱定向,在导师的指导下势必可以让创业者少走很多弯路。无论是创业立项还是实施,创业团队的领导者都需要站在一个特定的高度上,清楚地分析创业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一定要适应当时的政治、经济及技术背景,这样才有利于选择一个更适合的商业化创新项目。走对了创业的第一步,后面才有可能顺利地进行。
第五,“修炼自身、敢于实践、擅结人脉、感恩所有”是针对大学生创业者提出的最重要的16个字。首先,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创业,是单纯跟风为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还是确定自己要以大学创业为起点,为以后开创一番事业做良好的铺垫。其次,个人文化素质的高低对创业也有一定的影响。积极参加校内外举办的各类创业训练营,以科学的方法立项并且将自身所学灵活运用在创业过程中。最后,善于结交有用的人,灵活做事,拥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相信自己,善用人才,心态平和。在这些基础上,接受创业导师的指导,将二者有效充分配合,大学生创业将会逐渐走向正轨。
参考文献:
[1]文丰安.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浅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5).
[2]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3).
[3]刘凤,宋小婷,魏毅斐.创业导师指导行为认同形成机理[J].科学学研究,2015,(8).
[4]钟云华,吴立保,夏姣.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激发对策分析[J].高教探索,2016,(2).
[5]郭峰,李锋,邹农基.创业导师制:大学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机制[J].江苏高教,2014,(5).
[6]彭尧,鲁大伟.教师对大学生创业态度的实证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