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习一下“制片人中心制”

2019-02-13韩小凌

综艺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制片厂好莱坞阶段

韩小凌

岁末年初,一部《地球最后的夜晚》引发的话题讨论远远超过了其上映前的宣传热度,以及对于文艺片而言近乎天文数字的2.8亿元票房。高票房就意味着高观众人次观影,而高人次则意味着受众群的扩大、审美品位的多样化,也必然会带来因为“众口难调”而产生的各种声音。这直接导致了影片在票务软件上2.6分的低分,进而被一些“影评人”抨击发行方的操作伤害了他们心目中的天才导演毕赣……

尽管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的电影行业无论从产量、品质、国际影响力到产业化的产值、技术研发能力、特效技术的专利权拥有量等等,在世界上其实还谈不上“强国”。我们壮大的只是基于人口红利带来的市场。

因此,我们不妨从产业研究的角度看看究竟什么成就了好莱坞,成就了今天的西方电影制作体系吧。

电影自1895年诞生至1906年的阶段,被称为“摄影师中心”阶段,因为这一时期还是短片阶段,没有更多叙事问题,且电影摄影技术尚在早期,因此摄影师的成像能力是成就当时电影的关键。

随后的1907-1913年,被称为“导演中心制”阶段。1914年起,好莱坞进入“制片人中心制”阶段。其中1914-1930年是早期最为直接的“制片人中央集权期”。这时期,制片人开始使用非常细节化的拍摄脚本、分镜头剧本为整部电影逐个镜头地进行计划和制定周期,一切的场景搭建、主创选择和其他一切决策都要依托这样详细、有计划性、理性的管理决策。在这种管理手段的帮助下,电影长度才能从以前平均18分钟延长到75分钟或更长时间;其次,电影才具有叙事连续性、真实性,才能将叙事优势和清晰度的技术合为一体——电影自此进入了古典好莱坞阶段,也因此逐步形成了类型片模式。达成这两条,需要生产必须有计划性。而分镜头脚本一方面保证了电影的质量,进而有助于预算控制,更在以后成为电影所有工作的设计蓝图,尤其是重视效的重工业电影。

1919年,时任环球片场经理人的艾尔文·萨尔伯格(Irving Grant Thalberg,1899 –1936)由于导演的超支及失控,先是搬走了摄影机等设备、收回剪辑权,后又辞退了导演。这种当时堪称引发“地震”的行为,帮助萨尔伯格在未来3年内监制了100多部电影,塑造了环球以及好莱坞的制片人中心制,从而开启了好莱坞的黄金时代。

制片人中心制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和体量增长,逐步采取PRODUCER-UNIT制和PACKAGE-UNIT制,这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所使用的器材和人员基本来自于同一间制片厂;后者则是二战以后广泛采用的方式——制片人可以根据需要融资、租赁设备、聘任工作人员,而所有的资源(包括人和设备)都可以来自任何机构。后面一种的制片管理组织形式,直接呼应了独立制片的兴起。

独立制片只是一种和传统好莱坞制片厂制有区分的制度,而不是说独立制片没有制片人。打个比方,更像是我国的国营制片厂时期,那些挂靠厂标却并不使用国营厂的投资和器材、人员,而是自己组班子拍摄的电影。

但无论是1914年以后100多年的好莱坞大制片厂,还是后来成长起来的众多独立制片公司,其实运用的管理方式还都是制片人中心制——即基于剧本细化,制订严密的拍摄计划和周期计划以控制成本保证质量的管理体系。与之相配套的是各大银行都承认的“完片担保函”,一种同样基于对剧本和预算细化分析之后做出的金融保险产品。这三者的完美闭环构成了多数发达国家电影融资、风险控制、规范化生产制作的流程。

在这样的体制下,没有一个导演可以任性地超支,也没有一个制片人敢冒风险去骄縱一个导演,否则他的下部片子就会拿不到完片担保函,也就无法再得到融资。当然,那些自掏腰包拍片的人例外,但是,那些人本来也不是产业的一分子吧——所谓产业,就是基于现代管理制度下运行的各种人才有效组织在一起、各种资源有效配置在一起的生产经营行为。任何失控和骄纵,显然都是和产业化无关的举动。

猜你喜欢

制片厂好莱坞阶段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好莱坞灵异跑车之谜
《我为歌狂》将拍真人版电视剧
CRAZY RICH ASIANS
落寞或重生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
怎样打造好莱坞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