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肿瘤的免疫疗法
2019-02-13罗光荣主任医师湖北省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文/罗光荣 主任医师 湖北省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免疫与免疫细胞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体有三道免疫防线。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构成,它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其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这两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功能,并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主要由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组成,其中淋巴B细胞负责体液免疫;淋巴T细胞负责细胞免疫。其中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后天防御功能,通过抗原-抗体反应而产生抗病能力,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
免疫细胞俗称白细胞,是指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相关的细胞。按来源分为两大类,即淋巴干细胞和髓系祖细胞。其中淋巴干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髓系免疫细胞可以分化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肥大细胞等。从其免疫机制看,部分免疫细胞可以直接发挥免疫作用,如自然杀伤细胞、部分T细胞(肿瘤侵润淋巴细胞、外周血T淋巴细胞)等,它们能够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而部分细胞需要依靠其他抗原呈递细胞才能识别杀灭肿瘤细胞,如普通T细胞。
肿瘤免疫疗法分类
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在正常情况下,免疫细胞会发现并杀灭肿瘤细胞。但当免疫系统出现问题时,癌症细胞就可能逃脱免疫系统的杀伤。免疫检查点就是在“消灭”这一步出了问题。免疫细胞明明识别了癌细胞,但却不去杀伤肿瘤细胞。
科学家发现,只要抑制免疫检查点起作用,就可以松开拦截,从而激发免疫系统恢复原有的抗癌能力。通俗的说,就是让已经识别癌细胞的免疫细胞重获战斗力。目前已经上市的有PD-1(PD-L1)抑制剂和CTLA-4抑制剂。
1.1 PD-1(PD-L1)抑制剂:是目前研究最多、临床发展最快的一种免疫疗法。 PD-1(PD-L1)又名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B细胞及髓系细胞表面,其配体PD-L1(又名细胞程序式死亡配体-1)存在于肿瘤细胞表面,当T细胞遇到肿瘤细胞后,PD-1与PD-L1能很快结合,结合后的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功能受到抑制,把肿瘤细胞当成“朋友”来看待而不对其进行攻击。
201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发现了PD-1,并揭示阻断PD-1与PD-L1的结合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抗癌策略,研制了抗癌新药“PD-1抑制剂”。“PD-1”抑制剂进入身体以后,可以与PD-1或PD-L1很快结合,让抑制的T细胞激活,恢复其杀灭癌细胞的功能。目前全球获批上市的PD-1抑制剂有抗PD-1单抗和抗PD-L1单抗两类,四种。分别是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研发的纳武单抗(nivolumab)(商品名Opdivo,俗称O药),默沙东公司研发的派姆单抗(pembrolizumab)(商品名 Keytruda,俗称 K药),瑞士罗氏公司研发的阿特珠单抗(atezolizumab)(商品名 Tecentriq,俗称 T药)和辉瑞公司研发的阿维单抗(avelumab(商品名Bavencio,俗称B药)。前两种抑制PD-1,后两种抑制PD-L1。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批准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研发的纳武单抗(nivolumab)进口注册,并加快其他药物的验证审批。
1.2 CTLA-4抑制剂:CTLA-4又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位于幼稚T淋巴细胞的表面,它一旦发挥功能,就阻碍了幼稚T淋巴细胞活化为成熟T淋巴细胞。换句话说,在CTLA-4存在的条件下,我们身体里产生的能够杀伤肿瘤的成熟T淋巴细胞的数量会大大下降,使我们没有足够的“兵力”应对肿瘤细胞的侵袭。CTLA-4抑制剂一旦与CTLA-4相结合,幼稚的T淋巴细胞就会大量转化为可以杀灭肿瘤的成熟T淋巴细胞,于是,杀灭肿瘤细胞的“兵力”会大大加强。
201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首次发现了CTLA-4蛋白对于免疫系统具有强烈抑制作用。在此研究理论上,第一款癌症免疫药物-治疗黑色素瘤的伊匹单抗上市。
在针对CTLA-4与PD-1两种治疗策略中,针对PD-1的免疫疗法被证明疗效更好,而且在肺癌、霍奇金淋巴瘤和黑色素瘤等癌症的治疗中都取得了积极成果。
2.治疗性抗体
治疗性抗体是实验室合成设计的能够摧毁肿瘤细胞的抗体,试图通过不同途径来杀伤肿瘤细胞。目前多个治疗性抗体已经获批用于肿瘤临床治疗。1997年第一个抗CD20的嵌合抗体——利妥昔单抗(美罗华)被美国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1998年第一个人源化抗HER2单抗——曲妥珠单抗(赫赛汀)上市,用于治疗乳腺癌。2006年第一个抗表皮生长因子的人源抗体——帕尼莫单抗被批准治疗结直肠癌;2011年与2013年FDA批准了新一代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药物,其中Adcetris治疗淋巴瘤,Kadcyla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
3.癌症疫苗
癌症疫苗是指将肿瘤抗原以多种形式,如肿瘤细胞、肿瘤相关蛋白或多肽、表达肿瘤抗原的基因等,导入患者体内,克服肿瘤引起的免疫抑制状态,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从而达到控制或清除肿瘤的目的的治疗方法。
癌症疫苗可分为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首个推广应用于人群的肿瘤预防性疫苗是宫颈癌疫苗,能够有效预防某些致癌型人乳头瘤的病毒(HPV)相关的宫颈疾病。目前,市面上的宫颈癌疫苗有默克公司生产的四价疫苗,针对高危型HPV16、18与低危型HPV-6、11;葛兰素史克生产的二价疫苗,仅针对高危型HPV-16、18;以及九价疫苗,针对高危型 HPV-16、18、31、33、45、52、58,与低危型 HPV-6、11。首个肿瘤治疗性疫苗——Sipuleucel-T疫苗(Provenge)于2010年4月29日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前列腺癌。
4.细胞治疗
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人体内可以识别肿瘤细胞的T细胞数目非常少,占比不足十万分之一。细胞治疗又称为细胞过继免疫治疗(ACT),是试图通过外界修饰,让普通T细胞成为能够识别肿瘤细胞的T细胞,从而引发对肿瘤细胞的免疫作用。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根据其发展历程,依次为自体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自体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毒性T细胞(CTL),以及经基因修饰改造的T细胞(CAR-T、TCR-T)。
4.1 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是从肿瘤部位分离出的淋巴细胞,在体外经白细胞介素2(IL-2)等细胞因子扩增后产生,具有一定的肿瘤特异性。尽管TIL治疗黑色素瘤表现出了强大的细胞增殖能力和杀伤作用,但在其他肿瘤中并未出现类似疗效。
4.2 NK细胞:免疫治疗相关抗体已经用于黑色素瘤、肺癌和肾癌的治疗。NK细胞属于先天免疫系统,与T细胞不同,在发挥抗肿瘤效应前,不需要肿瘤特异性识别或者克隆扩增,NK细胞抗肿瘤效益,受细胞表面上大量受体的控制。
4.3 CIK细胞:是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抗CD3单克隆抗体,以及IL-2、y干扰素等细胞因子体外诱导分化,获得的NK样T细胞,具有T淋巴细胞抗肿瘤活性。
4.4 CTL细胞:是机体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
4.5 CAR-T细胞:CAR-T的全称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其本质就是从患者自身血液收集T细胞,在体外进行基因改造,通过转基因的方式,给T细胞转入一个人工设计的基因。这个人工设计的基因就像一个“抗癌导航仪”,可以指引T细胞精准地找到并识别出癌细胞,从而启动T细胞对癌细胞的杀伤程序。经过设计的CAR-T细胞可在实验室培养生长,达到数十亿之多时注入到患者体内,并在患者体内增殖。 CAR-T细胞治疗已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靶向性、杀伤性和持久性。2017年的8月30日美国FDA批准诺华CAR-T疗法Kymriah (tisagenlecleu cel,CTL-019)上市,用于治疗儿童和年轻成人(2~25岁)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4.6 TCR-T细胞:TCR-T和CAR-T的原理非常类似,只不过TCR-T技术给T细胞转基因技术转入的基因是来自于自然界存在的天然基因。此外,TCR-T技术对接受治疗的患者,需要事先进行“配型”(一种类似于骨髓移植之前需要进行的匹配工作,如果匹配不上,是无法使用的);而 CAR-T只要靶点合适,无需配型。目前,以NY-ESO-1为靶点的TCR-T技术已应用于恶性黑色素瘤和滑膜肉瘤;以MAGE-A3为靶点的TCR-T技术应用于晚期实体瘤患者。TCR-T技术相对复杂,目前国内尚未有业内公认的知名机构或商业公司开展。
CAR-T与TCR-T细胞治疗,是当前过继性细胞治疗中两大最新技术。这两种技术的一个共同点在于通过基因改造的手段,提高T细胞受体对特异性癌症细胞抗原的识别能力和进攻能力。因此统称为“T细胞受体重新定向”技术。
5.小分子抑制剂
肿瘤微环境中有许多免疫抑制分子存在,通过调节这些抑制分子的功能,进而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免疫治疗策略也受到了重视。吲哚胺-(2,3)-双加氧酶 (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抑制剂就是其中之一。在肿瘤中表达的IDO介导了肿瘤的免疫逃逸。研究发现,抗原提呈细胞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上的IDO等,均可通过抑制T细胞增殖来诱导T细胞对肿瘤抗原的免疫耐受,削弱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 因此,IDO抑制剂能调节肿瘤微环境的色氨酸含量,避免肿瘤微环境中T细胞增殖受抑制,成为潜在的免疫治疗靶点。多项I/II期临床研究证实IDO抑制剂能够提高PD-1/PD-L1抑制剂的疗效。
6.免疫系统调节剂
免疫系统调节剂是最早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一种手段,通常被称为主动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免疫系统调节剂包括随后发展的细胞因子治疗(IL-2、干扰素)、合成的分子、免疫佐剂(卡介苗)及短肽(胸腺法新)。最近有学者应用疟疾来治疗肿瘤,其实也是利用了疟原虫激活的炎症反应和非特异性免疫作用。然而,免疫系统调节剂单药的有效率只有10%,主要用于部分实体瘤,包括转移性肾癌、恶性黑色素瘤。将来,联合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治疗,或将不同的免疫系统调节剂联合使用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总的认识
肿瘤免疫治疗实际上分为两大类。一种把肿瘤的特征“告诉”免疫细胞,让免疫细胞去定位并杀伤肿瘤细胞;另一种是解除肿瘤细胞对免疫的耐受(屏蔽)作用,让免疫细胞重新认识肿瘤细胞,去攻击肿瘤细胞。
第一种情况因为要利用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因此,目前多为免疫细胞治疗;后一种主要是阻断被屏蔽的免疫信号,因此多为小分子药物和抗体药物,如本文提到的PD-1/PD-L1一类,当然还有其他类别,联合应用效果更好。
在第一种情况免疫细胞治疗中,包括LAK(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DC(树突状细胞,专职抗原呈递细胞)、CIK、DC-CIK、CAR-T、TCR-T、NK、CAR-NK、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等。但是经过十数年的研究,眼下有出色作用的是CAR-T、TCR-T这两种细胞疗法。LAK、DC、CIK、DC-CIK基本证明无效或基本无效,而 NK、CAR-NK、TIL等技术还有待成熟,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