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蚕桑业的发展历史、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2019-02-13肖海兵杨明禄杨艳合朱天生陈家力
肖海兵,杨明禄,杨艳合,朱天生,陈家力,姜 喜,黄 英
(塔里木大学,a.植物科学学院;b.南疆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兵团重点实验室;c.生命科学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
蚕桑,即养蚕与植桑,起源于中国,已有5 500多年的历史,已成为中国的传统优势产业[1],尤其成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增加收入和地方经济稳定发展的支柱产业。当前国家蚕桑产业发展规划原则中提出“逐步提升中部,积极发展西部”和“东桑西移”宏观战略[1]。新疆为中国西部边陲,成为“西北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当前是否适合大力发展蚕桑业和丝绸业值得深入分析。
“丝绸之路”承载着中国与沿线各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2],也与中华蚕桑历史文化紧密联系,成为中西文明交融的重要历史舞台[3],在新疆地区曾出现了吐鲁番、于田(今和田)、别失八里(今吉木萨尔境内)三大“丝都”,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4]。如今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赋予“丝绸之路”新的内涵,推动沿线各国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伟大构想,新疆蚕桑和丝绸产业将迎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因此,本文将新疆蚕桑与丝绸业发展的兴衰史进行梳理,从社会、经济、文化、技术人才、政策等多方位深层次分析,以期得出新疆蚕桑和丝绸产业的发展规律,明确当前发展瓶颈问题,提出有效良策,振兴新疆蚕桑与丝绸业,形成新疆蚕桑业独特品牌和复兴西北丝绸产业。
1 新疆蚕桑与丝绸业发展的历史回眸
1.1 植桑养蚕技术传入新疆
中国丝绸的向外输出,穿越河西走廊,沿塔里木盆地南北通往世界,是当时通往西方国家最主要的陆上通道。1882年德国地质学家Ferdinand von Richthofen首次将这条横贯亚欧大陆的古道称为“丝绸之路”[4]。公元前139年张赛第二次出使西域,大批丝绸货物通过新疆运往大宛(今中亚费尔干盆地)、波斯和大秦(汉朝对罗马帝国的称呼)等国,开拓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5],与他国的物种、珍宝保持长期商业交往。公元前60年新疆设立西域都护府,丝绸运输便更佳畅通,其传入形式主要分为:商品交换、赏赐的丝绸、政治联姻陪送的丝锦珍品等。
新疆蚕桑生产何时开始尚待考证,但普遍认为早在公元1世纪,其技术就已传入新疆。《后汉书·西域传》中记载道“伊吾(今哈密)地宜五谷、桑麻、葡萄”[6],蚕桑生产技术早已传入哈密地区。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十二中记载瞿萨旦那国(今和田)为获蚕种向东国君主求娶公主的故事,公主应许将蚕种藏入帽中躲过搜查带入新疆[7]。吐鲁番出土的北凉承平五年(公元448年)一文书中提到“丘慈锦”[8],说明当时不仅能养蚕也能织锦。可见,新疆蚕桑生产至少有1 600余年历史。
1.2 古代蚕桑与丝绸在新疆的发展
丝绸之路的商业活动也带动人口流动,进而带入相关的生产技术,二者的结合推动了新疆的蚕桑生产。中国唐朝盛产上等丝绸,并远销中亚、西亚和欧洲各国,此时新疆植桑养蚕和丝绸技术也已达到较高水平,丝制品成为珍贵的饰品。在民间有生丝和色丝出卖,和田一带形成“桑树连荫”和“机杼不绝”的盛景[3]。元代是新疆丝绸业的鼎新期,能创造出更多的丝绸品种,如贡品胡锦、御用织金锦缎等,但清末由于资本主义纺织工业的发展和世界贸易格局的改变导致丝绸之路阻塞,新疆蚕桑生产逐渐衰落。
1.3 近代新疆蚕桑丝绸业的发展
近代南疆的蚕桑生产较为坎坷。1865年阿古柏匪乱严重破坏了当地社会经济,更使蚕桑生产濒入绝境,1876年左宗棠率兵收复失地后定蚕桑为重振经济的重点产业,使日渐衰落的新疆丝绸业得到转机,却终因官办洋务再次停滞[9]。20世纪初新疆蚕桑业再次得到重视,《左文襄公奏稿》中记载左宗棠主张发展蚕业的原因:1)“耕织相资,民可致富”;2)在外贸方面将新疆改中转站为直接供应地,可增外贸之利;3)种桑苗和蚕种、蚕具和缫丝机具,并广泛推广育苗、嫁接、修剪、捕虫等先进技术,提高蚕丝价格等措施极大增进蚕桑丝绸生产[10],并称“移浙之桑,种于西域,亦开辟奇谈……”[11]。1908年产蚕茧185 t,和田生丝和丝织品成为美俄商人争购的出口商品。但辛亥革命后,终因封建束缚和外商掠夺,不久蚕事又渐衰落。
1.4 现当代新疆蚕桑丝绸业的发展与现状
20世纪40年代初是新疆蚕桑生产的全盛时期,年产蚕茧3 600 t。而1946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蚕桑业却一落千丈,年产茧量约50 t[1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蚕桑生产得到积极恢复,从江浙蚕区调来蚕桑干部、学生及大批优良蚕种和缫丝机械设备,并派出青年骨干到无锡学习缫丝技术,大力恢复和发展和田、莎车等老蚕区生产,积极建设新的蚕桑生产基地,并先后建造了蚕种场和丝绸厂(和田、喀什、阿克苏、阿拉尔),建设现代化的丝织工业[12]。1955年产茧量745 t,比1954年增加一倍。1959年桑树980余万株,产茧量2 130 t,居全国第五位[12]。1963年王震部长视察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后,指示建设农一师、农二师蚕桑实验站,以解决本地区育苗、栽桑、养蚕、制种及育蚕种等技术问题,供应各试验场优良蚕种和桑苗[13]。后因历史原因等影响使桑园遭到毁灭性破坏,严重挫伤群众生产的积极性,蚕茧产量急剧下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疆蚕桑生产开始复苏,不仅建成能缫丝、织绸、印染的当时西北地区最大的丝绸厂(和田丝绸厂),各乡、村均有颇具规模的集体养蚕组、养蚕室。1982年以来,栽桑累计达到3 500万株,蚕茧产量逐年上升,1987年超千吨后逐年近30%速度增长。1990年产茧 2 558 t,1991年3 610 t,1993年4 250 t,栽桑4 000万株,嫁接3 500万株,桑树嫁接量和蚕茧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12]。但后因改种高附加值作物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1997年全国丝绸市场不景气等原因,引起全地区丝绸行业亏损的困难局面,和田丝绸厂、洛浦县丝厂、和田县丝厂、墨玉县丝厂的资产负债率分别达148%、113%、140%和191%,濒临破产边缘[14]。2000年和田丝绸厂破产,于2001年重组成立和田沙驼丝绸有限责任公司[15],为西北地区最大的丝绸印染服装加工联合企业,其产品以出口外销为主,2004年前年产生丝120 t,但因种植户减少导致原料不足,2006年只能生产13 t,2008年被第十四师国资公司以1 995万元竞买[16-17],从此缫丝企业几乎消失。此外,在蚕桑研究与人才方面,新疆和田蚕桑科学研究所和塔里木大学(原塔里木农垦大学)肩负起蚕桑科学科研和人才培养责任,已培育一批适应干旱蚕区的桑树和蚕品种,塔里木大学曾设的桑蚕系也培养了一批批蚕桑人才,又因农业产业结构和教学单位调整,其蚕桑系已不复存在,但蚕桑相关研究并未停止,如药桑、黑桑等研究[18-19]。虽然当前新疆蚕桑丝绸业发展迟缓,但以“艾德莱斯”等为代表的丝绸业从未停歇[20]。
2 新疆蚕桑丝绸业兴衰原因及思考
新疆以往蚕桑丝绸业之盛,与自然条件、政策与资金扶持、专业技术队伍及丝织品牌与贸易等因素有关。具体原因:1)新疆气候独具特色,日照充足,雪水丰沛,桑叶品质高,蚕茧产量高、丝质优;气候相对干燥、紫外线辐射较强,桑蚕病虫害发生较少。2)当地政府积极倡导蚕桑丝绸业,适时制定发展策略,配备充足扶持资金以良性发展。3)引进内地养蚕技术和桑蚕良种,更新纺织生产技术,培养专业技术队伍。4)蚕桑丝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绿洲人口密集,劳动力相对丰富,蚕桑和丝绸生产分布以喀什、和田地区较为集中。5)蚕丝和丝绸为新疆大宗出口商品,形成稳定的产销体系。各族群众对丝绸的热爱使丝绸风格独特,形成著名的丝织品牌“艾德莱斯”“玛什鲁普”“夏夷绸”和“雅卡露甫”远销英、俄等国[21],也曾促进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新疆的桑蚕丝绸业发展中的巨大波动,可归结为:一是社会环境,如阿古柏匪乱等社会因素。二是技术更新慢,创新能力弱。桑树管理差而未合理利用,养蚕水平低,蚕种更新慢。受蚕农教育水平限制,新技术引进应用困难。三是生产经营不善。蚕农养殖规模小,导致农民收入偏低,缺少高附加值支柱产业,各生产、经营环节脱节,如21世纪初洛浦县产供销分割管理导致基础设施得不到维护,引起蚕业迅速下滑[22]。
3 新疆蚕桑发展对策与分析
3.1 蚕桑生产及社会经济条件的优势
根据蚕桑生产适应性分析:1)充分利用新疆日照时间长,辐射强,有利于有机物积累的较大昼夜温差气候,开展条桑规模化种植。2)区域内干燥低湿、紫外线辐射强,蚕桑生产中发生的病虫害种类少、程度轻。虽桑叶表面沙尘重,但经水洗后易干燥,也能减少病原菌来源,弥补其不足。其中,桑叶增湿保鲜的小蚕叠合育、薄膜覆盖育,比普通育节约桑叶约50%,节省空间近6倍;大蚕的条桑水叶育配套技术,既能补充桑叶水分,减少萎蔫和灰沙杂质,节省采叶劳力,相比普通育蚕虫体重增加14%,全茧量增加10.7%,创单产49.86 kg的高产记录[12],并形成独特的新疆养蚕技术。3)新疆桑叶和茧丝品质均优,尤其夏秋两季桑叶的产量、质量优于春季,百叶重高于春叶14.8%[12],具备生产优质蚕丝的潜质。4)新疆属于沙化较为严重区域,桑树能防风固沙,改善农田小气候,利于农田作物生长和增产,发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12],沙漠桑在防沙治沙、荒漠化治理等方面的生态化发展已具备一定基础,亦林亦桑种植模式值得探索。
根据蚕桑的社会经济条件分析:1)蚕桑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副业,新疆民众素有田边渠旁栽桑的习惯,现有多地呈现千亩、万亩连片桑园。若资源合理地配置利用即可迅速投入蚕桑生产,并能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另外,丝绸工业有助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间团结协作,在政治和社会层面获得更多的长远效益。2)依托新疆优越的地理位置,蚕丝和丝绸产品曾以出口外销为主,有利于拓展国际市场。3)丝绸产品民族特色鲜明,品质上佳,形成独具“艾德莱斯”“玛什鲁普”等品牌。4)新疆作为古丝绸之路的枢纽,“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区域,蚕桑丝绸历史及丝路文化重地,开发旅游经济潜力巨大。
3.2 新疆蚕桑的发展对策
3.2.1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政策引导
新疆蚕区需因地制宜,选择积温较高,桑树生长期较长,自然气候条件优越的地区集中发展。科学规划养蚕规模、优化设备配置、积极组织生产和推动技术更新,有利于蚕桑的持续稳步发展。各级党政需高度重视蚕桑生产,出台适合发展蚕桑生产的政策,并积极引导和实施[17]。如和田地区曾把蚕业列为蚕、棉、畜、园之首,成立蚕桑指挥部,把蚕、棉、粮作为三大农业产业,并成立蚕桑丝绸开发中心。年产蚕茧500 t的县允许建丝厂,嫁接桑树补助优惠扶持政策,还推行各项奖惩办法[12],形成兴蚕促工、以工促蚕的良性发展。建议和田、喀什地区出台恢复缫丝生产的有力政策,并鼓励和扶持植桑养蚕政策,引进先进企业开创蚕桑事业,立足南疆沿“一带一路”各国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3.2.2 深化蚕桑业经营体制改革、健全蚕桑社会化服务、加强科技创新
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积极探索蚕业体制改革。合理的产销结构,推荐实行蚕茧、生产收购及加工产业化经营体系,并保障蚕民利益[12]。理顺桑树栽培、家蚕饲养、蚕茧收购、缫丝和丝绸制品开发经营等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23]。并健全蚕桑社会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蚕桑物资供应、产品代购、信息咨询、蚕桑病虫害药剂和配套技术等系列服务,提升服务水平[12]。当前采用家庭栽桑养蚕是蚕桑发展的主要途径,也是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迫切需要,引入小蚕共育技术,推行合作社经营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尽管这种传统模式存在经营规模小、生产技术和效率不高等问题,但随栽桑养蚕单位土地面积收益和单工劳动报酬的变化,降低丝绸生产成本和开发智能化技术将成为行业发展趋势[22],适时建立一批以栽桑养蚕省力化、规模化、机械化[23]和丝绸生产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蚕业示范区,以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后的生产模式。
3.2.3 加快蚕桑科研成果转化、大力推广生产标准、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以市场经济为主导,与国内高等科研院校联合,共同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引进先进技术[24]。如选育适应各区域的家蚕品种、桑树耐寒耐碱耐旱品种和栽桑种植与管理技术的规模化和机械化等,实现桑蚕到丝绸多学科、多专业的交叉融合,集成创新,建多元化科研平台。同时,认真总结和改良以往桑蚕生产标准,如《新疆桑蚕综合标准》《干旱区蚕茧丰产饲养技术规程》和《桑蚕丝茧育防病消毒技术规程》等[15],促进蚕桑科学的规范生产,提升蚕桑丝绸的产量和品质。此外,由于蚕桑技术人员较为匮乏,应多层次、多渠道开展技术培训和交流提升从业人员能力。可采用“走出去、引进来、强内功”措施,首先派遣从业技术人员前往内地高校或研究机构深入学习蚕桑专业技术;引进桑蚕专业资深专家,为新时代桑蚕发展拿脉问诊、排忧解难;在疆内兴办蚕桑专业或课程,开设桑蚕初、中、高级培训班,定期走访培训基层农民技术员,与内地蚕桑机构联合培养农业推广硕士,助力新疆蚕桑跨越式发展。
3.2.4 紧抓生产机遇、增加投入,促进蚕桑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
新疆应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契机,以丝绸业为龙头,“立桑为业,多元化发展”思路,积极开拓国内和国际贸易,适度发展古丝绸之路历史和文化的蚕桑特色旅游。由于新疆现有蚕桑设施相对落后,需要通过政府财政投入,逐步完善蚕桑产业体系,通过招商引资盘活新疆蚕桑业[15]。增加区域内的蚕桑科技研发投入,鼓励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人才与疆内科研院所联合申报项目,解决机械化植桑、采桑,工厂规模化养蚕等重大关键技术,促进高效蚕桑生产基地示范区建设。利用新疆蚕桑资源开发新产品,尤其以新疆药桑为代表的桑果膏、桑果酒,以戈壁桑、沙漠桑开发的桑果干、桑果汁、桑叶茶、桑叶粉及其加工产品。现阶段适度发展花青素、脱氧野尻霉素等高附加值产业,逐步建立以改善生态环境、节水栽培机械管理为主的桑产业体系,继续提升民族丝绸品牌的知名度[25],形成蚕桑丝绸为基础多元化发展的产业体系。
4 结 语
回眸新疆蚕桑与丝绸业发展的历史并对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新疆适合发展蚕桑和丝绸产业。数千年来,新疆是古老而特殊的蚕区,至今仍是中国西北边陲一颗灿烂的蚕桑明珠。北方干旱蚕区中曾以八成蚕茧分布于新疆。新疆蚕桑生产独具特色,不仅具备适宜蚕桑发展的有利条件,还有其悠久的蚕桑历史和植桑养蚕纺织的丰富经验,20世纪60年代末年生产茧量位居全国前五位,形成“艾德莱斯”等民族丝绸品牌。第二,新疆发展蚕桑与丝绸具备得天独厚的贸易地理位置、区域环境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第三,新疆蚕桑和丝绸业的发展需要合理布局、稳定的政策引导,需要现有发展模式中推陈出新,引进新技术、新理念的发展方向,既要充分利用当地人口红利现状,也要长远的产业规划。第四,加快蚕桑科研和从业人员技能水平,以期实现蚕桑丝绸业的规模化、机械化和智能化。第五,综合开发与利用桑蚕丝绸产品,形成新疆独特稳定的品牌和产业优势。
因此,紧抓“一带一路”建设契机,结合新疆区域优势,尽早规划优势蚕桑产区,充分利用当地桑蚕与人力资源,加大扶持力度,使其在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