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防疫检疫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2019-02-13

兽医导刊 2019年15期
关键词:饲养者饲养场病死猪

近年,我国不少的规模化猪场普遍都存在猪群亚健康的状况,猪只抵抗力会变差,导致猪场的疫病更多,影响饲养者的经济效益。所以在猪只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应该加强日常的防疫检疫工作,更好的控制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保证饲养场的经济收益。

一、处理疫情的方法和态度

我国目前针对不同类型的传染病都有相应的法规和流程进行有效的处理,但是每个饲养场在执行的时候就会出现不同的流程和处理方式。有的饲养场或者饲养者会追求效益而随意丢弃病死猪只,并没有按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最后导致病疫的严重流行。这就是近几年猪病快速流行,甚至重复流行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营养的重视程度

不少猪场的观念就是将资金大部分花在保健类添加剂上,而并不愿意购买质量佳的饲料。一般饲养者都了解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等对猪的生理代谢方面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够帮助提升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但是大多的饲养者都忽视了水、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质这些猪只生长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保证猪只摄入均衡的营养是确保猪只健康的基础条件,反之则会造成猪只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诱发疾病。

三、兽药滥用

抗生素类药物可以有效的预防治疗某些细菌类疾病,同时对于动物生长也具有相应的促进作用,所以兽用药物在当前的猪只饲养中应用的越来越多,造成了过度添加和滥用。频繁使用某种药物自然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常见的就是病原体变异,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猪只长时间的食入药物类添加剂时,会造成机体的某些代谢细胞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促进猪只生长加速,但是随着时间的积累会给猪只的肝胆造成一定的负担,最终会影响猪只的生长。

四、疫苗使用

猪场的防疫工作中接种疫苗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不少的饲养者对于疫苗的应用存在一些误区,认为疫苗是万能的,其实疫苗通常就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或者针对特定的疫病具有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或者是消灭疾病是不太可能的。疫苗还需要在猪只机体产生相应反应的条件下发挥作用,但在不少的饲养者却误以为猪只接种过疫苗之后就会产生终身的免疫力,还有的饲养者误以为猪只接种的疫苗越多,则产生的免疫力越强,或者是频繁的在一段时间内接种疫苗,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做法。

五、实施程序化免疫

了解饲养场中不同猪群的实际抗体水平,并且结合自场疫病的流行特点,从而制定符合自场实际的合理的免疫程序。不同的疫苗都应该按照使用说明的规定进行正确的保存,过期、变质的疫苗坚决不能使用。疫苗要严格遵守比例进行稀释,而且要始终遵循现配现用的原则。生产中使用剩余的疫苗要做无害化的处理。即使疫苗瓶标签上标注在有效期内,如果出现保存条件和方法不当造成失效的情况,在临床中也坚决不能给猪只接种,否则会出现免疫失败的情况。

六、无害化处理

实际生产中对于饲养场内出现的病死猪只都应该进行无害化的处理,主要包括焚化、腐化和深埋等。如果病死猪属于一般传染病造成的死亡,必须通过焚化炉加以焚化处理,死猪如果没有发现病原则可以通过腐化法或者是埋葬法进行处理。此外,焚化炉、化尸池和埋尸坑都可以处理胎衣及病死猪。对于饲养场内出现的病死猪切忌随处乱扔,否则会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加重疾病疫情的传播。

七、驱虫

生产中应该选择高效、安全和广谱的抗寄生虫药物进行驱虫,并且根据自场的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驱虫程序。目前临床中首选的药物是伊维菌素和阿苯唑等。一般仔猪转群的时候需要进行一次驱虫;后备母猪通常需要在配种之前进行一次驱虫;妊娠母猪则可以在生产之前的1~4周进行一次驱虫;种公猪应该保证一年不少于2次的驱虫;引进的猪只应该进行2次驱虫,一般间隔10~14d,保证间隔30d以上再进行合群饲养;对于已经感染寄生虫的猪只,应该保证每年进行4~6次驱虫。

八、监测

猪只饲养场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监测系统,并且积极开展各项监测,以保证猪群的健康安全。

猜你喜欢

饲养者饲养场病死猪
湿垃圾与病死猪混合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研究
南安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现状与建议
骑车撞狗倒地受伤 饲养者有责赔四万
病死猪堆肥高效油脂降解菌的筛选及堆肥效果研究
浅谈动物饲养场标准化生产
猫和鸡
给狗狗穿衣须注意
给狗狗穿衣须注意
我在干校饲养场
河南孟津: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实现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