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技术发展研究
2019-02-13许林虎
许林虎
(安徽巢湖231500)
一、浅埋暗挖法的原理和优势
1、原理
浅埋暗挖法是相对于明挖法存在的,因其具有稳定性好、质量高等优势,得以广泛应用。在挖掘之前,先加固主体结构,并在挖掘过程中测量隧道强度,从而制定出合适的施工方案。使用注浆工艺使土壤板结,或借助其他方式推动挖掘进程。由于地下水会导致地层下沉,影响断面稳定性,所以,浅埋暗挖法要求无水作业,同时使用降水技术预防水的影响。
2、优势
相较于传统的明挖法,浅埋暗挖法优势明显,主要表现为:(1)适应性强。浅埋暗挖法能在不同环境下使用,施工价值显著。而且,也适用于软弱地质,应用效果比明挖法突出。(2)操作简便。浅埋暗挖法操作简便,有效降低隧道施工难度,加快施工进程,提高施工效率,这一优势在当前的应用中比较突显。(3)环保效果理想。在实际应用中,浅埋暗挖法的优势还体现在环保方面。实践证实,浅埋暗挖法不是明挖进行的,所以,不仅能减少污染物的出现,也具有良好的消音效能,进而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升环保效果。
二、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
1、运用范围
分析得知,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技术的运用范围为第四纪软弱地层。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技术并不适用于所有地质,由于地面环境、地质条件易变和繁杂,因此,在使用该施工技术之前,需要进入现场勘察隧道地面的情况,同时,结合支护材质、地层及周围建筑物,进行详细地调查。将调查报告作为隧道工程的施工依据,确保施工规划有效、科学,进一步提高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
2、实现有效荷载
在隧道施工中,使用该技术手段可调整岩石的负荷水平,且多使用短进尺挖掘。在工程的初始阶段,要先进行封闭成环,用岩石和前期的支护结构,联合组成支护体系,待试洞变形稳定后,再进行二次衬砌。对于工程特殊的荷载,仅使用前期支护是很难满足荷载要求的,必须进行一次、二次衬砌后,才能实现荷载的承担目的。如此一来,可有效规避无法预测施工问题的出现。
3、运用现状
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技术已在隧道施工中使用了20年,在施工技术上已积累了丰富经验。例如,浅埋暗挖相关技术的开挖方法较多,并广泛用于不同工程的施工中。而且,该技术也不会影响交通运输。现阶段,该技术也顺应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能安全、高效地开挖大跨度隧道。在浅埋暗挖法的诸多工艺中,正台阶法利用率较高,同时,还包括CRD法、超前台阶法等。
三、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技术的应用
1、中洞法暗挖技术
通过对施工经验的总结,及对国外隧道施工经验的学习,将中洞法暗挖技术运用到了地铁5号线的车站修建中。所谓中洞法,是指率先挖掘隧道中部,由于中洞跨度大,实际使用中可利用CRD法、CD法,并依据短台阶、小分块的原则开展施工。一旦中洞隧道的前期支护施工结束,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二次衬砌,凭此完成地层结构的支撑工作。实际施工中,可借助洞内逆作法,便于控制变形的岩体,保护周围建筑物。
从线路平面布置对隧道工程的影响来看,两线并行是应用最广、效益最高的方案。这是因为当隧道跨度≥12m时,使用的短台阶、长台阶施工技术会影响隧道施工进程,降低隧道稳定性。另外,当水平拱脚力度大时,隧道拱顶会出现沉降现象,不仅会影响隧道安全性,还会导致隧道坍塌,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于跨度比较大的隧道工程来讲,跨度越大挖掘难度也就越大,当跨度>7m时,可使用CD法施工,也就是建立中隔墙。如果隧道跨度大,CD法将无法发挥应用效应,这时可使用CRD法,在中间墙增设临时的仰拱,该方法称为交叉中隔墙法。?
2、平顶直墙暗挖技术
通常情况下,在隧道出口、入口施工时,常遇到铺设于地下的构筑物,比如燃气管道、热力管道等。在传统设计中,多使用增大地铁线路纵坡的手段,间接增加隧道的下埋深度。这时,一旦地下水位高,就会加大降水难度。基于此,可使用平顶直墙暗挖技术。相关实践证实,下穿现有结构时,利用不留或少留间隔土的形式,可减少对工程结构的不良影响。
3、PBA 技术
在归纳隧道施工经验的前提下,我国设计人员也作出了以下思考:先创建分离导洞,在导洞开展支护桩施工,再采用加拱暗挖技术,该方法称为PBA工法。现如今,我国已荣获该项技术专利,而且也用于多项隧道工程中,其优势为不受地层扰动影响。
4、侧壁导坑法
侧壁导坑法又称眼镜工法,因为渡线设置于区间,部分渡线隧道宽于14m、高于10m。这种情况下,中隔壁法、交叉隔壁法都不适用,而侧壁导坑法最为合适。首先,先开挖两个侧洞,然后再开挖中拱,接着是落地位仰拱,形成封闭性的环型支护,由多个小洞组成大洞。此过程中,每个小隧道的断面都比较小,不但能提高施工安全性,还能保障施工沉降量。侧壁导坑法的缺点是施工方法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尽管如此,侧壁导坑法也是大断面隧道工程最合理的施工方法。
5、远程监测技术
隧道施工中使用浅埋暗挖法时,需要对工程进行实时的监控量测,从而提高隧道工程的安全性。通过监控和量测隧道工程,及时了解隧道工程各项结果的准确性、支护强度,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有效监控量测隧道工程,还能合理选用施工技术,科学指导施工过程,并为工程竣工验收提供可靠、详细的数据资料。实时监测工程的施工过程,预防沉降量超过安全范围、支护强度不符合要求现象的出现。一旦施工过程中发生此类情况,需要即刻采用相关措施解决,减少给工程带来的负面影响。
6、辅助施工技术
⑴二衬背后灌浆和初支技术。自隧道工程施工后,就存在土体下沉、扰动等情况,若不及时采用有效措施处理,就会增加地表下沉问题的发生风险。例如:在首都8线工程施工时,在设计、施工期间增加了背后灌浆,也就是在初支施工过程中,将灌浆管铺设于指定位置,当封闭段、挖掘面稳定时,需要及时灌浆至背部,便于有效控制下沉问题。为提高隧道工程稳定性,要在管棚使用时,明确管棚间距和数量,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隧道工程属于地下工程,如果埋深较浅,就会影响荷载和地表。所以,在隧道工程施工期间,需要在超前管棚支护基础上,严格把控初次衬砌、二次衬砌的安全性。
⑵灌浆技术。灌浆技术常用于隧道施工中,尤其是近期,前进式、深孔后退式技术已获得一定成效。一般来讲,深孔灌浆能达到14m,最长能达到50m。从实践来看,灌浆材料包括水泥浆、无收缩浆液、改性水玻璃浆液等,将灌浆技术用于砂卵石地层,可使其强度和无砂混凝土相同。
⑶降水技术。从上述得知,浅埋暗挖法的要求是无水作业,在含有地下水的地层使用时,必须选用合适的降水技术。当前,常用的降水技术为管井降水,如若管井布设时遇到阻挡物,可使用辐射井降水技术。首先,打造深井,确保直径在3m左右,结合井内的积水情况,按照多层多排的方式布设辐射水平井管。其次,用泵抽干井内的水。对于渗水系数小的地层,可使用真空井点技术。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技术凭借操作简便、适应性强等优势,在各工程广泛使用。虽然我国近年来在该技术的应用上已具备健全的机制,但是随着隧道工程规模的扩大以及面积的增加,已无法满足现代工程的需求。因此,需要相关人员进行深入探究,从而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保障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