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急性败血性疾病的病症特点及其防治方案

2019-02-13杨海华何志刚

饲料博览 2019年9期
关键词:磺胺类法氏囊新城疫

杨海华,刘 鹏,何志刚

(1.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弥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红河 652399,2.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红河 652399,3.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 红河 652399)

鸡急性败血性疾病是由各种原因造成鸡体组织器官广泛性充血、淤血、出血及急性死亡的疾病,通常给养鸡企业带来很大损失。

临床上引起鸡急性败血性疾病包括有传染病,寄生虫病及中毒等3 类,细述有高致病性禽流感、典型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禽霍乱、大肠杆菌病、葡萄球菌病、链球菌病、绿脓杆菌病、住白细胞虫病、球虫病、磺胺类药物中毒、高锰酸钾中毒、棉籽饼中毒等。本文就几种重点病症介绍如下。

1 新城疫

1.1 病因及临床表现

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Ⅰ型新城疫病毒引起鸡的高度接触性、致死性的传染病,对养禽业危害较大。病症特点主要为,典型新城疫病鸡流行初期常无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为最急性病例。之后出现急性病例,表现精神萎糜、昏睡、呼吸困难,冠髯发紫,嗉囊胀满,排黄绿色下痢便。产蛋鸡产蛋量下降至停止。病程稍长有神经症状。病理变化主要在消化道,腺胃乳头、腺胃与食道交界处、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出血或溃疡。肠黏膜、泄殖腔及直肠黏膜均有出血和坏死。肓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和坏死等。

当前流行的新城疫,多以非典型为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均较典型新城疫轻微,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低。病原菌在鸡群中长期存在,伺机侵入机体引发流行。

1.2 防治方案

防控新城疫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的工程,应做到全方位、立体式防护。养禽场要从饲养管理、防疫、消毒、免疫、定期监测等环节重点布控,尤其应掌握新城疫免疫接种的时机,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对鸡群的免疫状态及水平应及时做好监测工作,提高免疫质量。重视其他疾病对新城疫防治的影响,并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一旦发病,鸡群立即隔离,逐级上报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并严格按照《新城疫防治技术规范》进行处置。

2 禽流感

2.1 病因及临床表现

禽流感是由正粘病毒科A 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危害养禽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禽流感病毒的血清型较多,病毒的毒力与血清型没有固定关系。该病毒变异非常快,主要是抗原漂移和抗原性转移。相同血清型的不同毒株毒力差异很大,可由某些因素影响,禽流感病毒易重组。该病毒具有迅速演变和能跨越物种传递,对公共卫生安全也可造成严重威胁,少数高致病性禽流感毒株可感染人并致死。所以,要高度重视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本病特点:鸡冠发绀或出血,头部水肿,脚鳞有出血,肌肉和其他组织器官广泛性、严重出血。常常急性发病,死亡率高。

2.2 防治方案

除加强鸡场的防疫管理、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外,要进行强制性免疫接种,免疫密度要求达到100%。禽流感疫苗包括高致病性和非高致病性禽流感两种。按免疫程序和当地政府和兽医防疫部门的要求进行免疫接种。对于禽流感特别是高致病性禽流感,必须认真贯彻执行《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等有关文件规定。如果是低致病性禽流感,在隔离条件下,选用敏感抗菌药,如强力霉素、环丙沙星等进行治疗,或者配合选用中草药控制继发或合并感染,减少死亡。

3 传染性法氏囊病

3.1 病因及临床表现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危害严重的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发病日龄多在20~60 d,雏鸡经常突然发病,腹泻,排米汤样稀便。身体震颤、极度衰弱。鸡群在发病后3~4 d 为死亡高峰,病程一般为一周左右,死亡呈尖峰式曲线。典型病理表现为胸肌和腿肌外侧呈条纹状或斑块状出血。法氏囊明显肿大为正常的200%~300%,呈葡萄状,囊腔黏膜出血。4 d 后开始萎缩变小。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横向出血带。肾肿大,内积白色尿酸盐,呈花斑状。

3.2 防治方案

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病必须做好免疫接种。通过对种鸡进行免疫可使得雏鸡获得一定的保护力,而雏鸡免疫一定要在母源抗体基本消失前进行适时接种,即对鸡群的母抗水平进行监测,以便选择适宜的接种时间,疫苗才能起到保护作用。对于发病鸡群进行隔离治疗,通常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饮水中添加口服补液盐及多维,促进鸡群尽快康复。也可采用中药组方煎汤取汁饮用,注意饮前要停水3~4 h。

4 禽霍乱

4.1 病因及临床表现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禽类的一种出血性败血症,是成年鸡、鸭等禽类的常见病。最急病例于流行初期不见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随后出现严重腹泻,死亡很快的急性病例。本病在散养禽场经常长年存在,屡控不绝。典型病变在肝脏表面有许多针尖大小的坏死灶,十二指肠黏膜严重出血。全身浆膜、黏膜等广泛性出血,呈急性败血症变化。

4.2 防治方案

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药物和喹诺酮类等治疗有效。但一停药后易复发。鸡群一旦发生本病,常因反复不断复发以至不能停药。控制本病,对慢性病例必需淘汰严格处理死鸡,做好全面消毒工作,控制发病。对常发地区应用菌苗控制,有条件鸡场制备自家组织灭活苗,使用有针对性的血清型菌苗效果好。尚未发病鸡群,可在饲料中投喂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进行预防。

5 大肠杆菌病

5.1 病因及临床表现

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杆菌引起禽类多种病症的总称。大多数鸡场都存在本病,病情比较普遍,而且经常与各种疾病混感,病型比较复杂,发病率和死亡率也较高,对养禽业造成的危害比较严重。鸡大肠杆菌败血症多为突然死亡,病鸡无特异性症状。急性病例可见到腹泻、腹膜炎等。病程稍长可见到特征性病变,即肝脏及心包等表面呈典型的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时,各脏器表面附有黄白色渗出物,使各器官组织粘连。

5.2 防治方案

预防大肠杆菌病发生的重要环节是防止种蛋污染和初生雏感染。大肠杆菌是条件性致病菌,药物治疗效果较差,而且病原菌易对药物产生耐药性。治疗前应做药敏实验,选择敏感性强的药物预防和治疗效果非常显著,通常采用氟喹诺酮类、氟苯尼考、强力霉素等药物,辅以维生素和电解质等。常发病的鸡场可试用多价灭活大肠杆菌油苗,最好使用自场的灭活苗加以防控,预防效果很好。

6 鸡球虫病

6.1 病因及临床表现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球虫属的多种球虫寄生于鸡肠黏膜内引起的原虫病。各个品种的鸡均有易感性,主要危害3 月龄以内的雏鸡,发病率和致死率都较高,如有合并感染死亡率更高。本病是目前养禽场普遍存在的而且常见的寄生虫病,患病鸡生长迟缓,生产性能下降,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典型特点是病鸡消瘦、贫血、血痢。1月龄大的雏鸡多患盲肠球虫,常见鲜红色血便。2月龄以上的雏鸡多发生小肠球虫,排较暗色的血便。病理均可见到肠道黏膜、肠腔出血。病鸡贫血、黏膜苍白。成年鸡有一定抵抗力。

6.2 防治方案

预防鸡球虫病首先应加强饲养管理,保证雏鸡舍清洁、干燥,饲料营养丰富。定期消毒,切断传染源及体外生活链。在易发病期间可用抗球虫药物预防和治疗。种鸡可考虑用抗球虫疫苗免疫。治疗的同时特别要注意及时清理粪便,集中堆集发酵,消灭虫卵,防止再度感染。

7 磺胺类药物中毒

7.1 病因及临床表现

磺胺类药物是预防及治疗鸡细菌病和寄生虫病常用的一类药物,临床中使用的频率较高。但其治疗剂量与中毒量接近,如用量稍微过大或连续使用过长(超过7d)就易引起鸡群中毒。中毒后表现生长缓慢或停止、虚弱,皮下有出血点,可视黏膜黄染,贫血,粪便呈酱油色或灰白色。产蛋鸡产蛋量急剧下降。病理可见各种出血性病变,皮下、胸肌、大腿内侧肌肉广泛出血等。

7.2 防治方案

停止饲喂含有磺胺类药物的饲料。1月龄以下雏鸡不用磺胺类药物,产蛋鸡慎用或不用。患病期间注意不要过量使用和长期连用,连用时间最长不要超过5d。建议选用高效低毒的磺胺药物,并提供充足饮水。一旦发现中毒要立即停药,给予大量清洁饮水,并在水中添加1%小苏达,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和维生素K缓解中毒,直到症状消失。

猜你喜欢

磺胺类法氏囊新城疫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研究进展
758份磺胺类非抗菌药物说明书中磺胺过敏标注情况分析
禽法氏囊发育与免疫功能研究新进展
微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磺胺类药物的研究
商品化鸡新城疫活苗分类及特点
比利时:商业家禽养殖场爆发新城疫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在防治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上的推广应用研究
鸽新城疫流行新特点及免疫程序
雏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诊治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