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伪狂犬病的诊治及防控措施
2019-02-13李建光
李建光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畜牧兽医站,云南施甸 678201)
1 前言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感染而诱发的急性、传染性疾病。此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在世界多个地区都有发生和流行。目前,此病在国内流行屡见不鲜,对生猪养殖产业造成的危害较大。
2 猪伪狂犬病诊断
此病初步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病理等而定,确诊需结合实验室诊断。
2.1 流行特点
在此病流行过程中,猪为唯一易感宿主。此病可造成生猪临床、亚临床、潜伏感染,同时,有与蓝耳病、细小病毒病、链球菌病等混合感染的可能。此病主要传染源为病猪、带毒猪。隐性感染猪能持续排毒1年以上,在此病流行和发生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此病直接传染经接触传染源而形成,也有经胎儿直接传染的可能。间接传染,主要经空气传播,临近的猪场都可由此而传播感染。或者,经被病毒污染的用具、饲料、饮水等等,都有感染此病的可能。另外,也有经破损皮肤传染的可能。
2.2 临床症状
病猪主要表现倦怠,食欲不振,呼吸加快,体温升高,一般在41℃左右。个别病猪有呕吐现象。多数病猪在出现临床症状后不久即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一些病猪开始出现间歇性抽搐,唾液分泌增多,逐渐出现间歇性转圈运动。有的发病猪呆立不动,头触地或抵墙,共济失调,有的病猪因后肢麻痹呈犬坐式,进一步发展为四肢麻痹,完全不能站立,侧卧,四肢呈游泳状划动。一些病猪叫声嘶哑,口吐白沫,体温下降,很快死亡。
2.3 剖检病理
剖检死亡病猪,眼观病变不很明显。有些可见上呼吸道淋巴结肿大、出血。肺瘀血、水肿,喉头充血。有些可见肝、脾稍肿大,表面散在有粟粒大灰白色坏死灶。一些死亡病猪肾脏表面、皮质及髓质内可见针尖大小的出血点。多数死亡病猪可见脑膜及脑膜下出血,灰质部有小点状出血。
3 猪伪狂犬病的防控措施
3.1 做好引种检疫
引进的猪种,除考虑种源质量,更应考虑种源健康。流行病例报道中,有经引种不善而造成区域内规模化流行的报道。为此,引种种源要出自健康种群,做好引进种源的检疫,引种后至少隔离饲喂30d,经定期抽血检疫显阴性,方可混入大群饲喂。所有阳性病例,务必及时无公害处理,遏制病情的扩散和蔓延。
3.2 规范接种防疫
此病治疗特效药不多,接种防疫疫苗是控制此病最得力的措施手段。防疫常用伪狂犬基因缺失苗,5~6周龄仔猪安排首免,肌肉注射,每次1头份。此病流行压力大的猪场,建议在11~12周龄,加强免疫1次。后备种猪做好基础免疫后,配种前30d,应加强免疫1次。生产公猪,做到每间隔6个月,接种防疫1次,肌肉注射。大猪全群免疫,每年至少3~4次。接种后,做好抗体监测,效度低的猪群,及时注意补免,对防此病感染效果更好些。
3.3 注意加强猪场管理
健全猪场养殖环境,规范猪场养殖管理,对控制此病的效果更好些。为此,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定期组织消毒,尝试用2%氢氧化钠溶液消毒或酚类消毒药剂,轮换对地面、墙壁、用具等彻底消毒。做好猪场灭鼠工作,对控制鼠患造成此病感染效果不错。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严格控制养殖密度,根据生长情况合理控制喂料营养,对增强猪群抵抗此病效果更好些。
3.4 针对性做好猪群净化工作
现阶段,此病流行在国内呈现多变的态势,想从根本上控制此病,降低此病造成的高经济损失,做好“猪伪狂犬病的净化工作”显得格外重要。实际上,比较其他传染性疾病,猪伪狂犬病还是比较容易净化的病害。可尝试采取的方法有:
淘汰扩群法,即在猪价较低时,淘汰流行区猪场所有猪只。而后,对养殖猪场彻底清扫,严格消毒。空置一段时间后,进行2次消毒,再引进检疫无阳性病例的猪群进行扩群。
后代隔离法,将仔猪提前断奶,断奶后转移到无此病流行区饲养。此种方法,可阻断多传播因子的作用,有利于净化多种疾病。但是,要求母猪不收此病感染,对后期管理要求较高。
检测淘汰法,逐只检测生猪病毒感染情况,将检测显阳性的病例逐只淘汰,而后引进隐性种猪扩群。此种方法用于阳性率高的猪场不合适,多次检测耗费成本较高。
4 体会总结
现阶段,伪狂犬病病毒世界范围内流行,而猪是此病毒的重要贮存宿主。此病感染,可造成生猪临床、亚临床、潜伏感染,而隐性感染能持续排毒1年以上,在此病流行和发生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给生猪养殖产业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
目前,此病临床治疗特效药不多,应树立“防重于治”的理念,做好引种检疫,确保种源源自健康种群。注意规范接种防疫,接种用伪狂犬基因缺失苗,增强猪群抗病体质。加强猪群管理,严格消毒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养殖密度,合理控制喂料营养,营造生猪健康安全的养殖环境。此外,比较其他传染性疾病,猪伪狂犬病更容易被净化。为此,可根据地方此病流行发生,尝试用淘汰扩群法、后代隔离法、检测淘汰法等方法,净化生猪养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