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的生物安全性研究
2019-02-13王博
王 博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
以科研为目的进行人工饲养,具有明确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背景和遗传学背景的动物被称之为“标准化实验动物”。实验动物的种类多样,病原体携带情况复杂多变,尤其是一些人兽共患病病原性动物的安全风险极高,对研究人员的生命安全及环境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但当前还没有相应的管理标准,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制定出规范的实验要求。动物实验人员应应充分认识到实验动物生物安全性研究的重要性,强化生物安全知识技能培训,制定严格的管理监督制度,尽可能杜绝自身感染及环境污染。
1 实验动物的生物安全特性
人工饲养的“标准化实验动物”会受到环境因素、设备因素、遗传因素及微生物、寄生虫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对实验动物的安全质量造成影响。实验动物因实验需要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实验动物会因实验需求而改变,导致其在某些方面与原种动物有所差异,将此种类型的动物称之为“病态异类”;其次是实验动物会因研究需要进而改变其遗传物质,导致其病原抵抗力发生变化,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更加容易被感染。实验动物的排泄物、分泌物,实验所产生的动物器官、尸体等处理不当会导致病原污染的扩大,引发病原污染大范围扩散。因此,要认识、提升实验动物的生物安全性就必须要重视对于病原污染的控制。
2 实验动物使用过程中的生物危害
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动物实验作为当前生命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实验元素和研究手段,受到广泛使用。一些烈性传染病如艾滋病、狂犬病、鼠疫等也必须要使用到动物进行研究,而在实验过程中,因研究人员的操作不当亦或是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引发研究人员的感染、病菌的扩散,对人类生存和环境造成巨大危险。动物感染实验的实验周期普遍较长,期间要为动物进行喂食、笼具清扫等工作,此时,病原体就有可能跟随着尿液、粪便等排泄物排出,有感染性气溶胶向环境扩散。在动物解剖过程中,研究人员面临着动物体液、动物咬伤、手术刀感染等风险。
在实验动物的使用和处理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实验动物无害化处理条例规范,实验人员对实验动物的排泄物等随意处理,甚至直接混入生活垃圾,影响环境卫生,严重还可能污染地表和水源。另外,在实验动物尸体的处理中,随意丢弃实验动物尸体,其所携带的病菌可能传染给其他动物,并间接传染给人类;采用深埋的方式时,动物尸体所携带的病毒可能随着雨水的扩散污染地下水源。
3 加强实验动物生物安全的建议
3.1 加强对实验动物的疫病研究
为建立起标准的实验动物安全体系,应不断加强对于实验动物的疫病研究,特别是对于人兽共患病的监测。首先,要在各领域开展实验动物疫病基础理论研究,广泛看展科技合作。其次,要创建起高水平的实验动物疫病研究队伍,以各领域研究差异化为依托,创建起实验动物疫病研究工作网络。三是要发挥出实验动物协会的枢纽作用,加强学术交流,提升实验动物的疫病研究水平。
3.2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实验动物生物安全问题的产生究其缘由大多是因实验室管理不规范所引发的,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国已经出台了多项实验动物安全管理法律条例和法规,各实验研究单位应结合自身研究特点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问责机制,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在最大程度上杜绝安全隐患。同时实验动物研究单位应与防疫中心等有关部门一起组成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3.3 加大实验人员培训力度和监管力度
将实验动物的生物安全性防护纳入实验人员的培训考核中,加大对动物实验中不安全因素的普及和安全防范技能的培训教学。动物实验的技术操作程序复杂,所涉及的安全措施琐碎,实验人员掌握起来难度较大,为此要在日常实验操作中对实验人员的操作习惯进行规范,定期培训和考核。同时,做到实验动物安全防控知识宣传常态化,加强实验人员的公共安全意识,提升实验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大对实验动物研究的监管,使实验动物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得到落实。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实验动物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完善,实验动物的生物安全性研究也在不断得到重视,各项防范措施、安全管理体系、培训监督力度和实验人员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共同保障了实验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环境公共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