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在丙肝病毒抗体检测中的应用对比观察

2019-02-13薛海玲曾昭伟孙兰菊常艳敏

山东医药 2019年21期
关键词:符合率灵敏度阳性率

薛海玲,曾昭伟,孙兰菊,常艳敏

(天津市南开医院,天津300100)

丙肝病毒(HCV)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肝炎病毒属(hepacivirusgenus),其基因组由约9.6×103个核苷酸的单股正链RNA构成。HCV感染引起的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2.8%,约1.85亿人感染HCV,每年因HCV感染导致的死亡病例约35万例[1~3]。我国年龄≤59岁的一般人群HCV-Ab阳性率为0.43%。血液透析患者、HIV感染者、静脉药瘾者等特殊和高危人群HCV-Ab阳性率分别为20%~50%、60%~90%和70%~90%,故我国约有1 000万例丙肝患者。丙肝感染具有隐匿性,因此大量HCV感染者未被发现,同时丙肝慢性化率为55%~85%,病程20年出现肝硬化的比例为5%~15%,肝硬化失代偿年发生率为3%~4%,肝癌年发生率为2%~4%[4,5]。早期诊断已成为预防和控制丙肝传播的关键手段之一。目前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HCV抗原检测、抗HCV血清学检测以及HCV RNA检测。其中抗HCV血清学检测是应用比较广泛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常用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化学发光试验(CLIA)、胶体金快速实验以及重组免疫印记试验(RIBA)。第3代ELISA检测试剂增加了NS5区蛋白抗原,联合HCV核心抗原、NS3和NS4抗原,明显提高了抗体的覆盖率,同时也提高了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6]。RIBA具有较高的特异度,但灵敏度不及化学发光法高,同时操作繁琐且价格昂贵,国内临床开展得较少。HCV RNA可作为HCV复制的直接指标,是检测HCV感染后确诊和评估病毒复制水平及抗病毒治疗效果的主要手段,检测窗口期1~3周,而第三代ELISA、化学发光法检测的HCV感染窗口期分别为60 d和20~25 d[7,8],相比之下,RNA检测窗口期明显提前。但HCV RNA检测操作繁琐、成本高,难以作为筛选试验在常规实验室普及[9]。美国疾控中心推荐使用RIBA和HCV RNA检测作为补充和确认试验[10]。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应首选HCV RNA定量检测,避免RIBA检测阳性后因治疗原因须进一步检测病毒载量[11]。目前,CLIA中的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也开始应用于抗HCV检测,其精密度和准确度高、高通量、可随机进样、操作简单[12,13]。ELISA、CMIA用于HCV筛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但究竟哪种方法更适合作为现阶段临床HCV-Ab的初筛试验,相关报道较少。我们综合对比了ELISA、CMIA两种初筛方法测定HCV-Ab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选择南开医院2018年7~12月收治的190例疑似HCV感染者,临床症状符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的HCV症状[4]。190例均留取血清,收集无菌EDTA抗凝血,留取血浆,-80 ℃备用。收集529例健康查体者的空腹促凝血标本529份。本试验已经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

1.2 试剂与仪器 HCV质控品(康彻思坦的标准物质,批号为201710003);HCV抗体诊断试剂、HCV校准品; ELISA HCV抗体诊断试剂盒(北京万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i2000微粒子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美国雅培);酶标仪(日本,B IOIADMODEL-680型);DEMⅢ型洗板仪(北京拓普分析仪器有限公司);酶标仪EXL800(美国Bio-Tek公司);实时荧光PCR仪(ABI7500)。

1.3 HCV-Ab检测方法 分别采用CMIA法、ELISA法检测190例份疑似HCV感染、529例份健康查体者空腹促凝血HCV-Ab。

1.3.1 CMIA法的操作及结果判断 CMIA法测HCV-Ab采用雅培i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检测,试剂盒为抗-HCV的CMIA检测试剂盒,采用双抗原夹心法,以顺磁性微珠作为包被载体包被抗-HCV后,与标本中的抗-HCV结合,加入吖啶酯标记的抗-HCV后,在特定的磁场区发生沉积,经反复洗涤使游离抗原或抗体与抗原抗体复合物分离,加入预激发液与激发液后,可以测定其激发光强度。S/CO>1.0为阳性。

1.3.2 ELISA法的操作及结果判断 取血液标本,设置阴性对照3孔、阳性对照2孔和空白对照1孔,每孔加样本稀释液100 μL,待测样本10 μL,37 ℃孵育60 min,洗板后加酶结合物100 μL,37 ℃孵育30 min,洗板后加显色液100 μL,37 ℃孵育30 min洗板后加终止液50 μL,ELISA法以主波长450 nm,副波长630 nm进行比色。Cutoff值=阴性对照孔平均值+0.12。S/CO>1.0为阳性。

1.4 HCV RNA确认试验 对190例份疑似HCV感染者空腹抗凝血血标本进行确认试验,采用RFQ-RT-PCR检测HCV RNA。检测灵敏度为10~50 IU/mL,结果判断:>5.0E+2 IU/mL为阳性。

1.5 ELISA、CMIA法检测 HCV-Ab的效能分析 ①精密度[13~15]分析:依照CLSI EP15-A2文件[16],对两种方法的批内和批间精密度进行评价比较。批内精密度试验,选取高、低2个浓度水平,充分混匀,对每个水平重复测定20次;批间精密度试验,选取高、低2个浓度水平,充分混匀重复10 d,每天每个水平重复测定2次,共20次。②灵敏度分析:绘制浓度与S/CO曲线分析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的灵敏度。将卫生部室间质评血清进行倍比稀释,每个稀释度样本分别用ELISA和CMIA重复检测10次,结果取平均值。以抗体浓度为横坐标,S/CO值为纵坐标,绘制浓度与S/CO的曲线。③特异度分析:根据529例健康查体者(已与临床确认无HCV感染)ELISA、CMIA法检测结果,采用特异度实验分析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的特异度。④一致率比较: 跟据190例份疑似HCV感染、529例份健康查体者ELISA、CMIA法检测结果,计算阴性、阳性一致率及总一致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ASS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M表示,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90例份疑似HCV感染者标本中CMIA法检测阳性、阴性分别为190、0例,ELISA法分别为145、45例;529例份健康查体者标本中CMIA法阳性、阴性分别为0、529例,ELISA法分别为156、563例。

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的批内精密度水平1分别为4.70%±0.27%、7.11%±0.90%(t=11.495,P<0.05),水平2分别为19.10%±0.59%、22.08%±2.22%(t=5.844,P<0.05),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的批间精密度水平1分别为4.64%±0.16%、6.71%±0.81%(t=10.910,P<0.05),水平2分别为19.11%±0.48%、21.39%±1.67%(t=5.968,P<0.05)。

将质控物倍比稀释到1∶2、1∶4、1∶8、1∶16、1∶32、1∶64、1∶128时,ELISA法检测HCV-Ab所得S/CO均值分别为3.89、1.05、0.31、0.06、0、0、0、0,CMIA法检测HCV-Ab所得S/CO均值分别为5.24、3.87、1.78、0.97、0.66、0.43、0.20、0.18。CMIA法、ELISA法检测HCV-Ab的S/CO比较,U=13.08,P<0.05。ELISA在稀释度为1∶4时,测得S/CO为0.31<1.0,判定结果为阴性,而CMIA在稀释度为1∶4时,测得S/CO为1.78>1.0,判定结果为阳性。

529例份健康查体者空腹促凝血标本中CMIA法、ELISA法分别检出阴性为529、518例,临床特异性分别为100%、97.92%(χ2=9.186,P<0.05)。两种方法阴性一致率为97.92%,阳性一致率为76.32%,总一致率为92.21%(χ2=4.400,P<0.05)。

190例份疑似标本中HCV RNA阳性检测率为59.47%(113/190)。CMIA法检测HCV-Ab:0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灵敏度试验比较,当质控血清稀释比例为1∶4时,CMIA法检测HCV-Ab的S/CO为1.78>1.0,结果判定为阳性;而ELISA法的S/CO为0.31<1.0,判定结果为阴性。经统计学分析,CMIA法的灵敏度高于ELISA法,较高的灵敏度大大减少了临床检测HCV-Ab的漏检率。据报道[17~19],雅培公司生产的CMIA法检测HCV-Ab试剂盒灵敏度为94.44%~100%,高于国产ELISA试剂盒。本研究两种方法检测HCV-Ab的特异度均大于96%,与相关报道[20]一致,经统计学分析,CMIA法检测HCV-Ab的特异度高于ELISA法。精密度试验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CMIA法检测HCV-Ab的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均高于ELISA法,可见CMIA法检测HCV-Ab的结果更稳定,重复性更好。

两种方法检测HCV-Ab的阴性一致率为97.92%,阳性一致率为76.32%,总一致率为92.21%,阳性一致率略低于相关报道,但总一致率比较接近[21]。CMIA法检测HCV-Ab,当1.0≤S/CO<5.0时,与ELISA检测的阳性符合率仅为58.33%(63/108),此范围内的45例阳性标本用ELISA检测时为阴性,且全部集中在1.0≤S/CO<2.0的范围内,可见ELISA的灵敏度不如CMIA,ELISA更容易造成一定的漏检率,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ELISA包被的多肽结构片段抗原非高度特异性;ELISA试剂盒包被抗原不纯或酶标二抗纯度低。在此范围外的阳性结果,即S/CO>5.0时,与ELISA的阳性符合率为100%,由此可见当S/CO<5.0,即为弱阳性范围内时,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低,S/CO>5.0时,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升高,达到100.00%。

CMIA检测HCV-Ab的灵敏度较高,不易造成漏检,但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尤其是S/CO<5.0的弱阳性标本假阳性率更高。因此对于假阳性的标本美国疾控中心推荐使用RIBA或HCV RNA检测作为补充和确认试验。本试验使用HCV RNA检测进行补充试验。

对190例疑似标本检测HCV RNA后发现,CMIA总符合率为54.21%,随着S/CO比值的升高,RNA检测的阳性率呈上升趋势。本研究中190例份疑似标本中,S/CO<5.0的弱阳性标本中假阳性率81.97%,相关报道[21]中提到,CMIA弱阳性标本中有42%~71%的样本经确证为假阳性,本试验结果假阳性率略高,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患者处于窗口期或恢复期,RNA水平低于检测范围;RNA检测过程中被空气中的RNA酶降解;RNA检测试剂盒灵敏度较低。在61例弱阳性标本中,经RNA确认为阴性的50例标本集中在S/CO<3.0 范围内。由此可见S/CO<3.0时,CMIA的假阳性率最高。

ELISA的检测结果中,随着S/CO比值的升高,RNA检测HCV-Ab的阳性率也呈上升趋势。190例份疑似标本中,ELISA检测出45例阴性,经RNA确证试验,发现17例为阴性,28例为阳性,假阴性率为62.22%。造成较高假阴性的原因可能有:ELISA手工操作中温育时间短;包被的多肽结构片段抗原的非高度特异性;试剂盒包被抗原不纯或酶标二抗纯度低。ELISA法阳性标本中,S/CO<3.8的弱阳性标本假阳性率为89.29%。

对比两种检测方法,CMIA法HCV RNA阳性检出率高于ELISA(P<0.05),即两种方法在整体阳性预测上具有显著差异。由此可见,CMIA法检测HCV-Ab的阳性预测值高于ELISA法,有更高的可信度。

与确证试验比较,随着S/CO比值的增加,两种方法阳性的标本RNA检测阳性率相应升高。美国CDC[11]曾经指出,应用三代EIA试剂盒和CMIA试剂盒检测HCV-Ab,当S/CO分别≥3.8和S/CO≥5.0时,真阳性预测值均≥95%,上述S/CO值可被用于预测更高特异性的补充实验的结果。本研究发现,ELISA法、CMIA法的S/CO分别≥5.0和≥8.0,有较高的真阳性预测值,由此可见S/CO比值在上述范围内,对丙肝阳性的预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S/CO比值越高,补充试验阳性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假阳性的可能性越高。综合本研究结果以及我院仪器水平和综合环境等因素,我们推荐使用S/CO比值1.0~8.0作为CMIA的灰区范围,推荐使用S/CO比值1.0~5.0作为ELISA的灰区范围。对于灰区范围内的阳性结果,对于复查仍在灰区者,首先要除外标本因素如是否溶血、黄疸、乳糜和离心不足等干扰因素的存在;也要除外人为的操作因素等假阳性因素。有条件的实验室,建议做RIBA和HCV RNA检测作为补充和确认试验,再进行报告。

本试验中,HCV RNA检测的阳性率为54.21%,低于本试验的CMIA、ELISA法检测的HCV-Ab阳性率,同时也低于相关文献[22]报道,推测可能的因素:有些患者处在HCV感染的急性期与慢性期转换中或者HCV感染恢复期时无法检测到[18];有些患者经长期治疗,病毒含量较低;PCR操作过程中,自然界广泛存在的RNA酶导致RNA降解等影响因素,使扩增效率降低。因此,仅凭借RNA检测来确认HCV-Ab筛查阳性与否可能存在一定误判风险。我们认为,有能力的实验室除使用RNA检测外,还可使用RIBA等补充血清学检测,几种方法联合使用,以提高临床丙型肝炎诊断的准确率。除了HCV RNA检测,HCV-Ab检测外,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白蛋白等生化检测结果的变化也与HCV的存在相关[4],可以辅助判断抗体筛查结果。

与ELISA法相比,CMIA法检测HCV-Ab的优点有:精密度CV变化小,重复性较好,测定结果较稳定;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低漏检率;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较低;有更高的阳性预测值。除此之外,CMIA法可全自动化操作、操作简便、可进行单份标本检测,反应时间短(17 min)、可定量检测、脱磁清洗、干扰物影响少、降低了操作人员感染的风险;可进行定量测定,最小可测值达pg水平,检测窗口期短,也使抗病毒治疗的监测成为可能。

综上所述,作为实验室检测HCV-Ab的初筛方法,CMIA法比ELISA法有更多优势,值得进行推广,必要时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检测,同时选择特异度更高的补充试验进行确证,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结果,有利于HCV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猜你喜欢

符合率灵敏度阳性率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基于机电回路相关比灵敏度的机电振荡模式抑制方法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基于灵敏度分析提升某重型牵引车车架刚度的研究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导磁环对LVDT线性度和灵敏度的影响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