栎类林分经营方向与对策
2019-02-13王忠贵
王忠贵
(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2)
壳斗科(Fagaceae)栎属植物被通称为栎类,是中国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混交林的重要组成树种。在华北地区栎类常生于海拔600 m~1 900 m的阳坡、半阳坡,分布呈小片纯林或混交林。
1 栎类资源分布特征
根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山西省栎类面积为36.62×104hm2,以辽东栎为主,包括蒙古栎和槲栎等。参考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山西省辽东栎林面积为33.99×104hm2,占全省林地总面积的13.8%,全部为天然林,以天然次生林为主,实生林面积较少。
山西省栎类天然次生林主要分布在恒山以南至中条山以北,管涔山北部至吕梁山脉南部的区域,覆盖范围包括黑茶山、太岳山、太行山、五台山、关帝山五大林局。其中,关帝山、中条山和太岳山林区的辽东栎分布最多。
2 栎类林分经营史
1959年,林业部在甘肃省小陇山召开了天然次生林经营工作会议。1962年,我国开始了对次生林经营的探索,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次生林的重视和经营研究并不落后于其它国家。但栎类生长速度慢、木材质量差、干形差,很长一段时间被误认为是杂灌丛。因此,关于栎类次生林的经营不被重视。随着森林经营专家的正名和宣传,栎类资源被重视起来,并且有专家认为,全国的天然林保护中最紧急的是栎类经营。
栎类天然次生林的缺点是林分密度大、老桩萌生、树冠缺失和主干细长,这些林分资源生长到20年后,会迅速退化。因此,对栎类的经营技术及对策进行研究迫切而重要。
3 栎类天然次生林经营对策
3.1 栎类天然林经营的目标
首先,根据栎类天然林的自然属性,通过经营措施加强其内在生长力。其次,栎类天然林的经营包括各类天然林的科学保护,不仅仅局限于某一树种。第三,栎类天然次生林经营周期长,应采取保护性经营方式,将长期生态效益与短期经济效益相结合。第四,必须尽快推广和传播栎类经营的相关技术。
3.2 栎类天然林经营的方向
栎类天然林经营的方向是近自然异龄混交林。按照德国的分类标准,栎类天然次生林可分为矮林、中林和乔林三大类型。矮林是从伐桩萌生出来的,其生物学特性与实生树种不同,萌生树的年轮携带着树桩的年龄信息,相当于扦插或嫁接繁殖的树木,具有生长活力不足、天然更新能力差、林分生态功能低下等缺点;乔林是实生树木形成的林分;中林是萌生和实生树木混杂的林分。将其培养成近自然异龄混交林,需从各自的现状出发,因林施策。
3.3 栎类天然林经营的技术路线
栎类天然林经营的技术路线为在近自然育林原则下采用综合经营+目标树经营的模式。
3.3.1 矮林
栎类矮林因不合理的采伐和多代萌生,生产力低下,但仍有较好的水土保持功能,因此需进行分类经营。分布于生态脆弱区(山脊、陡坡、石质山坡、公路上方等特殊地理位置)的林分,可进行封山育林,采取的措施有:对密度较小的林分进行补植;修枝去除枯死萌条;促进更新;保留林下植被。立地条件和生长状况较好的林分,可采取的措施有:扶优去劣;补播等促进林下更新;通过诱导使其向中林转变;保留林下植被。
3.3.2 中林
中林指破坏程度低或封山育林后恢复较好林分。这类林分常分布在山体中上部,大多为栎类优势木,组成比较复杂。应根据立地条件、群落结构和乔木树种组成划分林型,并确定不同林型的培育目标,进行多功能、多目标经营。对含有的珍贵树种的栎类林,可采取目标树经营模式。对含有成熟木的栎类林,采用单株择伐的方式,保持现有异龄混交状态。
3.3.3 乔林
乔林指未经人为或自然灾害干扰,其树种组成、群落结构接近于原生的天然林。这类林分在山西分布很少,位置较偏远,关于其自然特性及功能的研究相对较少,具有更高的科学价值,主要采取保护措施,发挥其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与景观功能。可采取的措施有:清除枯立木、过熟木、病虫害侵蚀木和缠绕藤本;保护林下植被,维持林分的自然性。
4 讨论与建议
由于对栎类认识不足,国内针对栎类资源的经营措施体系尚未被建立。山西省栎类的主要类型为矮林,特征是速生速死,除了生态脆弱区。该类林分需进行干预转化,将其转化为实生苗的核心问题是种子萌发。综合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除了微环境等因素外,还需要考虑动物的取食和昆虫寄生率高等威胁,建议相关学者对这 2 种威胁进行重点研究,以解决栎类群体的更新问题。
为了保护栎类及其种质资源,可在辽东栎群体分布广泛、遗传多样性丰富的区域进行大范围的栎类取样,要求尽量覆盖到大多数山西省栎类遗传基因,具体样本数量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