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矿井下通风安全管理策略
2019-02-13吉青青
吉青青
(霍州煤电吕临能化有限公司,山西 吕梁 033200)
0 引言
在煤矿企业的生产作业中,矿井通风是较为重要的内容。而如果缺乏对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的重视,导致出现各种故障隐患问题,就会严重的威胁矿井生产安全[1-3]。对此,要加强对煤矿矿井通风管理工作的重视,严格控制通风系统,保障其稳定运行,进而从根本上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开展。
1 矿井通风与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对员工安全管理培训的重视
在现阶段的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开展安全教育可以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但是,因为煤矿企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多数的煤矿企业待遇不高,存在较为严重的技术人才流失问题。这样就导致矿井通风以及安全设备无法有效的养护与维修,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无法及时有效的修理,直接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作业,导致各种安全隐患问题的出现。而一些检查人员刚刚进入到工作岗位中,缺乏实践的工作能力以及经验,无法系统灵活的应用安全监控系统,直接给矿井的运行带来了较大的威胁。
1.2 矿井局部通风管理缺乏规范性
在现阶段的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缺乏完善的管控制度与要求,同时通风设备与维修、调试工作也不到位,影响了矿山生产的动态信息化管理。而在矿井通风的纵向管理中,多数的管理人员仅仅采集在记录设备上显示的信息数据,并没有对设备运行的状况进行了解分析,导致矿井通风管理工作还是缺乏完善性与规范性。
1.3 矿井安全监管机制有待完善
多数的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缺乏完善、健全的管理机制。而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不强,影响了通风系统的合理性,也会影响监测功能的正常性能[4]。
在监控系统的安装作业中,缺乏对安装应用及后期维护的科学指导,缺乏对监控产品质量的重视,因为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矿井安全监控系统运行缺乏稳定性,直接影响了监控系统各项功能的有效发挥,给矿井的正常生产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1.4 矿井通风系统不完善
矿井的通风系统主要包括了控制系统以及动力系统,也涵盖了各个系统的通风网络。相对于矿井通风系统来说,二者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而在现阶段的发展中,多数的矿井并没有完善的通风网络系统,导致通风不畅以及通风能力不足等问题的出现,矿井作业环境通风状况不甚理想,无法保障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严重的甚至会直接威胁矿井各项作业的有效开展。
2 煤矿井下通风安全管理的策略
要想保障煤矿井下通风安全性,解决其存在的各种问题与不足,在实践中就要综合实际状况制定科学完善的通风安全管理对策与手段。对此,必须要提升对以下几点的重视。
2.1 完善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措施与手段
为了有效的减少煤矿事故的出现,要强化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意识。在实践中随着煤矿企业的发展,一些中小型企业在发展中还是存在各种安全事故问题,而出现此种问题的主要因素就是通风管理不当。而完善的通风系统不仅可以排出井下存在的各种有毒气体,也可以合理的控制瓦斯的浓度,有效的避免爆炸等事故问题,也可以通过空气对流降低井下的温度,提升井下的含氧量,进而保障煤矿作业的安全性。
合理应用各种设施与技术手段:在煤矿施工作业过程中,必须要合理的应用各种新设施以及技术手段,投入足够的自检,加强硬件建设,安装矿井监测系统,保障设备的安全性及先进性,淘汰旧的通风设备;在现阶段主要应用的通风设备就是通风机械、辅助通风机械、局部通风机3种类型,而通风机主要就是离心式以及轴流式2种类型的机械设备。
通风安全系统设计管理:通风安全系统设计的科学性直接影响煤矿通风的安全性。而煤矿企业要想强化通风管理,就要通过专业的技术人员对系统进行系统的优化完善。现阶段,在矿井中的通风方式主要有中央式、区域式、对角式以及混合式4种不同的类型,其主要就是综合矿井的出风井和进风井的位置对其进行命名。而在进行通风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应用结构简单多变且独立通风的设备,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有效风量也可以保持通风阻力。
预防煤瓦斯突出:在进行煤矿井下的安全管理过程中,要重视瓦斯处理,避免瓦斯超限作业。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必须要配置完善的安全生产综合监控系统,通过专业的人员进行瓦斯监测分析,综合具体的井下环境特征进行监测巡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谓的煤瓦斯突出就是瓦斯以及破碎的煤在压力作用之下由煤层矿体中大量的喷涌到采掘的空间中。其维护巨大,会给井下的巷道设施以及通风系统带来严重的破坏,甚至会导致人员死亡等事故问题。通过通风设备对其进行处理,可以有效的预防瓦斯突出的问题,在实践中可以通过风筒增阻排放法以及“卸压三通”的调风排放法进行处理[5]。①风筒增阻排放法。局部通风机在启动之前,要先通过绳索捆扎通风机的风筒,让风筒少量进风处理,再向工作面供风处理掘进工作面中积聚的瓦斯,保障这些瓦斯在进入巷道之前全风压可以稀释到安全浓度之下。扎风筒的大小则要根据积聚瓦斯量大小确定具体数量。在排放的过程中,综合巷道全风压处瓦斯浓度大小信息,通过收紧或者放松绳索的方式控制其排风量,完成瓦斯全部排放之后,解开扎风筒,而其掘进工作面就要保持正常通风;② “卸压三通”调风排放法。在局部通风机排风侧的首结风筒之上设置“卸压三通”,其中一个通向掘进工作面主要的作用就是供风,而另一个则是通过绳索控制“三通”的大小;另一部分的新风则要供向掘进的工作面,剩余的部分新风,则通过三叉处直接的进入到回风的巷道之中。在排放的过程中,要根据巷道全风压处瓦斯浓度数值,合理的控制风量,指导排放瓦斯将三叉风筒中的漏风位置的扎严,进而保障掘进工作面的正常通风;③及时排查通风安全隐患。要对通风系统的设计以及稳定性进行系统的分析,对实际状况进行科学评估;科学的评估防灾系统的稳定性以及抗灾能力;检查其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问题,及时排查通风事故安全隐患问题。
2.2 完善煤矿安全管理体系,保障管理人员专业性
企业内部必须要强化安全文化的建设工作,强化安全培训,加强技术学习。将培训以及考核进行一体化的处理,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同时,要对矿井的工作岗位进行细致分配,而不同的技术种类对于工作人员有着不同的需求。通过对通风、测风、测尘等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以及选拔制度,凸显岗位作用与职能,对于瓦斯检查的工作人员要系统培训,制定完善的岗位标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同时,要制定定量、定性的安全评价标准,构建完善的通风安全评价系统,及时识别各种安全评价标准,及时识别各种通风安全,排查其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精准的评估风险问题,进而减少、降低各种安全损失。
2.3 建立健全现代化安全管理系统
计算机技术发展为现代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在煤矿井下通风安全管理过程中,可以合理的应用各种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技术与手段,进而在根本上保障矿井的通风安全性,通过强制性的方式提升管理系统的质量与效果。
2.4 构建矿井通风技术管理系统
建立矿井通风技术可以通过对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整合,形成数据信息库,进而为生产技术的分析提供信息支持。通过对矿井日常系统的管理,对于工作的要求、物资分配等实际状况进行及时处理,综合具体状况了解岗位的实际需求,进而提升整体的管理水平。同时,系统就会将结果通过直观的图形方式进行反应,这样才可以为决策的制定奠定基础,进而从根本上提升矿井通风信息化管理,保障矿井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3 结语
煤矿矿井的生产作业直接影响效益指标。而加强对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强化管理,提升矿井的安全性,可以在根本上提升其整体经济效益。在现阶段的发展中,一些小型的煤矿缺乏科学的、系统的安全管理,导致安全事故问题的不断出现,而相关企业以及部门必须要重视安全管理,强化安全监督管理,优化改善生产环境,及时解决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在根本上推动煤矿事业的持续发展,为社会经济的提升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