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动态
2019-02-13编辑部
四川武胜县规模化集约化蚕桑基地调研
武胜县在规模化集约化蚕桑生产过程中建立了“政府引导,公司带动,农民主体,科技支撑”的发展模式。科学规划适度发展,引领有力。
武胜选定了猛山、双星、乐善等最适宜发展蚕桑产业的乡镇建立标准化集约化蚕桑基地。全方位提供各项保障,完善支撑体系。基地与四川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在基地种植示范基地核心区建立“蚕桑专家大院”,引进了家蚕遗传育种、桑树遗传育种、蚕业机械、蚕病蚕药研究等专家团队,还建立了“土专家”“田秀才”人才库,根据种植养殖进展需求,随时为农户提供经营管理培训和各项技术支撑,并参加特色农业保险,由政府补贴保费。
四川安泰茧丝绸公司投资自建10000亩(666.67hm2)蚕桑产业高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了高标准桑树种苗繁育基地、小蚕共育室、贮桑室、养蚕大棚和标准化桑园,为业主高标准发展桑园切实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建设优质基地20000亩(1333.33hm2)。桑园建成后,除业主自行管理养蚕外,安泰集团将桑园按50~100亩(3.33~6.67hm2)的面积划片,并配套小蚕共育室、养蚕大棚、省力化蚕台等设施设备,向社会招租,返租倒包到农户,以市场价格收购蚕茧,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推进了蚕桑一二三产业互动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并强力推进蚕桑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为武胜蚕桑产业复兴转型及争创“全省前列、全国一流”的优质蚕茧丝绸生产基地提供了基础。
(蚕桑综合技术集成岗位 李龙供稿)
体系首席科学家鲁成教授指导家蚕人工饲料研究
为加快四川省人工饲料小蚕共育技术集成,推进四川蚕区人工饲料小蚕共育生产实用化进度,9月2日,国家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鲁成教授到四川省农科院蚕业所调研并指导人工饲料相关研究。蚕业所所长张友洪研究员,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肖金树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员、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功能研究室主任张剑飞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员,蚕病研究室主任青学刚副研究员等参加。
鲁成教授先后听取了关于适宜人工饲料育家蚕种质资源的发掘、实用化品种筛选、适宜人工饲料育家蚕新品种选育、人工饲料小蚕饲养技术、人工饲料饲育机械和智能控制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汇报,对四川所在家蚕人工饲料领域做出的工作表示肯定,同时提出了三点期望:
1.加快技术集成,创新种养模式。四川所应利用自身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加快适宜人工饲料育小蚕共育技术、饲养方法、给料技术和环境人工智能控制技术等方面的技术集成研究,并在生产上示范推广。
2.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完善科技转化平台。四川所应依托省农科院、省蚕业管理总站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在全省建立人工饲料小蚕共育基地2~3个,开展小蚕共育室的自动化示范机械示范、智能控制系统省级和技术人员培训等工作,完善示范基地基础设施设备,完善人工饲料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3.总结前期试验数据和工作经验,发表相关科研论文,集成高水平重大成果,争取专项科研经费支持。
最后,张友洪所长对下一步开展家蚕人工饲料的研究工作进行了部署:1.各研究室要全力配合,加快研究进度,全面突破、重点推进,重点开展适宜人工饲料育家蚕种质资源筛选和品种选育、人工饲料小蚕共育技术研发、省力化机械设备研发和智能控制系统改造升级等方面的研究。2.整合资源,建立家蚕人工饲料小蚕共育示范基地,完善基地条件。3.加快技术集成与创新,集成家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养蚕技术和环境控制技术,制定相关标准,为今后四川省家蚕人工饲料推广和省力化饲养技术等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
(特殊性状品种改良岗位 肖金树供稿)
新建桑园需重视土壤安全
土壤安全是保障蚕桑生产安全的重要基础。根据《Biological Conservation》的最新研究结果,全球鳞翅目昆虫正受到严重的环境威胁。而这些威胁的根本原因在于集约化农业。本团队在处理体系应急任务和生产调研中发现,蚕作为鳞翅目昆虫的代表,也正受到此类环境事件的威胁。如在施用康宽农药的稻田上新建桑园、在集约化的蔬菜地上新建桑园、用沼液灌溉新桑园等情况下都出现了大量蚕不结茧,蚕生长异常、甚至死亡的情况,并且所造成的损失持续多年。因此,为保障未来蚕桑的生产安全,保护蚕农的生产积极性,维持蚕丝的市场稳定,在流转新的土地进行蚕桑业生产和进行蚕桑园土肥水药管理时都应更加的重视土壤环境。
近期,《Nature Communication》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昆虫体内聚集了大量的土壤微生物,其中有一些已报道的细菌与昆虫健康息息相关。除了植物作为媒介为地上和地下生物传递信息外,昆虫还可以直接从土壤中有选择性地获取微生物,无需植物干预。该结论进一步暗示了土壤环境对蚕养殖的影响不仅是间接效应,还有直接效应。由此可见,在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新建蚕桑园土壤生态环境安全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呼吁各地方政府、企业和蚕农在新建桑园的过程中重视土壤环境安全。
(土肥水管理岗位 张建华供稿)
国家级贫困县四川仪陇县建立蚕桑专家大院
近日,仪陇蚕桑专家大院成立。专家大院位于四川布碧丝有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万亩现代蚕桑产业园区,占地420m2,设有专家办公室、实验室、培训室、专家休息室、专家食堂。配套建有标准化小蚕共育室180m2,新蚕品种试验示范养蚕大棚800m2,桑树品种试验示范基地0.67hm2(10亩)。
仪陇蚕桑专家大院由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南充综合试验站联合体系蚕养殖设施设备岗位、特殊性状品种改良岗位、四川蚕桑创新团队联合组建,入驻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省蚕桑创新团队专家和团队成员21人,是一个综合型的蚕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直接面向生产第一线开展优质蚕桑新品种的选育引进、试验示范;栽桑模式集成创新及桑园林下种养技术研究、试验示范;养蚕模式集成创新及优质高效省力化养蚕新技术集成与试验示范;蚕业新机具、新设施设备示范推广;蚕桑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与生产应急服务;蚕桑产业发展新模式、新机制研究与应用;蚕桑生产技术咨询与技术培训。为仪陇县及四川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研成果支撑、科技人才支撑、科技服务支撑。
(南充综合试验站 张友洪供稿)
贵州大棚养蚕轨道式给桑示范效果显著
为降低养蚕劳动强度,提高蚕桑生产效率,贵阳综合试验站结合示范县的实际情况,在荔波、七星关等县(区)的养蚕大户中因地制宜示范大棚养蚕轨道式给桑,实施成效显著。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了大蚕期给桑的劳动强度。养蚕大户每批养蚕一般10张以上,大蚕期特别是壮蚕期一次性给桑超过200kg,拖着背篓给桑劳动强度大,轨道式给桑操作轻便,劳动强度至少降低80%以上。
2.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以饲养10张的5龄蚕为例,2个中等劳动力用传统方法给桑一次,总计用时3小时,轨道式给桑1个中等劳动力1小时即可完成,用时减少三分之二,劳动生产效率提高65%以上。
3.配套提高了饲蚕中的消毒防病规范化操作水平。大蚕期蚕座面积大,消毒防病用工、用时、用物及劳动强度比小蚕期大幅度增加,在给桑轨道上增设粉剂药物机撒振动器,用药均匀,速度快,消毒防病省力,工效高,对人体危害小,规范化操作水平得到提高,同时,给桑轨道“一轨多用”,也提高了给桑轨道的综合使用效率。
4.促进了农户栽植养蚕适度规模发展。大棚养蚕轨道式给桑要具备一定的养蚕规模才能体现出应有价值,如养蚕规模小,反而事倍功半。根据贵州蚕桑主产区的实际情况,每户桑园面积不低于0.8hm2(12亩),年养蚕35张以上,每批养蚕不低于8张。
(贵阳综合试验站 韩世玉供稿)
秋冬季桑园林下套种紫花苜蓿
为充分利用养蚕空档期桑园,种植苜蓿为饲养的鹅、羊提供饲料,增加土壤肥力,减少杂草滋生,宜宾综合试验站与水稻体系岗位专家彭云良(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共同在叙州区复龙镇、珙县底洞镇、兴文县共乐镇开展桑园套种紫花苜蓿试点,共播种约50kg,2.67hm2(40亩)桑园。从实际操作看播种一月后株高10cm,基本覆盖桑园空地,预计11月能投放小鹅。具体操作如下:
1.场地选择:选择桑园集中成片,相对平坦,光照条件好。
2.播种时间:建议在九月初(2019年为9月3日到9月10日)。过晚不利建立越冬群落;选择雨后土壤充分湿润时播种,或雨前播种。注意避免暴雨前播种以免种子冲走。
3.播前准备:用草甘膦等除草剂灭除林下已有杂草,如土壤过于板结,可用耙子拖地上挖出浅沟。
4.播种量:紫花苜蓿种子15kg/hm2,按照种沙比1:6混匀进行撒播。
5.播后处理:不做任何处理,如果播前用耙子拖过沟,则用带叶树枝或竹扫把轻轻扫动将种子覆盖,但不可用力太大影响种子均匀分布。如果要浇水,则需要连续几天浇透,以免发芽种子得不到水分而干死;如遇发芽后久旱,需要及时浇水。
紫花苜蓿播种一次可收获5~6年,耐阴,不妨碍桑叶的采摘。简单省力,覆盖效果好,摘桑叶的踩踏对苜蓿生长没有影响。
(宜宾综合试验站 刘学锋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