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山林场白皮松国家种质资源库建设规划探讨
2019-02-13李康莲
李康莲
(平遥县林业局,山西 平遥 031100)
林木种质资源,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林业建设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山西省太岳山国有林管理局石膏山林场白皮松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于2017 年经原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复,项目总投资814 万元,建设期限2 年,建设总规模135.10hm2,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调查与收集、扩繁与保护、研究与开发及其他辅助等四项工程。
石膏山林场是山西省白皮松天然分布遗传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区域。2014 年,“石膏山林场白皮松母树林种子”被审定为山西省级林木良种。白皮松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的建设,可以保存品质优良、遗传多样性丰富的白皮松种质资源,保护白皮松基因多样性,可以推动山西省林草事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1 项目建设条件
1.1 项目区自然地理概况
石膏山林场位于太岳山林区西侧、灵石县东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11°53′~112°,北纬36°41′~36°47′,行政区划属于灵石县。该林场东西宽约9.0km,南北长约12km,东与好地方林场相连,南与青岗坪林场、七里峪林场相毗邻,北与介庙林场相邻,西与灵石县林场接壤。该场场部驻灵石县南关镇峪口村。林场现国有经营面积7 543.8hm2,其范围涉及灵石县、1 镇、4 个行政村、340 户,居民约1 400 余人。
林场境内地貌属于大起伏侵蚀中山,属于石质山区,山岭起伏,母岩为花岗岩。境内海拔1 000m~2 500m 之间,最高点为五龙壑海拔2 504.30m,最低点为场部海拔只有1 000m,相对高差1 504.30m。拟建的白皮松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位于石膏山中西部,该区域内以中高山为主,林场地势东高西低,山势险峻,森林覆盖率高。
石膏山林场气候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大部分集中在7 月-9 月3 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年降水量550mm;年平均气温约9.5℃,日均温≥10℃的年积温3 000℃左右;年日照时数2 650h;无霜期125d。主要气候灾害有大风、冰雹、春旱等。
林场土壤主要为石灰岩母质上发育而成的高山草甸土、褐土与淋溶褐土。
林场植被较好,属于暖温带半干旱松栎林地带。乔木树种主要有辽东栎、落叶松、油松、侧柏、鹅耳枥、五角枫、脱皮榆、椴、山桃等。
1.2 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石膏山林场是山西省白皮松天然林分布遗传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区域。石膏山林场作为项目的建设单位,技术力量雄厚,实施条件完备。在长期的林业建设中,特别是近年来经过天然林保护工程等国家重点林业工程的实施,该均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熟悉项目的管理流程,为本项目的开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为保证项目的高效运行,本项目以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为科技支撑单位,同时聘请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知名教授及相关林木繁育技术专家为长期技术顾问,专门负责项目建设的技术指导。项目科技支撑专家长期从事国内外针叶树种领域的育种研究工作,林木育种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为山西省多个林木良种基地作过技术指导,尤其是对天然林、优良林分、优良单株、种子收集以及良种基地的战略发展,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原地保存技术经验。
2 项目建设必要性
2.1 保护林木遗传多样性的需要
在全球森林面积锐减、物种濒危加速、森林健康受到威胁、森林功能严重衰退的情况下,加强资源保护和利用已成为人类应对发展问题的共识。由于环境变化的原因,林木遗传多样性受威胁状况日益加重,危害加深。因此,林木种质资源保护的重点应是加强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同时抓紧开展珍贵、稀有、濒危和特有树种种质资源的抢救性保护工作。
2.2 满足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林木种质资源也是国家重要的生物质战略资源,是造林绿化、改善生态的物质基础,也是林业生产的首要环节。原国家林业局非常重视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及保护库建设,为了收集保存主要树种特别是当地优良乡土树种的种质资源,为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作好储备,专门以林场发〔2013〕44 号文件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林木种苗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抓紧制定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保存利用规划,安排专项资金开展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加快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建设,增强木材及其他林产品的自给能力,减少对外依赖,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
2.3 保障美丽山西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省直国有林区是山西省最为宝贵的种质资源库,拥有丰富的乡土树种种质资源,具备良种繁育的资源、人才、技术、队伍等优势,全省最好的良繁基地、最先进的良繁技术集中在国有林区。一个新品种就是一场革命,一个优良的种质资源就可以振兴一方生态、造福一方人民,要切实加大优良乡土树种选优扩繁力度,建设一批母树林、采穗圃、种质资源库。
目前,山西省省直9 个国有林区还有疏林地、灌木林地和宜林地44 万hm2左右。针对生态苗木针叶树种多阔叶树种少、良种壮苗使用率低、造林绿化保存难等突出问题,把质量作为生命线,抓好植被恢复造林、封山育林、改造三大任务,加快构建稳固的生态屏障,加强良种繁育,以树种乡土化、种源专业化、繁育科学化、培育基地化为努力方向,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种质资源库和良种基地,以良种为本,推进保障性苗圃建设,是加快“美丽山西”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3 项目建设目标及任务
3.1 建设目标
该项目的建设目标是:到2019 年底,在石膏山林场建成一处生物多样性丰富、配套设施完备、档案资料齐全、管理运行规范、区位优势明显的白皮松种质资源原地保存基地,建设面积135.10hm2,原地保存目标树种约12 万株,种质资源调查样方40 个,种质资源观察与测定样株540 株。
3.2 主要建设任务
项目建设主要是对白皮松种质资源开展调查与收集、扩繁与保护、研究与开发工程以及其他辅助工程,建设总规模135.10hm2。在此范围内,在全面的种质资源保存的基础上,还包括5 份优良林分核心区保存、540 份优良单株保存;有害生物控制及生境改善;林中空地进行植被恢复15hm2;设置防火隔离带8.0km;种质资源研究与开发工程建筑工程中对原有房屋维修、改建550m2;另外,还要围栏、界碑、界桩、标牌、消防设备、通讯设备、办公设备等配套设施以及培养一支白皮松种质资源保存技术队伍。
4 结语
石膏山林场白皮松种质资源保存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可以保存品质优良、遗传多样性丰富的太岳山白皮松种质资源,保护白皮松基因多样性。到2019年底,白皮松林木种质资源原地保存库全面建成后,将为山西省乃至北方地区白皮松种质资源的选育、收集、保存、评价、开发与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白皮松资源多样性保护提供一处集科研、教学、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平台,并总结出一套林木种质资源原地保存库建设的成功经验、成熟技术和创新成果,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