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巨细胞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2019-02-13张孙一雄钟文龙张翔亚张斌青郭会利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桡骨皮质远端

张孙一雄,钟文龙,张翔亚,张斌青,郭会利

(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450002;2.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河南省骨科医院影像中心,河南 洛阳471002)

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是一种良性骨肿瘤,约占所有骨肿瘤的5%,约14%的GCT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aneurysmal bone cyst,ABC)[1]。 GCT 合并 ABC 常被误诊,现回顾性分析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例 GCT合并ABC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4例中,男10例,女4例;年龄17~45岁,平均(29.62±8.79)岁,其中复发1例。 主要临床表现是无明显诱因的患肢疼痛、肿胀和功能活动受限。

1.2 仪器与方法 14例均行X线检查,11例行CT检查,12例行MRI检查,2例行全身骨显像检查。①X线检查采用Philips DR摄片机行正侧位摄影。②CT检查采用Siemens 64层CT扫描仪,矩阵512×512,层厚、层距均为 5 mm,并行冠状面、矢状面MPR。③MRI检查采用Philips 3.0 T MRI扫描仪,8通道体部线圈,行矢状面、冠状面及横轴面SE T1WI、T2WI及STIR序列检查;经高压注射器静脉团注对比剂Gd-DTPA,剂量0.2 mmol/kg体质量,行冠状面、矢状面和横轴面T2WI增强扫描。④全身骨显像采用Siemens Symbia双探头。

1.3 图像分析 由2名高年资影像中心医师共同阅片,重点观察瘤体的部位、大小、范围、边界、骨质破坏类型、内部密度或信号强度(以周围骨质和软组织密度或信号强度作为参照)、强化方式、放射性核素摄取特点,并采用双盲法将影像学诊断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2 结果

2.1 病变部位 14例中,病灶位于股骨6例(图1),胫骨3例,尺骨3例,腓骨1例,桡骨1例(图2)。病灶直径 25.34~73.87 mm,平均(48.05±13.28)mm。

2.2 X线表现 14例均可见骨皮质破坏,并呈膨胀性和溶骨性改变,其中10例为偏心型骨质破坏,4例为中心性骨质破坏;9例骨皮质连续性中断,3例累及关节面。

2.3 CT表现 11例病变区见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缘不规则,骨壳不连续,其中边缘有硬化带3例,皮质筛孔样改变9例,周围有软组织肿块4例。

2.4 MRI表现 MRI检查12例,病变内部信号不均匀,T1WI上肿瘤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以高信号为主的等高混杂信号,增强扫描病变大部分区域明显强化。其中可见大小不等的囊性分隔,多发液-液平面者8例,周围骨质水肿7例,周围软组织肿胀4例。

2.5 全身骨显像 2例病变位于桡骨远端和胫骨远端的患者行全身骨显像检查,主要表现为病变部位片状放射性核素明显浓聚,浓聚显影不均匀。

图1 男,33岁,下肢疼痛肿胀15 d余,病理诊断(右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 图1a~1d 分别为右膝关节正侧位X线平片和CT平扫轴位、冠状位图像,表现为右股骨远端溶骨性骨质破坏,内髁皮质不连续,并见筛孔样改变,病灶内部密度不均匀,周围软组织稍肿胀 图1e 平扫T1WI示右股骨远端类圆形病灶,囊内低信号、不均匀 图1f 平扫T2WI呈高信号,病灶内呈多囊改变,并可见多发液-液平面(箭头),周围骨质水肿 图1g PDWI呈不均匀高信号 图2 男,30岁,左腕部无明显诱因疼痛,病理诊断(左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肿瘤侵袭骨外横纹肌组织 图2a CT平扫示左桡骨远端膨胀性骨质破坏,内可见条形骨性分隔影 图2b 平扫T1WI呈等低信号,边界尚清,不均匀,内有线样分隔影 图2c 平扫T2WI压脂呈高信号,病灶内可见囊腔,周围骨质水肿图2d 全身骨扫描:左侧桡骨远端显示大片状异常放射性核素浓聚,浓聚显影不均匀

3 讨论

GCT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通常发生在长骨骨端,50%~65%的病变位于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2],不常见部位包括脊柱和扁平骨,如肋骨、颅骨、髌骨、胸骨和锁骨。GCT好发于20~50岁,未成年人少见,男性稍多见[3],本组共 14例,男 10例,符合文献[3]报 道。 ABC 于 1942 年首 次 被 Jaffe 等[4]报 道 ,Louis[5]将ABC描述为反应性病变,而不是真正的肿瘤,并指出骨中的血管干扰使骨内压力增加,导致骨的变形和扩张。约50%的ABC为“继发性”,即与其他病变相关,最常见的是GCT、软骨母细胞瘤、纤维性发育不良和骨肉瘤,其中约14%的GCT合并 ABC[6]。大多数GCT的基质含有大量的薄壁血管通道,常伴局部出血,并被认为与继发性ABC形成有关。

ABC的早期症状常是间歇性疼痛,病变周围软组织肿胀,可伴活动受限,也有患者发生病理性骨折[7]。其病因尚不明确,发病机制与血流动力学因素、外伤、其他骨病诱发和遗传因素有关[8]。本病镜下表现为扩张血窦和纤维间隔,其内为不凝固血液,窦内常伴含铁血黄素及破骨细胞、多核巨细胞、网状纤维组织和骨性组织。ABC的临床症状主要是患病部位疼痛、肿胀,体力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减轻。

结合本组的影像学资料及相关文献[9-13],GCT合并ABC的影像学诊断应从这几个方面着重分析:①部位,多数位于粗大长管状骨骨端,本组14例分别位于股骨、胫骨、尺骨、腓骨和桡骨。②骨质破坏类型,病变常呈偏心型生长,并向四周膨胀,这是因骨骼中的血管排列紊乱导致骨内压力增加,从而导致骨骼的变形、扩张。本组病灶生长类型以偏心型居多(10例)。③病灶边界骨质情况,对于病灶边界骨质的显示情况,CT优于MRI,本组11例CT主要表现为病灶周围骨质呈膨胀性破坏,呈皂泡样改观,病灶边缘硬化明显,部分病灶对骨皮质吸收,导致皮质缺损、不连续,其中骨皮质可看到筛孔状改变者9例;部分骨皮质MRI表现为弧形(可中断)低信号环,这些病例中骨内病变和骨外软组织肿块MRI信号特征相似。④病灶内情况,对病灶内组织的显示MRI更优于CT,MRI主要表现为大小不等的线状低信号分隔影,内部分隔T1WI呈低信号;液-液平面T1WI呈上层高信号,下层低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呈环形强化,囊壁及房间隔明显强化。本组病灶内可见粗细长短不一、排列不规则的纤维骨脊。这种不同程度的纤维骨脊与本病的发展程度有关,ABC在病理上有4个发展阶段:初始、活跃、稳定和愈合。在稳定阶段,由于骨壳和内隔成熟,特征皂泡样改变出现;骨壳和房间隔的渐进性骨化通常发生在愈合阶段。⑤全身骨显像,敏感度高,结合CT对骨肿瘤和其他病变鉴别价值高,本病表现为片状不均匀核素浓聚,与对侧对比,易反映出局部骨质代谢异常。另外,本病还有病变周围软组织肿胀和可伴病理性骨折的特征。目前研究中,本病骨外软组织肿块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通常认为是病灶穿透皮质导致的软组织肿块。本组均未发生病理性骨折,但也有文献[14]报道本病伴病理性骨折,笔者认为是处于进展期的活跃性病灶对骨皮质压迫和(或)吸收导致骨皮质变薄,如有外力作用时极有可能发生病理性骨折。

GCT合并ABC应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①单纯GCT,其横纵径常相近,甚至横径稍大,且病变常不侵犯骨骺板;GCT合并ABC多为偏心型生长,且更易穿破骨皮质,侵及关节面。另外,单纯GCT多表现为实性,偶有囊变区也是在实性成分内且少出现液-液平面,而GCT合并ABC的病灶多以囊性为主[14]。②原发性ABC,其病灶中的囊性成分一般表现为分房形式,且极少数病例突破骨皮质,而GCT合并ABC病灶中的囊腔多表现为散发形式。GCT合并ABC的术前诊断对手术方案的制订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若该病以原发为主,继发成分较少,则对手术方式影响不大;如病变以继发为主,则该病含有多发含血囊腔,术中可能会大量出血,报道[15]指出在行胸椎GCT合并ABC手术时,术中患者出血量大,这与脊柱GCT血供丰富有关,因此应做好针对术中可能大面积出血的准备。本病的最新治疗措施主要是骨移植、完全或不完全切除、动脉栓塞、病灶内治疗如类固醇和降钙素,以及放射治疗[16]。

总之,当病灶出现GCT征象,且MRI上可见多房、多囊性改变并液-液平面时,不应单纯诊断为GCT,应进一步怀疑GCT合并ABC。另外,X线、CT和MRI联合应用对本病的检出率更高。

猜你喜欢

桡骨皮质远端
桡骨远端骨折掌与背侧钢板固定的生物力学分析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惯量主轴在桡骨粗隆精确定位中的应用研究
内侧楔骨远端倾斜与拇外翻关系的相关性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临床分析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用T型钢板治疗的效果探讨
皮质褶皱
迎秋
暗香浮动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