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时间压力对不同形式短时记忆的影响
2019-02-13孔媛媛
孔媛媛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一、实验方法
随机选取北京市某高校内各专业学生73名学生参与实验,被试年龄18-26岁,其中男性35名,女性38名。实验要求被试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近期内没有做过相关的研究,身体健康,无色盲色弱且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母语为汉语,非语言文学专业或绘图类专业。采用“学习-再认”范式得到实验参与者的反应时和正确率。学习时间为1000ms,采用3*3二因素混合设计,时间压力为组间变量(听觉时间压力、视觉时间压力、对照组),短时记忆形式为组内变量(文字、数字、图片),通过SPSS22.0软件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处理实验相关数据。
二、结果与分析
本实验数据使用SPSS22.0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收集的原始数据为词组再认正确率和再认时间,再认时间判断被试是否认真作答,当反应时超过平均值加减三个标准差之外的数值时,视为无效数据,应进行删除。
在再认过程中,图片的正确率最高,数字的正确率最低。不同类型时间压力主效应显著(F(3,70)=5.64,p=.00,偏η2=.01),不同方式的短时记忆呈现方式对于实验参与者的反应时主效应同样显著,(F(3,70)=45.33,p=.00,偏η2=.00),二者交互作用不显著(F(3,70)=1.96,p=.98,偏η2=.00)。
表1 实验的推论统计结果
三、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式时间压力对短时记忆均有影响。在学习时间为1000ms时,不同形式时间压力对短时记忆具有显著影响。在视觉时间压力的影响下,实验参与者的反应时具有显著的提高,而在听觉时间压力的影响下,实验参与者的反应时则有显著延长。在整体实验研究中,不同形式短时记忆也具有显著区别,文字记忆形式明显慢于图片记忆形式,但快于数字记忆形式;从正确率上看,文字记忆形式明显低于图片记忆形式,但显著高于数字记忆形式。这与前任文献中所提及的结论相符。
本研究的局限:
(一)研究对象为大学生,因此建构的理论框架是否适用于其他社会人群,以及其他人群的认知特点如何,都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
(二)研究的实验范式过于简单,以至于大学生的正确率较高,时间压力对其影响较小,后续实验中可以探求何种方式的时间压力对短时记忆具有最大的改变,从而提高短时记忆的效率;
(三)不同类型的短时记忆过程对于实验参与者的呈现形式,不仅有图片、文字、数字,同时还具有位置、形状、颜色等,通过不同的类型可以反映出不同的认知结构过程,在后续的实验中,应考虑更多类型的短时记忆呈现方式;
(四)探求时间压力对于运动员的认知方式具有影响作用,从而导致运动员的临场状态是否具有改变,探寻如何提升运动员的临场状态,以期取得更优异的运动成绩,提升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五)本研究虽然有着不少局限性,但是作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和参考,随着能力的增加和时间的允许,研究者对于“短时记忆”以及“时间压力”的研究将不断深入。
四、结论
本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
(一)在进行短时记忆的过程中,不同形式的时间压力对于记忆具有不同的影响。
(二)视觉时间压力呈现出积极影响,而听觉时间压力呈现出消极影响;
(三)不同类型的短时记忆呈现方式对于记忆也有显著区别,文字材料的反应时明显小于数字材料,但大于图片材料。
(四)短时记忆的呈现方式和时间压力二者交互作用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