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科技创新对农村经济的作用

2019-02-12王优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19期
关键词:农村经济科技创新作用

王优

[摘要]科技创新推动着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化的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动力和基石。针对当前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体系、人才队伍、物质保障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建设和完善人才体系、组建实用技术攻关示范队、发展高精尖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助推农村经济振兴。

[关键词]科技创新;农村经济;作用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农村经济发展直接影响着城乡关系和国家稳定。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农村的经济建设要想取得根本性的进展,必须高度关注科技创新,针对当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策略。

1 科技创新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1.1 提高农村生产力

自2012年开始,中央财政每年投入26亿元,支持全国2500个农业县健全农业科技体系,提升农业科技效能,“十三五”开局年时,中国农业科技的进步贡献率是57.50%,这个数字说明,科技进步为农业生产力带来的贡献,已经远远超过土地、资本及其他所有生产要素的总和。而也正是在科技力量的支持下,我国80%以上的农村完成了从单一化向综合化的生产功能转变。

1.2 提高资源利用率

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农业资源包含了农业生产活动中使用的所有资源。中国用世界5%的土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高速倍的农业资源使用率必然需要依靠科技力量。从上世纪80年代闻名世界的杂交水稻到现在组织培育、生长调节等技术的普遍实用,科技创新不仅缓解了农业资源的紧张,还最大程度地发挥出资源的经济效益。

1.3 提高农民科技水平

科技创新带来的肉眼可见的好处,使农民真正的了解到科技创新为农业生产带来的价值,促进农民主动地学习更多的科技知识,适应农业生产技术发展。2018年,我国农作物耕种的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1%,农田传感器、农业机器人、无人机作业检测等科学技术开始出现在“田间地头”,这种客观现象与广泛开展的农民科技培训相得益彰,促进了科技产业和农产业的良性循环。

1.4 优化产业结构

农村经济发展要想取得持续性的效果,离不开产业结构的优化。而产业结构的优化必须打破传统结构,这自然离不开创新的科技力量的推动。科技创新广泛的存在于产业的各个环节,又能将不同领域协作起来,让农业生产从零散走向集约、盲目走向规范、低质低效走向优质高效。自2014年,以整合科技资源、解决区域问题为导向的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五年间已经构建了50余个,这些联盟将科研、生产、加工、流通组建成一条龙的模式,不仅在农村地区分布了诸多优质的科技示范园,还将农产品行销到了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最终实现了生产和成果互相促进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

1.5 推动环境保护

技术创新可以改变不合理灌溉、过度开发农业资源、滥用化肥农药等破坏环境的生产行为,尤其是在耕地逐年减少的现实境遇下,农业技术中的科技含量是和生态环境的质量成正比的。像是以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便的转化利用、分区域和分作物品种种植等技术都为破解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之间的难题做出了示范,而且这些新技术的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让资源可以重复使用,对于农村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意义深远。

2 科技创新在农村实施的现状

2.1 科技创新体系有待健全

我国的农业科技研发协会与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各自为政,鲜少合作,加之前期缺乏足够的经验累积,大多走的是“先运作、后规范”的道路,势必在中间过程造成很多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的浪费。县乡两级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伴随着乡镇机构的改革,频繁进行人事变动,专家和科技特派员制度迟迟进入不到最基层,整个研发体系缺乏市场的考验,过分受到行政力量的干预,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

2.2 科技创新队伍有待稳定

国家取消了大学生分配制度之后,选择基层农村从事农业科研的毕业生呈现逐年递减的态势,二十年的时间,让农村的专技人才几近消弭。2019年,国家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启动了“双百工程”,但是人才的培育需要周期,短期内不会得到明显的改善。而且农村地区的科研条件差,无论从选择意愿还是实际操作来说,人才队伍的组建都存在困难,这又进一步加重了基层农村科技创新“无人问津”的困境。

2.3 科技创新保障有待加强

国家近年制定了很多倾斜于农村建设的政策,但是因为没有硬配套规定,所以在层层下达的过程中,存在着“缩水”和“变形”的情况。尤其是经济扶贫村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通信不畅、网络不通的情况极为常见。农村的科技创新在这些地区不能转化成为实实在在的收益,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经费常常挪作他用,限制着农村的发展。

3 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策略

3.1 科技人员进农村,推动基层体系建设

农业科技研发协会、农民专业技術协会的主要成员应该是农业科技人员,应鼓励他们创办中小微科技企业,为农村的经济建设提供精准化的服务,这就让协会的合作有了现实基础,同时也能把准农村建设的脉。像目前很多经济扶贫区的小微企业,把当地的农产品通过互联网推广到全国各地,实现了农户+公司+订单的经营模式,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后续效益,实现了农业产业化与商品化。

3.2 组建攻关示范队,推进实用技术转化

我国的农业史非常漫长,广大的农业地区在发展经济上有很强烈的自发性。科研力的介入应该采取一种联合的、全局的、明确的方式。例如以农作物为主的地区,主要研究和推广选育和高效生产的技术;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区,主要攻关规模化养殖技术。这些技术必须做好示范工作,确保农民获得正确的指导,让劳动转化成为实实在在的收益。增强农民学技术、用技术的积极性,不仅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还能在最基层凝聚一批稳固的力量,帮助农村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3.3 发展高精尖技术,实现大平台经营

我国近几年的农业科研态势是迅猛的,组织培育、基因克隆、病虫防治等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接下来需要做的工作是借助互联网建设信息平台,在平台上发布政策、市场、资源、技术、生活等综合信息的同时,加大数字农业、智能农业的研究建设,扩大科研创新对农村的覆盖面,让全国的农村都能享受到高技术的链条式服务,“强壮”我国农产品的“身体素质”,助推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增长。

4 结语

科技创新推动着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化的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动力和基石。对其作用的客观分析可以让相关人士反躬自省乡村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加快科技创新,实现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最终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 吕月珍,邵永新,钱野,等.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对新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7 (05).

[2] 黄济生.农业科技引领乡村振兴[J].农业与技术,2019(01).

[3] 刘文红.以科技创新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9(07).

猜你喜欢

农村经济科技创新作用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