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版印刷与数字化印刷
2019-02-12王戈
王戈
当今多种媒介的交互应用广泛体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信息技术革命以飞快的速度影响着当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在我们还未来得及完全了解它之时,它已经颠覆了整个世界的运行模式。在近20年的时间里,我们迎来了一波又一波浪潮般的信息技术革新,这种改变不仅体现在人们赖以生存的日常生活上,还体现在除此之外的诸多领域,悄無声息地改变了人们的物质体验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精神追求,并使得我们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思维模式来重新思考与定位自我。
在PS版与数字化印刷的教学中,我们始终保持着一种别样的姿态:一种与时俱进的姿态;一种自我怀疑与博弈的姿态;一种发现与超越自我的姿态来面对当下。这种态度贯穿在教学始终,为培养创新性T型人才面向瞬息万变的世界做充分的准备。因此,在基础课程中,我们不仅培养了学生对于版画技法方面的全面认知,还潜移默化地将创造性思维模式植入他们的生活中,并使其具备一种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PS版印刷技法的属性,在制作PS版过程中会接触到有关图像信息处理等诸多技巧,这使得学生能够借助计算机以最快的速度捕捉到他们对图像的精确需求。在电子产品大量盛行的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学生非常适应这种快速迭代模式,总能以最便捷、最迅速的方法找到自我创作的出路。由于在设课时考虑到“90后”学生的思维模式,所以将快速迭代概念引入课程范围中,比如,将课程分为若干等级与步骤循序渐进地引申出教学目的与要求。在学生本能的追求自我作品认可的过程中,他们会不断地重新思考作品的价值趋向,最终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而这种以计算机互动模块快速调整画面或作品空间的预览模式,可以使其锻炼出一种富有创造性、发散性、独特性的创新能力。
如在《PS版基础》课程中,大量运用了计算机作图、分版等技术来完成图像处理这一板块,这恰恰是学生画面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重要原因。
在扫描了多种画面信息之后,重新在电脑里进行组合、分配、调整,通过这种快速迭代组合画面的方式来探寻其画面布局与构成是一种十分高效的方法,由于“90年代”的学生是在信息时代下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们非常适应这种作画方式,并且逐步衍生出一种极具创新性的思维模式——快速迭代式发散思维。
数字化印刷是将数字化的图文信息直接记录到承印材料上进行印刷,通过传输信息流来完成印刷操作,它是按需印刷,无版印刷,是与传统印刷并行的一种科目。它的印刷过程需要经过原稿的分析与设计、图文信息的处理、印刷、印后加工等过程,只是减少了制版过程。因为在数字化印刷模式中,输入的是图文信息数字流,而输出的也是图文信息数字流。相对于传统印刷模式的DTP系统来说,只是输出的方式不一样,传统的印刷是将图文信息输出记录到软片上,而数字化印刷模式中,则将数字化的图文信息直接记录到承印材料上。而对于高标准的印刷艺术品来讲,它的高效性印刷流程虽然阻碍了其在艺术领域的发展,但对于信息技术不断完善的今天,仍是一种不可回避的发展趋势,并且将会引领整个印刷行业的颠覆性改变,评定印刷艺术品的标准也会随之改变。
在有关数字化印刷的有关课程中,我们将CTP模式引入课程的设定中:
(1)Computer to Plate:脱机直接制版;
(2)Computer to Press:在机直接制版;
(3)Computer to Paper / Print: 从计算机直接到纸张或印品;
(4)Computer to Proof:从计算机直接得到样张,即数字打样。
由于此课程对于材料选择、印刷方式的范围比较宽泛,更使得学生能够将其自身的创造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于版画媒介信息处理方式而言,呈现出了版画思维进一步拓展的多样化趋势,前所未有地引导出学生自我迭代的主观能动性思维能力。在《版画综合媒介应用与创作》课程中,广泛应用了激光雕刻技术、数字化输出技术、3D打印等技术等来创作作品。从学生作品的材料选择、印刷方式到最终展示空间等都呈现出了多元性、实验性等特点。
我们坚持以拓展版画语言的多样性、丰富性为基础,使学生能够以一种更为自信的姿态步入社会中,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多变而快速发展的世界。从课程的设定环节到最终呈现作品的面貌都体现了我们教育方式的优越性,为培养出更优秀、更多元的创新性社会T型人才而不断努力奋斗。
[作者单位]
鲁迅美术学院
(编辑: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