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2019-02-12马国强

求知导刊 2019年41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创设小学数学

摘 要:有效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属于一种特殊的教学方式,既是为了顺应现代教育的要求,也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利用多种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构建高效课堂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设;问题情境;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41-0080-02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问题情境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并且实践广度和深度正在逐步提升。当下,许多小学教育研究工作者在对此进行研究,而且已经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笔者通过研究这些成果得出,教师只有在“人本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兴趣为依据、以问题素材为核心,才能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增强数学知识与问题之间的关联,继而提升教学成效。

一、利用故事背景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单一枯燥的数学教学内容往往会感到无趣乏味,甚至完全丧失学习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对故事的喜好进行“故事引用式”教学,借助故事背后的特殊背景来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选择故事的时候,应按照三个基本原则。首先,故事内容要简单易懂,最好是学生常听常见的绘本故事,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其次,故事内容必须和教学内容相关,否则由故事创设的问题情境也就失去了教学作用。最后,故事内容必须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也就是说,由故事内容设置的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趣味引导性,这对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来说非常重要。

例如,在教学《升和毫升》时,学生对新的概念往往存在陌生感,这时教师可以用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观看“乌鸦喝水”的故事视频。教师可以结合“乌鸦喝水”的故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为什么把石子放进瓶子里就喝到水了?”学生几乎都会被故事的情节吸引,学习兴趣随着问题的深入被调动起来。学生通过视频故事的观看很直观地认识到是石子的压力将水抬高,也就是說石子的体积占据了瓶子的空间,所以水位被抬高了。这样的故事情节将学生带进体积的学习中,既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又向学生展示了数学的魅力。

二、利用游戏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游戏活动在小学阶段教学的应用逐渐被重视,为小学生带来的学习收益可谓惊喜、出其不意。小学生对游戏活动很感兴趣,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把游戏带到数学课堂中,通过游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效果上往往不尽如人意,甚至导致学生对新知识丧失了新鲜感。因此,游戏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例如,“24点”游戏教学是数学教学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教师准备一副扑克牌(去除大小王),让学生从中任意抽取4张,再由另一名学生根据牌面上的数字进行混合运算(每张牌只能用一次),使得运算结果为24。其中J、Q、K分别表示11、12、13。如抽到黑桃7,黑桃3,梅花3,梅花7,运用算式7×(3+3÷7)=24就凑成了24,这样的游戏活动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四则运算混合应用。在此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四则运算顺序的理解,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利用教学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本教学理念已经成为主流的教学理念之一。当下,教师需要秉持该理念,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合理利用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自主学习,继而获得知识。而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策略,正确地发挥引导和启发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备课阶段就准备好教学问题并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才能在推进教学进程的过程中随时将学生带入问题情境[1]。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从知识内容上来讲,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类别之一,理解起来难度不大,但是长方形和正方体的面积计算公式则需要教师通过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这样的问题:“假设有10个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纸片,如何才能用这10个纸片拼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如果拼出的长方形的面积为8平方厘米,需要多少个小纸片?”,通过这个问题创设“拼一拼”的情境,让学生自己裁出10个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纸片并拼一拼,这时学生就会想到如何才能裁出1平面厘米的纸片,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然后按照1x1或0.2x5的方式裁出纸片并尝试拼一拼,在拼图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进一步了解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更多方法,对面积公式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和透彻。

四、利用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只有掌握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学生才能对课本上的数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一通百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2]。

例如,在教学《分数除法》时,教师可以创设“小明买文具”的生活化问题情境,并让学生通过表演来体验小明买文具的过程,这样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步,教师指导学生先回顾有关分数的知识点,教学过程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通力合作,梳理分数知识点,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并渗透分数除法的相关知识(如如何计算分数除法,分数除法和乘法的联系等),同时,根据“小明做模型”的故事情节为学生准备绳子、剪刀等工具模拟故事情节,增强情景的生活化表现方式。第二步,创设“小明做模型”的情景,引导学生从表演中发现做模型这件生活小事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分组讨论有关分数除法的数学问题——“小明将三分之二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长?”“小明用四分之三米长的绳子做正方形模型,每个正方形用四分之一米,能做几个正方形?”这些问题属于学生常见的生活问题,以此渗透分数除法知识,并引导学生“做一做”,不仅引导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还锻炼了他们的分析和实践能力[3]。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利用故事背景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游戏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教学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以及利用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能根据学生的个性与学习需求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从而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其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薛礼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措施分析[J].名师在线,2019(02):41-42.

艾群.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开展路径研究[J].祖国,2018(06):230.

滕云飞.如何通过生活情境的利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11):50.

作者简介:马国强(1982.11—),男,江苏东台人,本科学历,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创设小学数学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