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身体健康意识
2019-02-12林廷丹余大秋
林廷丹 余大秋
摘 要:中学阶段是一个人观念、习惯、气质等形成的重要养成期,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生物学课程具有独特的学科特点,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的渗透。基于此,本文从与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相结合、注重教材相关内容的使用、提高生物教师的重视程度、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四个方面来对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身体健康意识进行阐述。
关键词:中学生物;身体健康;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41-0014-02
引言
健康指的是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一种完全安宁幸福的状态[1]。健康的身体是一个人一切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生物教师教学意义的所在,更是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就是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能在生活中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调节好个人心态等,从而使机体达到一种和谐、平衡的状态。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在生物学中蕴藏着大量的健康教育素材,对中学生身体健康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落实新课标的理念要求,结合生物学教材,并挖掘多方面的素材帮助学生提高身体健康意识。因此,基于新课标和生物学教材构建实施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实现生物学健康教育的科学化、整体化和具体化是很有必要的。
一、培养学生身体健康意识的必要性
1.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要发展,就必须有服务于社会发展的人才,而一个人一切生命活动的前提是拥有健康的身体。中学生是促进未来各行各业发展的人才,一个人在中学阶段的认知、习惯、意识等都会对其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在中学阶段,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地关注自己的健康,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从而改变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这样的习惯养成之后,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遇到问题时,便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解决问题,同时也能带动周围的人,这有助于健康团体的构建。
2.中学生自身的需要
目前,高考仍然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形式,只要高考存在,中学生就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所以,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当代中学生面临越来越多的升学压力,特别是高中生,每天的课程都排得满满当当,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习题,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每天除了睡觉之外,其他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在这样高强度的学习状态下,大部分学生的身体都会吃不消,特别是到了高三下学期,很多学生都会出现精神状态不佳、注意力不集中及一些身体不适的现象,这无疑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
二、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身体健康意识存在的问题
1.生物教学过程与健康教育没有做到较好的结合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教育学原理)。教学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四个阶段:引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引导学生实践、检查和巩固知识。生物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无论是其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还是教材内容都具有与培养学生身体健康有关的理念。但是,在高考的大背景下,很多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缺少对学生各方面情感的培养,身体健康教育就更加少之又少了。对于一些教材上有关身体健康教育的内容(如“细菌和真菌”“病毒”“细胞的癌变”等),许多生物教师只是教会学生一些刻板的知识,并没有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进行身体健康教育。可见,生物教学过程与身体健康教育并没有得到本质上的结合。
2.生物教师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教育意识不强
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学校、教师、家长及学生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特别是教师,面临来自家长的压力、学校升学率的压力等,每天的工作重心就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上了。虽然生物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较大,对于培养学生身体健康意识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很多生物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仍然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为重,忽视了对中学生进行身体健康的教育。
三、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身体健康意识的具体措施
1.与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相结合
2017版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应以核心素养为宗旨,而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生命观念”。生命观念要求学生在较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之上形成,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力观等观念[2]。其中,“结构与功能观”是指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生物体的结构都有一定的生理功能[3],那么在落实“结构与功能观”的同时,教师就可以从中培养学生的身体健康意识。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3章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的内容时,可先让学生看细胞膜的结构模型图,再根据模型图讲解细胞膜的各个结构和细胞膜的功能,最后将其拓展到学生的生活中,并以人体的皮肤为例,先将学生带入一定的情景中,如公共厕所大小便,公共厕所里面肯定存在着很多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细菌,然后教师提问:我们是怎样防止这些有害的细菌对人体造成危害呢?从而引出皮肤对人体的保护作用,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每天我们的皮肤都可能接触大量的有害健康的细菌,从而可以培养学生爱护个人卫生的意识。
2.注重教材相关内容的使用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学教材上附有丰富的图片以及各種栏目,其中都蕴含着许多与健康有关的知识,可以说生物学课程本身就是健康教育的好素材。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挖掘教材上的有关知识,并用来培养学生的身体健康意识。例如,教师在讲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1章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的内容时,其中“问题探讨”栏目的内容是“SARS患者肺部X光片示弥漫性阴影”的图片和SARS的一些简介。那么,教师在讲解该内容时,可以先向学生说明SARS的危害性、常见症状及传播途径等,最后告诉学生预防措施:(1)控制传染源,如少参加大型群众性集会或活动,保持公共场所通风换气、空气流通等;(2)切断传播途径,如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避免在人前打喷嚏、咳嗽、清洁鼻腔等;(3)保护易感人群,如保持乐观稳定的心态,均衡饮食,多喝汤饮水,注意保暖,避免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及在空旷场所作适量运动等,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人体对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的抵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