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畜禽养殖注意事项
2019-02-12
付贵香/上海市崇明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6月中旬开始入梅,7月中旬出梅,俗称梅雨季节。该阶段雨日雨量俱增(旱梅除外),特点是闷热潮湿,易引发动物疫病,是家畜家禽发病死亡率极高的一个阶段,严重影响畜牧业正常生产。为了有效开展梅雨季节畜禽饲养管理,减少畜牧业损失,建议采取以下6项技术措施:
一、保持栏舍清洁“干燥”,保持良好通风
在梅雨季节来临前组织排查,修缮畜禽栏舍,防漏防渗,并在栏舍周围开沟排水、清淤,防止受淹。羊舍可建高架羊床代替地面平养,猪舍可勤清扫,少用水冲洗,鸡鸭栏舍勤换垫料等方法,同时注意勤开窗通风换气。通风可采用纵向通风,棚舍距离过长时可通过接力通风方式,保持棚内空气良好、栏舍干燥。一般当环境温度高于30℃时应考虑采用通风设施缓解高温影响。
二、加强畜禽饲养管理,防止霉菌入口
饲料存放环境要保持干燥通风,不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和饲草。畜禽一旦采食了霉变的饲料、饲草后,轻则出现腹泻、生长缓慢、营养不良等,严重者出现持续或间歇性发热、呕吐、咳嗽、气喘、关节肿、顽固性拉稀、便秘、脱肛、流产、假发情和死胎等。为避免霉菌毒素中毒给生产带来的危害,对霉变的饲草、饲料应废弃处理,同时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强化清洁消毒。及时清洗喂料器具和饮水器,并定期进行消毒,杜绝霉菌毒素的产生。
2.改变饲养环境。加强通风,降低舍内相对湿度,减少栏舍内空气中的霉菌数量,可减少霉菌的生长和毒素的形成。
3.合理选用饲料。选择正规大厂家生产的饲料,能更好的减少霉菌的生长和毒素的产生,如采用自配料,加工后储存时间不宜超过3d,应尽量保证饲喂新鲜饲料。
4.良好的贮藏条件。配合饲料或原料在存放时要保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在仓库中存放时应离地面30cm以上,用木板架撑隔饲料,使其底面保持干燥且不能靠墙,条件许可的建议使用除湿器。
5.饲料中添加适合的脱霉剂及解毒剂。常用的有蒙脱石、葡聚糖、甘露聚糖等,通过吸附霉菌或直接与霉菌结合而降低霉菌毒素的影响。
6.饲料中可添加适量的维生素或电解多维,增强动物的抵抗力。
7.拓展饲草来源,丰富饲草品种,实现饲草均衡供应。通过建造青贮窖开展稻秸和豆秸等农作物秸杆的开发利用,减少经常变换饲草诱发的应激,减少发病隐患。
三、做好动物防疫和驱虫工作
按照免疫程序,全力做好动物的免疫工作,食草类家畜最好在梅雨季节来临前完成一次体内、外驱虫。特别要做好家禽、羔羊球虫病的预防工作,可选用磺胺类、球虫清等抗球虫药物予以预防。
四、严防畜禽养殖污染,及时清理减少粪污储存,保持养殖场地及周边环境清洁
梅雨季雨量集中,导致养殖污水增加,畜禽养殖场要加大治污力度,务必做到雨污分离、干湿分离,减轻污水处理压力,防止畜禽排泄物漏排于河道、水渠等污染周边环境。
五、规范处置死亡动物
对病死畜禽要及时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出售或抛弃死亡动物,防止污染环境和病原扩散。
六、强化消毒
有效的消毒是切断病原传播的重要途径,梅雨季节高温高湿条件特别有利于病原的繁殖,因此要加强对畜舍及周边环境消毒。为提高消毒效果,务必做到先清扫后消毒,消毒药要用量合适、配比浓度适宜,消毒液的使用总量与消毒面积要相适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