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散养家禽的疫病防控策略
2019-02-12梁荣波
梁荣波
(新兴县天堂镇畜牧兽医水产站,广东新兴 527434)
1 农村散养家禽的主要模式及优劣特点分析
当前农村散养家禽的主要模式包括地下放养(含室内地下放养、林果地下放养、闲置地放养、围栏划地限区域放养等)、笼养、网养等。地下放养养殖投入成本较低,家禽能够摄入足量的天然营养物质,包括矿微、维生素、膳食纤维、动植物性蛋白、天然矿泉水等,总体上家禽获得的动物福利较多,比如:自由运动、自由采食、光照充足、空气新鲜等。这种模式的缺陷主要是动物直接接触地面,容易接触各种病原体引发相关疾病,尤其是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性疾病。动物粪便、养殖下脚料(垫料)容易污染养殖区域内小环境,重复、多批次放养鸡群有较高的历史病复发风险。网养、笼养模式较为节约土地资源和可利用空间,家禽较少接触地面污染物(病原体)对于降低发病率有利,特别是雏禽实施网养或笼养能够降低发病率、提高成活率。总体而言,农村散养家禽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养殖规模较小,一般适度规模养鸡场放养数量不超过5000羽,相对空气质量较好,发病率也相对较低,能够最大化的满足了家禽对于动物福利-原生态(仿原生态)生活条件的需求,最大的缺陷就是家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低下,鸡粪尿、鸡舍垫料、养殖下脚料等多数作为堆肥还田(地),但自然放养模式存在粪污直排周边环境的现象,久之造成生态环境污染恶化。
2 散养禽选址建场规划布局策略
科学选址建场与规划布局要有利于开展家禽疫病防控工作,散养家禽场的建设规划要点包括:所选场址远离周边污染源,地势相对较高且向阳背风,利于排潮利湿和处置养殖废弃物,同时尽量减轻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危害程度;场周设置网栏或围墙等隔离屏障,实行严格的“禁足制”管理,严防各种携原体(中间传播媒介)随意进出本场(舍、栏)散播相关疫病;土地资源允许的条件下,实施积极性散牧的生态家禽场应合理统筹规划、分区划片轮牧,为放牧区域小环境内的生态系统保留足够的自然修复时间,从而提高放养环境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养殖过程随家禽的生长发育合理限密均群,每个生态散养小区内放养家畜禽数量应视场地面积大小和可利用资源多少合理控制,保证放养数量与载畜负荷能力相匹配。
3 散养禽饲料营养控制策略
家禽营养全价、均衡供应是维持动物机体正常生理及代谢机能的基础,也是促长增重、增进体质和免疫力的基本保障。农村散养禽可根据四季农作物及野生植物的生长周期规律适时投养,野生牧草、瓜果蔬菜、昆虫、作物籽实等可解决大部分饲料源,不足部分以少量全价配合饲料作为补充,这样可以最大化节约养殖饲料投入成本、获取最高养殖利润。结合农村实际,家禽饲料源应以当地出产、现有资源为主,尽量就地取材、实现就地转化增值。农村散养禽在自由采食原生态食材的基础上,作为不足部分补充的饲料配方要充分考虑当前鸡群相宜的营养标准、精准掌控各种营养物质添加比例(配比),其中碳水化合物占60~70%;玉米是谷物中能量最高的饲料源之一,添加比一般为45~70%;麸皮类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蛋白质等,添加比约为5~30%,大麦或小麦添加比为15~20%,米糠作为辅料添加比为10%以内,植物性蛋白(豆粨类)添加比为10~20%,动物性蛋白常用鱼粉代替,由于含盐量较高只能少量添加(0.5%左右)。
4 散养禽重点疫病疫苗免疫策略
散养禽应结合当地流行病学特点和本场实际(发病史)科学制定疫苗免疫程序,重点防范病种为“新城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禽霍乱、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支、鸡传喉、鸡传鼻、鸡法氏囊病”等,这几种高危害性病种目前尚无有效对症治疗药物,一旦发病致死率几近100%,接种相关疫苗是当前最为实用高效的预防措施,其中“新城疫、高致病性禽流感”是所有养禽场必免病种,其他病种实行高发病风险病种计划免疫。
5 食药材保健预防策略
农村散养禽达到20~30日龄时开始脱温下架放养,由于接触地面粪污(病原体)的几率增大,极易感染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性疾病,一旦发现群内个别发病应立即采取应对措施,以免疫情进一步扩散蔓延。经近代规模养禽生产实践总结认为,10~20日龄左右家禽可整群净化1-2次内源性有害菌,常用“乳酸环丙沙星或可溶阿莫西林+复方电解多维”混饮,1~2剂/d、连喂3~7d。40~60日龄雏禽容易感染各种寄生虫病,要注意使用敏感性抗寄生虫制剂对症控制,驱除肠道蠕虫首选抗蠕敏、左旋咪唑、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等,防治禽球虫病首选“复方长效磺胺、地克利珠、球虫血痢”等新型抗球虫制剂。四季常见高发病首选广谱高效保健处方“复方抗病毒散(含黄芪多糖、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免疫增效因子等)”,按0.2~0.5%拌料投喂,早晚各喂1剂,连喂5~7d,本方对于任何不明原因引起的家禽呼吸性传染病均有良效。对于家禽湿热下痢、腹泻、血痢等消化性疾病,笔者推荐使用“糖、醋、蒜泥”合剂拌料投喂,2剂/d、连喂3~7d可见实效。经实践验证,家禽疫病流行期、康复期在日粮中倍量添加维生素(VC、B族维生素,常量1.5~3倍量添加)有助于受损黏膜修复、增进家禽机体免疫力,对于加速发病禽康复自愈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