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草原鼠虫害危害及防治措施

2019-02-12程方方

兽医导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鼠类鼠害牧草

程方方

(西藏自治区畜牧总站,西藏拉萨 850000)

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和重要的生态屏障,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而西藏拥有天然草地0.83亿hm2,占全国草地资源总量的20%,是牧区和半牧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生产资料,是牧民增收的基础和赖以生存的场所,随着畜牧业迅速发展,对草场的需求不断增加,草原的载畜量不断增长,加上当地农牧民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管理缺乏科学认识,导致当地的草原出现严重的退化,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草原沙漠化、爆发鼠虫害是当前草原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现实,因此,防止草原鼠、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减轻或消除鼠虫害造成的损失,事关草原生态环境改善和国家生态安全,事关草原畜牧业经济持续发展等方面就有重要作用。

1 草原鼠虫害发生的原因

1.1 草原鼠害发生的原因

西藏草原畜牧业多是传统的放牧业,靠天吃饭,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对草场生产力缺乏科学认识,对草原只供不养,加上农牧民缺乏保护草场地意识,盲目的追求牲畜存栏数,使草场载畜过量。长期超载放牧导致草原退化,不仅影响草原一些植物的再生能力,使植被生物量减少、群落稀疏矮化、优良牧草减少、劣质草种增生.有研究表明,草原植被覆盖度和高度是鼠类选择栖息地的主要限制因素,当植被达到一定高度时,即不适应鼠类栖息,也就是说草原植被越好,越不利鼠类栖息;草原植被越不好,鼠类活动越猖獗。

1.2 草原虫害成灾原因

草原生态环境其承载力是有限的,一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气温升高、温暖利于虫卵越冬,虫害增加;二是超限度的利用草原,使草原生态环境变劣、草场退化、沙化,不仅让害虫天敌种类和数量剧减,食物链破坏,而且为害虫繁衍和种群扩散创造了更加适宜的环境条件;三是西藏草原面积大,虫害发生面积大,分布广,受资金投入不足的影响,每年防治比例太小,未防治区域巨大的残留虫口基数为次年虫灾暴发留下隐患,导致年年有虫灾。

2 草原鼠虫害的危害

2.1 草原鼠害的危害

鼠害是西藏最为严重的生物灾害之一。草原鼠害发生种类多、频率高、分布地域广、危害大,已成为引发草原退化、沙化、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严重威胁着我区草原畜牧业健康发展。草原鼠不仅大量啃食植物绿色部分,减少生物量,同时也危害植物根系,尤其对依靠根蘖繁殖的禾本科优良牧草危害严重,当数量高时,草原中优良牧草的比例大幅度下降,利用价值显著降低,在严重地段甚至完全失去利用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大量鼠类的挖掘活动改变了土壤的表层结构,深层钙积土被到地面,在草地上形成大量纵横交错的鼠洞和土丘。这些鼠洞和土丘又在风蚀、水蚀、以及冻、融等过程的共同作用下,塌陷成坑,造成植被局部破坏。在危害较轻的地段,植物群落发生改变,并引起水土流失和土壤养分的丢失,最终形成寸草不生的鼠荒地。鼠害不仅破坏草原植被,还会给人畜传播疾病,草原鼠害种群增多和危害加重,增加了疫病传播的潜在危险,直接威胁着农牧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2.2 草原虫害的危害

草原虫害是我国草原上的自然灾害之一,牧草地下害虫是指危害时期在土壤种生活的害虫,主要危害牧草的地下部分(种子、根、茎)和地上部分靠近地面的嫩茎,由于它们分布广、数量大、繁殖量大、繁殖力强,不易被及时发现,危害期也较长,常使草地遭受损害,污染草地,严重时引起草地退化,草层变矮、变稀,造成巨大损失,影响了草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草原虫害不仅危害牧草,而且对人畜也有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毛虫的体毛和茧毛有剧毒,牛羊采食带虫或带茧的牧草,会引起口腔粘膜红肿发生小泡,甚至引起舌头腐烂。人接触了虫茧引起很多人皮肤瘙痒,出现斑疹等中毒现象。

3 草原鼠虫害防治措施

3.1 草原鼠害防治措施

3.1.1 生物农药防治:选择由害鼠的病原微生物,或由微生物、植物等产生的具有杀灭作用的天然活性物质研制成的杀鼠剂,制成毒饵灭鼠。目前,国家推荐使用的是C-型肉毒梭菌和D-型肉毒梭菌,近几年在我区草原上广泛使用,并取得显著成效。

3.1.2 天敌控制:利用天敌来控制害鼠种群数量增长。利用方法主要有保护、招引、投放等方式。保护草原上捕食害鼠的鹰、雕、猫头鹰、狐狸等益兽益鸟,禁止猎取和捕杀。在草原开阔处建设鹰墩鹰架,开展招鹰灭鼠。

3.2 草原虫害防治措施

3.2.1 综合措施:根据各种类型草原蝗虫的特点,因地制宜的采取各种措施,改变害虫发生的生态环境,例如:植树造林、草原灌溉与施肥、建立人工草地、种植多年生牧草、草地飞播、补播优良品种牧草、划区轮牧、合理利用草原等措施,都可以改变害虫发生丛地的植被、土壤、小气候等条件,从而不利其发生。

3.2.2 机械防治:如用吸蝗虫机,工作效率高,在草原高度15~45cm的放牧地和打草地上使用,其防治效果好,防治成本低,且不污染环境。此方法适用于地表平坦,蝗虫密度的地区,在蝗虫成灾时可作为应急的器械。

3.2.3 药剂防治:包括喷雾、地面超低容量喷雾、飞机超低容量喷雾等内容。主要用的药剂有:氯氰菊酯乐果乳油、苦参碱、短稳杆菌等灭虫药物。

4 小结

加大草原鼠虫害防治力度,巩固防治成果是保护草原的重要一环,因此必须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鼠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要不断探索新的防治措施,加大鼠虫害综合防治力度,变被动防治为主动防治,才能有效地减轻鼠虫害对草原的危害。

猜你喜欢

鼠类鼠害牧草
牧草病虫害及牧草保护工作探析
养兔牧草品种咋选择
贺兰山西坡鼠种内脏重量与海拔梯度关系研究
牧草的种植管理与利用
天津七里海湿地鼠类十年变化
初探优质牧草周年均衡供给高产栽培技术
玉树草原鼠害防治建议
玉树地区草原鼠害防治的建设与管理
森林鼠害防治技术探析
草原鼠害防控技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