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羊肝片吸虫病的诊治

2019-02-12陶顺启

兽医导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羊肝吸虫病吸虫

陶顺启 许 瑞

(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驻马店 463000)

肝片吸虫病又称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肝脏胆管内引起的慢性或急性肝炎和胆管炎,同肘伴有全身性中毒现象和隐性症状,可导致消瘦,体重下降。肝片吸虫外观呈扁平叶状,体长20~35mm。该病症状表现因感染程度、机体抵抗力、年龄、饲养管理条件等不同而异,一般羊只约有50条由时就会出现明显症状;幼羊轻度感染即表现症状。该病多发生于潮湿、多水地区;急性型多发生于夏末秋初,初期发热,衰弱,易疲劳,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消失,体温升高;很快出现贫血、黄疸和肝脏肿大等。重者多在数天内死亡;慢性型多在冬、春季发生,主要表现为贫血,粘膜苍白,眼睑及体躯下垂部位(如下颌、胸下、腹下等)发生水肿,被毛粗乱,易断;食欲减退或消失;肝肿大和肠炎,经过1~2个月后,病情逐渐恶化,衰竭死亡;或拖到春天,饲养管理条件改善后可逐步恢复。近期,我中心遇到一起羊肝片吸虫病例,现将病例情况汇报如下:

1 发病情况

八月中旬,驻马店市上蔡县李某饲养36头山羊,平时都在水潭及沟渠边放牧饲养,月初开始发病,发病羊主要为刚出生一周左右的羔羊,大羊也有几只发病,发病羊下颌部或胸腹部均有拳头大水肿包,发烧41度,食欲减退,被毛粗乱,粘膜苍白,消瘦,部分羊下痢,羔羊病程3、4天后衰竭死亡。当地兽医曾用各种抗生素如青霉素、恩诺沙星、退热药以及利水消肿药,均未见到很好的疗效。

2 临床症状

病羊体温升高,精神沉郁,不愿走动,食欲减少,腹泻,进行性消瘦,贫血,粘膜苍白,被毛粗乱。较明显的症状为颌下水肿,胸下及腹下部出现水肿,羔羊多表现症状后3~5天后死亡。

3 剖检变化

解剖变化主要见于肝脏,其次为肺脏。肝脏充血和肿大,其中有长达2~4mm的暗红色索状物;挤压切面时,有污黄色的粘稠液体流出,液体中混杂有幼龄虫体。肺部有局限性的硬固结节,大如胡桃到鸡蛋,其内容物为暗褐色的半液状物质,结节的包囊为钙化结缔组织。

4 诊断

现在正是夏秋交接之际,雨水较多,另根据下颌肿胀、不吃、下痢、贫血等症状以及山羊主要是放牧食水草等可进行初步诊断,该羊群感染了肝片吸虫。采用粪便检查法虫卵漂浮沉淀法,最后载玻片上镜检,确诊为羊肝片吸虫病。

5 治疗方案

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全群用硫苯咪唑,内服量为5~6mg/kg体重,发病羊同时抗菌注射青霉素,对水肿者刺破水肿挤出液体,消炎,护肝对症治疗,并且尽量不让山羊在低畦,潮湿区域放牧;圈舍要彻底消毒,对病羊的粪便用堆肥发酵的方法进行处理,杀死虫卵。一周后复查,山羊痊愈。

6 羊肝片吸虫防制措施

为了消灭片形吸虫病,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同时要发动广大饲养员,采取下列综合防治措施。

6.1 防止健羊吞入囊蚴

①不要把羊舍建在低湿地区。②不在有片形吸虫的潮湿牧场上放牧。③不让羊饮用池塘、沼泽、水潭及沟渠里的脏水和死水。④在潮湿牧场上割草时,必须割高一些。否则,应将割回的牧草贮藏6个月以上饲用。

6.2 进行定期驱虫

驱虫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应有计划地进行全群性驱虫,一般是每年进行一次,可在秋末冬初进行;对染病羊群,每年应进行3次;第一次在大量虫体成熟之前20-30天(成虫期前驱虫),第二次在第一次的5个月(成虫期驱虫),第三次在第二次以后2-2.5个月。不论在什么时候发现羊患本病,都要及时进行驱虫。

6.3 避免粪便散布虫卵

病羊的粪便应经常用堆肥发酵的方法进行处理,杀死其中的虫卵。对实行驱虫的羊只,必须圈留5-7天,不让乱跑,对这一时期所排的粪便,更应严格进行消毒。被屠宰羊的肠内容物也要认真进行处理。

6.4 防止羊的肝脏散布病原体

对检查出严重感染的肝脏,应全部废弃;对感染轻微的肝脏,应该废弃被感染的部分。将废弃的肝脏进行高温处理,禁止用作其他动物的饲料。

6.5 消灭中间宿主(螺蛳)

灭螺时要特别注意小水沟、小水洼及小河的岸边等处。具体方法如下:

①排水。对于沼泽地和低洼的牧地进行排水,利用阳光暴晒杀死螺蛳。②喷洒药物溶液。对于较小而不能排水的死水地,可用1:50000的硫酸铜溶液定期喷洒,以杀死螺蛳,至少用5000毫升溶液/平方米,每年喷洒1-2次。也可用2.5:1000000的血防67浸杀或喷杀椎实螺。

治疗方法:经过粪便检查确实诊断出患病的羊只,应及时进行治疗。驱虫治疗一般在春秋二季进行。有效驱虫药的种类很多,可根据当时当地情况选用。

①硫双二氯酚 驱虫效果很好,驱虫率高达98.7-100%,但对4-28日龄的童虫无效。用法为80-100克/公斤体重,口服。此药用量小,又可做成针剂,使用方便,疗效又好,深受群众欢迎。用药后1天有时出现减食和下痢等反应,但经过3天左右可以恢复正常。

②六氯对甲苯(血防-846)内服,用量为0.15g/kg体重,无特殊优点,可取之处是用非锑剂治疗家畜吸虫病的一种药物。

③硫溴酚(抗虫-349)是我国合成的一种驱虫药,剂量为:绵羊用50-60mg/kg体重,山羊为30mg/kg体重。以少量面粉做成悬浮液,用胃管灌服。如用片剂,成年羊可用4片。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反应。

④六氯酚 用量20-30mg/kg体重,配成悬浮液,一次灌服。

⑤硝氯酚(国产拜耳9051)根据藏系绵羊的试验,比四氯化碳、六氯酚、硫双二氯酚和六氯乙烷的毒性都低,用量小,投药方便,是比较理想的驱杀片形吸虫的新药。按体重计算,对成虫为4-6mg/kg体重,一次灌服,驱虫率可达100%。随着剂量的减少,疗效有所下降,如2.5mg/kg体重,驱虫率为99.38%;2mg/kg时,驱虫率为97.56%。对童虫为8mg/kg体重。

⑥硫苯唑(硫苯咪唑)为光谱驱虫药,对羊安全范围很大,内服量为5-6mg/kg体重。

⑦丙硫苯唑 又名抗蠕敏。内服10mg/kg体重,对成虫的驱虫率可达99%。

⑧中药治疗 苏木15g、贯仲9g、槟榔12g,水煎去渣,加白酒60ml灌服。或者苏木9g、贯仲9g、槟榔9g、龙胆草9g、木通9g、泽泻9g、厚朴6g、草豆蔻6g,水煎去渣,一次灌服。

猜你喜欢

羊肝吸虫病吸虫
推羊肝
秋季养牛羊 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犬体内两种人兽共患棘口吸虫的分子鉴定
枝睾阔盘吸虫凉山分离株18S rRNA基因部分序列测定与种系发育分析
羊肝干的加工工艺优化及食用品质的研究
牛羊肝片吸虫病流行特点及防治
藏羊肝片吸虫病的治疗措施
新疆南疆规模羊场片形吸虫的基因鉴定及分析
治咳嗽
视疲劳当以养肝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