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沙门氏菌病的防治
2019-02-12侯明飞
范 涛 侯明飞
(山东省宁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山东宁阳 271400)
家禽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中一种或多种沙门氏菌引起的禽类急性或慢性传染病,分为鸡白痢、禽伤寒和禽副伤寒。各种年龄的鸡均易感。其中鸡白痢和副伤寒雏鸡多发,成年鸡带菌;而鸡伤寒成年鸡多发。从发病情况和危害性来看,以鸡白痢为主,鸡伤寒和副伤寒的实际存在比例也不少,但由于诊断困难而部分被混淆。据报道,约有60种以上的沙门氏菌能使家禽感染发病,并通过肉和蛋传播给人,使人患肠道炎、霍乱等疾病。2008年,范旭等在家禽沙门氏菌疾病防控与食品安全报道中沙门氏菌是世界范围内最为重要的食物源性沙门菌病原之一,30%的食源性细菌污染由其引发,对公共卫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临床症状
由于鸡白痢、鸡伤寒及副伤寒的致病菌种不同和易感鸡的年龄差异,致使临床症状和诊断方法有所不同。
1.1 鸡白痢
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其排泄物是重要的传播媒介,同时也可通过鸡蛋垂直传播。主要症状和病变:雏鸡表现不吃饲料,怕冷,身体蜷缩,翅膀下垂,精神沉郁或昏睡,排白色粘稠或淡黄、淡绿色稀便,肛门有时被硬结的粪块封闭,呼吸困难。成年鸡无临床症状,少数感染严重的病鸡表现精神萎糜,排黄绿色或蛋清样稀便,主要病变可见肝脏、脾脏肿大、脆弱,有坏死点,肾脏暗红充血或苍白贫血,常出现腹膜炎变化。产蛋鸡可见卵巢萎缩,卵子变性,病鸡产蛋停止。病原菌存在于卵巢、攀丸、肝、心及其它器官中,鸡白痢的传播特点是病鸡或带菌母鸡经过种蛋将病传给下一代小鸡,患病公鸡可在交配时将病菌传给母鸡,使母鸡感染雏鸡,患病雏鸡精神沉郁,嗜睡,绒毛松乱,怕冷,拉白色浆糊状稀粪,常粘染肛门周围绒毛,有的肛门被粪便堵塞,病鸡常发出尖叫声,一般4~7d死亡,急性的1~3d死亡,病雏表现急性败血症,但剖检内脏器官变化不明显,仅见肠道内充满粘液,偶见蛋黄不吸收。
1.2 鸡伤寒
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主要感染成年鸡,雏鸡也可发生,出壳后几天开始发病,死亡率很高,病鸡精神萎顿,食欲消失,体温升高,拉淡黄色稀粪,剖检一般主要表现在肝比正常增大3~4倍,充血,有的颜色变成淡绿色或古铜色。肝和心肌表面散布一些灰白色坏死点。脾脏比正常增大3倍以上,肠道有炎症变化,内容物粘稠,呈黄绿色。
1.3 鸡副伤寒
主要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通过种蛋、粪便、污染的饲料及人、鼠、蝇等传播,雏鸡死亡率达40~60%。病鸡绒毛(或羽毛)松乱,腹泻,成群聚集在育雏室加热器周围,此病征常出现于4~5日龄和10~12日龄,第一阶段的常在第10~12日损失达到高峰,第二阶段损失高峰约出现在2~3周龄,剖检可见黄色心包液,肝肺可能有渗出物,蛋鸡卵巢繁殖系统发育不完全。
2 沙门氏菌感染的综合治疗
2.1 西药治疗
氟哌酸0.5g/kg饲料,连喂3~5d;或环丙沙星,每1kg水加入0.1~0.3 g连饮3~5 d;用氨霉素添加1~3 g/kg连喂3~5d;或庆大霉素1~2 万单位/kg,每日2 次,连用2~3 d。
2.2 中药治疗
①血见愁240g,马齿苋120g,地锦草120g,墨旱莲150g,煎汁拌料或饮水,可供6 000只鸡用,连服3d。
②鱼腥草240g,地锦草120g,茵陈90g,桔梗90g,马齿苋120g,蒲公英150g,车前草60 g,煎汁拌料或饮水,可供6 000只鸡用,连服3d。
③白头翁散加减:白头翁300 g、黄连300 g、黄柏300g、秦皮360g、苦参200 g、枳壳240 g、木香120 g,煎汁拌料,可供6 000只鸡用,连服3d。
3 沙门氏菌感染的预防措施
3.1 生产无沙门氏菌饲料
该菌对热的抵抗能力不强,若对饲料进行适当的热处理,则能有效地杀灭沙门氏菌。把含水15%的饲料在93℃下处理90s,沙门氏菌减少到万分之一。在饲料调制过程中,详细地研究了不同温度、湿度、压力对沙门氏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经膨化及压粒后,沙门氏菌检不出或水平极低约0.03个/g饲料。这个菌数仅是原来的10万分之一。
3.2 对孵化蛋进行净化处理
沙门氏菌污染的肉鸡孵化蛋,两次浸入6%的过氧化氢中,蛋壳膜的菌数减少95%。2.5%的盐酸双肌己二醇和酚化物等,对蛋壳上的沙门氏菌都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已消毒过的孵化蛋,所使用的孵化器也必须经过严格消毒。用紫外线灯、臭氧和过氧化氢对孵化器进行消毒。这些方法均能使孵化器中的总菌数减少75%。
3.3 利用竞争排斥作用
禽盲肠是微生物最活跃的地方,也是沙门氏菌对禽产品的主要传染源。因此,若能用一些有益的微生物将盲肠中的沙门氏菌排斥掉,即可大大地减少沙门氏菌的传染.在成年肉鸡的盲肠中分离出29种能产生挥发性脂肪酸的微生物,对1日龄肉鸡进行口服试验,10日后检查,盲肠中的沙门氏菌明显减少。用韦荣球菌试验,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不过,可以肯定,混和微生物制剂中所含有的菌株越多,其效果也越好。
3.4 搞好鸡舍环境卫生
鸡舍内的环境必须是清洁的,在此基础上,严格把好消毒关.而消毒效果的好坏,与所采取的方法紧密相关。如果消毒方法不得当,反而加剧了沙门氏菌的传播。一般指:(1)所用消毒液的浓度过低;(2)所选用的消毒液的杀菌效果差。甲醛对沙门氏菌的杀灭效果较好,主要是因为它对生物膜有较强的浸透能力。坚持鸡场的常规环境净化措施,如日常定期消毒、封闭式管理、全进全出制、饮水消毒、鸡舍的彻底消毒等,带鸡消毒用药要选用刺激性小高效低毒消毒剂,如百毒杀等鸡舍消毒可选用2~3%苛性钠加10~20%石灰乳。
3.5 加强饲养管理
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防止饲料霉变;及时消除粪便,消灭鼠、蝇等。产生应激时,内服抗应激药如维生素C,以减轻应激反应,如带鸡消毒前后各12h,疫苗防疫前后各2d饮服维生素C溶液。
4 小结
沙门氏菌是种常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不仅能导致鸡自痢、禽伤寒和禽类副伤寒等疾病,而且是人类伤寒、副伤寒、败血症、胃肠炎等疾病的病原菌,目前,受其污染的家禽及相关产品已成为人类沙门氏菌感染和食物中毒的主要来源之一。
目前,在鸡舍中做到完全无沙门氏菌是很困难的,但只要重视起来,搞好综合预防,就可以把沙门氏菌的感染控制到最低水平,这不仅会增加养禽业的经济效益,沙门氏菌经禽产品传给人的机会也会大大减少。
必须要树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思想,有预防为主、准确诊断、针对防疫、重视环境的防治理念。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加强投入药品管理。进行耐药性检测和控制技术研究,筛选安全、高效的抗菌药物,制定用药规范,研究开发抗生素替代产品等,沙门氏菌将会得到有效控制,对保证禽病用药安全和产品安全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