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犊牛低镁血症的治疗与预防
2019-02-12刘向阳
刘向阳
(山东省沂南县畜牧兽医局浦汪兽医站,山东沂南 276300)
低镁血症属于一种常见病症,其主要发生在春天青草初长时期,会给牛的健康发展带来不良影响,特别是新生犊牛。因此,必须明确这一病症的临床症状,并通过相应措施的实施,增强预防治疗效果,提高牛体内的镁含量,从而促进我国畜牧业进一步发展。
1 临床症状
低镁血症也被称为青草抽搐症或者是缺镁症,患牛主要表现为食欲降低、精神不振以及步行不稳。急性病例的表现则是四肢震颤、磨牙、眼球震颤、后肢僵硬、吐沫、眼球被遮盖、伸颈仰头以及心音亢进等,甚至一些病畜的心音在数步之外都能够听到。同时,犊牛的体温并不高、呼吸较慢,并且经常出现排尿情况。另外,病畜的感觉会变得十分敏感,经常会出现强直性肌肉筋挛、共济失调以及抽搐等现象,最终使病畜倒地,如果没有及时对其进行抢救,则病畜会在较短时间内因呼吸衰竭而亡。通常情况下,急性病牛在病后8~10h之间就会死亡,而慢性病牛或者是患病程度较轻的病畜则会出现步行不稳、轻度瘫痪等现象。
2 发病原因
对动物而言,镁是其体内一种重要元素,作为一种辅助因子,镁离子会参与动物体内全部能量代谢,如蛋白质、核酸、脂肪以及葡萄糖等,和动物各种生理活动存在紧密联系。同时,在肌肉、神经以及心肌等正常功能的维持方面,镁还发挥着特殊作用,即镁通过对细胞膜中膜的激活,能够为内环境稳定性提供有力保障。另外,只有保证镁与钙处于平衡状态,才能合理利用两种矿物质。需要注意的是,若镁离子过低,则动物就会出现各种情况的问题。
在放牧条件下,牛主要是在牧草旺盛生长季节出现低镁血症,这主要是因为牧草中具备较低的镁含量,若牛经常食入含有大量钾、氮等元素的牧草,那么会减少其摄入的镁量,并且新鲜牧草含有较大水量,极易导致牛出现腹泻情况,加快其体内镁的流失,并最终导致牛死亡。而在舍饲条件下,牛出现低镁血症的原因主要如下:每日的饲料搭配不合理,饲料中含有较少的镁含量,会导致牛摄入较少的镁;在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影响下,舍饲牛经常会出现镁排泄过多或者是摄入较少等问题;在产下牛犊之后,母牛会进入泌乳期,会使其流失大量镁。相较于青草抽搐症,其他原因导致的低镁血症呈现出病情发展慢、病程长等特点,早期治疗就可以获得良好效果。而对于新生犊牛而言,母乳是其获得镁的唯一途径,若母牛长期处在低镁状态下,那么犊牛就极易产生低镁血症。
3 治疗与预防
3.1 预防措施
第一,依照每头牛8g的标准将菱镁矿石粉将入到精料中,或者是以每头牛7克为依据,适当添加氧化镁,以此来有效预防低镁血症。需要注意的是,补饲开始就能够发挥保护作用,而一旦补饲停止,则作用也会即刻中断。第二,对于镁元素较为缺少的地区,在对青绿牧草进行收割或者是放牧之前,应该定期喷洒硫酸镁,其中,每公顷牧场需要喷洒20~30kg的硫酸镁。第三,不应该将过多的钾肥或者是氮肥施加到牧场的饲料地,尤其是在雨季。第四,为了更好预防低镁血症,还可以把醋酸镁添加到饮水中,每天给每头牛提供20g即可。第五,在运用镁制剂的基础上,还应该为牛补充磷元素,这主要是因为镁制剂在一定程度上会给磷吸收带来影响。第六,也可采取混合1份食盐和2份硫酸镁的方式,来饲喂动物;另外依照相应比例对棉籽饼、食盐(含有微量元素)、氟磷酸盐以及氧化镁等进行混合,让牛自由舔食,从而将低镁血症发生概率降到最低。其中,依照上述顺序,具体混合比例分别是8%、30%、32%以及30%。
3.2 治疗方案
常见的治疗方案如下:以肌肉注射方式将200ml的25%硫酸镁溶液注射到病畜体内,也可以将2到4克的硫酸镁添加到1000ml的5%葡萄糖液中,并采取缓慢注射方式。在病畜症状有所好转之后,应该依然采取肌肉注射方式,或者是利用400ml的含量在20%~40%之间的硼酸葡萄糖酸钙液展开静脉注射。需要注意的是,在静脉注射过程中,不能快速注射有着较高浓度的硫酸镁液,并且在发现血镁高出一定范围后,要及时对其他电解质的代谢紊乱进行纠正。若病畜发生神经症状,应该将适当镇静剂添加到输液中;若病畜出现心脏衰弱现象,则要加强对强心剂的利用。另外,还可以混合20g的葡萄糖、25g的硼酸葡萄糖酸钙以及5g的硫酸镁,并添加蒸馏水直到100ml,在灭菌之后完成一次皮下注射,或者是有效混合300~400ml的含量是20%的硼酸葡萄糖酸钙液和500~700ml的含量是20%的硫酸镁溶液,并完成注射,这样,也可会获得较好治疗效果。若选择口服方式,则应该保证一天一次,一次30g硫酸镁,并且10d是一疗程。
4 结论
综上所述,有效预防与治疗新生犊牛低镁血症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工作。因此,必须了解这一病症的临床症状,并在综合分析病症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通过添加氧化镁、喷洒硫酸镁等措施,做好相应的预防与治疗工作,保证新生犊牛健康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畜牧业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