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稻田养鱼综合开发模式与经济价值的探讨

2019-08-19张礼敬

兽医导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养鱼农田鱼类

张礼敬

(广西百色市平果县四塘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百色 531409)

稻田养鱼是一种经济与生态相结合的模式,一般在山区中较为常见,随着生态农业受到的重视越高,农林渔业在近些年来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创新化的养殖、种植模式也在不断更新着原有的观念。稻田养鱼是当前受到较多关注的一类新技术,其与地区渔业发展与种植业发展为中心,在技术要点上不断更新,以求达到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从而创造社会效益。

1 稻田养鱼的发展及优势概述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淡水养鱼的国家,在渔业发展上也有悠久的历史,根据记录,早在很多年以前,池塘养鱼在我国便已经存在。稻田养鱼是淡水养鱼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其起源的争论至今都还有很大的影响力,但这并不影响稻田养鱼业的发展,追溯至明、清时期,其是稻田养鱼受到最多重视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稻田养鱼也是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但随着国家的发展与技术的创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稻田养鱼在发展中经历了多个时期,其理论与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就当前我国稻田养鱼技术而言,已经能够较好的符合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结合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进行创新发展。稻田养鱼正在由自然经济向着商品经济发展与转变,给农业生态经济也带来了较大的提高。广西许多地方在稻田养鱼业上以“三统一”模式经营了稻田养鱼示范基地,集结了群众参与到养殖中,都获得了十分高的经济收益。因地制宜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广西多个地区都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稻田养鱼经济的发展受到了更多的重视。

2 稻田养鱼综合开发模式构建

稻田养鱼的综合开发模式需要重视几个关键要点,以农田建设、科学管理、养殖技术优化等提高养鱼模式的科学性,才能够更好的构建养殖模式得到进一步开发。以下就这几项要点进行详细讨论。

(1)农田建设。农田建设是稻田养鱼的第一步,养鱼与水稻种植都需要因地制宜,不可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因此最关键的步骤便是稻田的选择。需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较好,没有受到污染,排渣方便,耕作层深厚的农田进行稻田养鱼业的开发与建设。其次,需要对农田田埂在春耕前做好鱼沟的开挖,并对鱼沟的下层银土等进行加高、加宽、加固等工作。一般在稻田四周田埂1m左右的位置开挖环田鱼沟,并根据开挖田块的大小进行“十字鱼沟”或“井字鱼沟”的开挖。鱼沟的深度可达到30cm,宽度可达到40cm,并需要在田角或田中心挖出一个深度为1m左右,面积四平方米左右的鱼坑,给鱼提供栖息地。同时,为了防止鱼类在养殖过程中逃跑,还需要在放养前于出水口、进水口位置加设拦鱼栅。最后,鱼沟的开挖或修整都需要做好消毒与施肥工作,可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在农田中无积水时撒上生石灰,维持一周左右时间后再进行入水。

(2)科学管理。稻田养鱼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较为明显,但也需要关注养殖过程中的管理,只有有效的管理才能够保证养殖效益,提高养殖有效性,为了达到稻、鱼双丰收,还需要在养殖中重视一下管理内容。首先,田间工程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并进行合理的放养密度及管理,对于农田建设相关内容需要进行专业性的管理。对于鱼沟的大小、宽度等要合理设计与监督建设,避免影响鱼类的活动空间。且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需要管理水位,保证稻田中的水量能够达到养鱼标准,否则容易影响鱼的产量。其次,为了防止鱼类取食稻田中的秧苗造成水稻产量的下降,需要在鱼类放养前做好稻田中的水位控制,水位以高出鱼沟2cm为好,鱼类只能在鱼沟及鱼坑中活动,防止鱼类进出稻田等问题带来的不良影响。最后,在水稻生长至一定时期,稻叶挺直远离水面后,鱼类不再能取食稻秧时,需要及时加注新水,保持一定水深,给鱼类更多的活动空间与食物来源。同时也需要关注鱼类饲料的充足,在饲料投喂上需根据鱼类生长阶段合理管理,以浮萍、青草或糠麸等进行饲料投喂。只有进行合理的田间管理,才能够更好地保障水稻与鱼的共同生长,获得经济效益。

(3)养殖技术优化。稻田养鱼中存在一定的稻鱼生长矛盾,为了能够合理开发养殖模式,需要在养殖技术上进行优化,解决稻鱼生长矛盾。首先,在浅灌、晒田方面中,为了能够满足水稻根对于氧气的需求,稻秧生长期需要合理的调节灌水深度与时间,并且浅灌时期鱼苗较小,需要保证鱼苗的蓄水空间。在晒田时,鱼苗已经逐渐长大,水稻高度也在加深,此时需要逐渐提高稻田水位。其次,在施肥技术上,需要一定的考虑,由于施肥后稻田肥料浓度高容易对鱼类的生长造成影响,因此还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分隔施肥,在稻田施肥期将水田分为两块,每次在一块水田中施肥避免影响鱼类生长。或者以排田水,鱼类集中在鱼沟、鱼坑中养殖,施肥两天后再进行注水,减少对鱼类的影响。最后,在施加农药问题上需要进一步技术优化,尽管稻田养鱼有利于害虫的减少,但并不能保证完全消灭害虫,因此农药的使用还是必要的,但农药会对鱼类产生影响,为了解决稻鱼矛盾,在农药的选择上需要以低毒性农药为准,在合适用量下使用。或者在使用农药前进行鱼沟的疏通,减少鱼类受到农田农药影响。通过养殖技术的优化减少稻鱼矛盾,能够更好的开发稻田养鱼模式,获得经济效益。

3 稻田养鱼综合开发模式的经济价值分析

稻田生态环境给鱼类提供了很好的生活环境,鱼类的食物来源很好的得到了解决,并且水稻吸收了肥料净化水质,不断给稻田提供优质的水源条件,稳定水中溶氧量。在这种生态环境中,鱼类的抗病能力会大大增强,并且也有利于促进稻田环境的健康,以鱼类取食田间“废物”达到提供水稻健康生长环境的目的。就稻田养鱼的优势来讲,其不仅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在于稻田养鱼能够防止农村面源污染,还能够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以鱼类生物配肥的方式提高农田土地的肥力,节能减排合理利用资源达到提高循环利用率。经济效益在于稻田养鱼有利于减低农业、渔业成本,并增加养殖收入。下图1为稻田养鱼投入产出比预估图。

图1 稻田养鱼投入产出比

4 结语

生态农业建设是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要点,在农业生态上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达,农业生态经济中也逐渐加入一些新的科技文化。稻田养鱼模式已经有较为长久的发展历史,但在当前进行的养殖模式更加受到人们的推崇,不仅是因为稻田养鱼能够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也是由于稻田养鱼具有较高的生态优势与社会适应性,能够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结合。本文结合稻田养鱼综合开发模式中的几项技术要点进行优化与管理,为稻田养鱼模式的开发提供基础资料。

猜你喜欢

养鱼农田鱼类
基于MFCC和ResNet的鱼类行为识别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为什么自来水不能养鱼?
鱼类运动会
养鱼记
鱼经
农田土壤黑碳应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