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探讨
2019-02-12常超男
张 杨 常超男 陈 亮
(1.常州市金坛区指前畜牧兽医站,江苏常州 213200;2.常州市金坛区朱林畜牧兽医站,江苏常州 213200;3.常州市金坛区薛埠畜牧兽医站,江苏常州 213200)
1 保育猪的生理特点
对保育猪的界定,开始于离开产房,结束于转出保育舍。通常是指,体重20~60kg、30~70日龄的仔猪。
该养殖阶段的生猪,具有的生理特点:第一,长势较快。该期进入旺食期,管理得到,喂料得法,往往能保证日增重500g以上。第二,患病率高。该期的仔猪,离开母体,失去母源抗体保护,加上自身未形成完善的免疫系统,对各种病害有较强的易感性。第三,保育抗寒能力差。保育猪一旦离开了温暖的产房和母猪的怀抱,要有一个适应过程。若长期生活在18℃以下的环境中,不仅影响其生长发育,还能诱发多种疾病。
2 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的重要性
社会的进步发展,经济的稳步提升,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现阶段,猪肉是民众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为满足猪肉市场的大空缺,市面规模化生猪养殖场不断涌现。在生猪规模化养殖管理过程中,保育猪的养殖管理是重中之重,是规模化猪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更是关系到下一代仔猪的健康发展。但是,现阶段保育猪的养殖管理,始终存在很多问题而影响生猪的生长和发育,给生猪健康养殖带来诸多不便,甚至造成病害丛生而造成高经济损失。为此,现阶段对规模化生猪养殖场而言,务必要时刻关注保育猪的养殖管理工作。
3 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概述
3.1 健康是猪场扩效益的基础,应着力于提升猪体免疫力
对生猪养殖而言,健康不生病的现实意义更大。对此,应着力于提升机体免疫力,就改善饲喂管理做出调整。
以防为主,做到防治结合
在猪病控制管理过程中,应树立“防重于治”的理念,将预先的防控工作做到位。在此,防疫管理是重点,应着力于合理免疫程度的制定,应切合地方病害流行特点而定。同时,注意母源抗体的监测,根据消长规律制定首免时间。注意防应激管理,配套防疫档案登记建册。
当前,免疫程序的制定,没有统一可借鉴模板,但是可参考如下:
仔猪早期免疫,为后期能培育健壮的保育猪。仔猪早期的免疫,应做好猪瘟超前免疫,用细胞苗,用量每次1头份。做好仔猪黄白痢免疫,用K88、K99,分别与产前6周、2周,两次预防注射。后期,仔猪2周龄,防疫用大肠埃希氏菌三价灭活苗。仔猪3周龄,防疫用蓝耳病疫苗,为后期培育健康保育猪奠定基础。
保育猪免疫,40~45日龄,用5号高效灭活苗,肌肉注射,每次1ml。60~65日龄,用猪瘟疫苗二免,每次4头份;5号高效灭活苗,每次2ml,肌肉注射。70日龄,用伪狂犬疫苗,肌肉注射,每次 1ml。
为确保防疫质量,如下问题应注意:接种1周时间内,禁用激素类、抗病毒类、磺胺类等药物,以免影响防疫质量。接种后,留意猪体变化,有站立不安、呼吸急促、倒地休克等症状时,及时用盐酸肾上腺素皮下注射,以缓解应激反应。休克病猪,可在尾根、耳尖放血等处放血。同时,用碳酸氢钠、葡萄糖等溶液静脉注射,以起到康复治疗的目的。
做好药物保健,增强猪群抗病体质
针对保育猪而言,不少病患早先已经预防接种。但是,后期在规模化猪场仍会频繁出现。为此,在做好防疫接种的基础上,还要做好药物保健工作,做到针对不同季节尝试不同的用药策略。比如:年前、年后,往往是猪瘟、口蹄疫、呼吸道疾病的易发季节。为此,接种前可投喂黄芪多糖等免疫增强剂,持续用1周,能增强防疫质量降低易感性。阴雨季节,潮湿易吸血昆虫滋生,加重蓝耳病、附红细胞体病、圆环病毒病等等患病几率。为此,流行季来临之前,可在饲料中预先加入猪益肽、血虫净、氟苯尼考或盐酸多西环素等药物,以起到提前防控的效果。
适量用微生态制剂,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
酸值可以表示油脂中游离脂肪酸(FFA)的含量,是评定油脂品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烘焙过程中,高温会使油脂中的酯键断裂,产生游离脂肪酸;同时断键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将会分解或者聚合,使酸价降低[18];高温也会产生不稳定的氢过氧化物,分解产生一些小分子物质醛、酮、酸等,也会导致酸价的升高[19]。
满足绿色生态养猪的市场需要,近些年,有养殖户饲料中加微生态制剂替代抗生素的情况,切实有利于增强机体特异性免疫力。微生态制剂的加入,能抑制体内有害菌群的繁殖,增加有益菌群的数量,起到增强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作用。比如:肠道中有益菌群的大量繁殖,能降低腹泻类疾病的发生。同时,降低舍内氨气、硫化氢的浓度含量,起到除臭缓解呼吸道疾病的双重功效。
3.2 饲喂是健康养殖的保障,应着力于把控好健康养殖关
喂料关系到营养补充,是保育猪健康养殖的关键。
为此,应注意:
第一,注意用料的营养全价
饲喂日粮配比合理,满足营养补给需求,确保补给浓度平衡,激发其生长潜能。配比日粮中,钙磷比例要均衡,各种氨基酸也要保持平衡。同时,还要兼顾保育猪生长情况,结合饲喂标准、饲料原材料等等,科学配用配方,合理加工调整,以调制全价日粮。
考虑配料的科学合理
配料的科学合理性,与适口性、料肉转化率等衡量标准相关。饲喂用的饲料,注意经过科学调制,才能提升适口性,才有利于提高饲料利用率。在猪群的饲养过程中,饲料应生喂还是熟喂要根据原料的特点进行选择,谷实饲料如玉米、大麦和小麦及其加工副产品糠麸类适宜生喂,煮熟后饲料营养价值约降低10%,尤其是维生素会被严重破坏;但大豆、豆饼、棉籽饼和菜籽饼等宜煮熟为好,这样可破坏其内含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
针对保育猪的喂料,具体有自由采食、限制饲喂两类。自由采食,不考虑饲喂次数。限制饲喂,在规模化养殖场,保证营养定额供给的情况下,通常采用每天2次喂料的方法。
具体时间段的选择,一般傍晚食欲最旺盛,清晨次之,午间最弱。为此,每天喂两次的话,要在早上上班、下午下班安排两次大的进食即可。
第四,保证充足清洁饮水
水是生猪代谢必需的物质,是细胞、体液的主要组成部分,全程参与到代谢调节、温控管理中去。为此,饮水必需要充足。同时,还要保证洁净卫生,确保无污染致病菌源。
3.3 兽医是饲喂管理的基石,务必落实好兽医保健工作
保育猪养殖管理中,兽医工作是基础性的保障工作。而落实好兽医保健工作,如下环节不能有所忽视:
做好保育猪巡监,努力做到每天2次。具体观察保育猪群的健康状况、反应能力;观察保育猪群的毛色、光泽;观察保育猪群的呼吸、行走;观察保育猪的粪便、食欲、饮欲等等。一旦出现异常,务必要及时诊治,避免延误病情。
随时挑拣分群,保证出栏整齐度。巡监期间,挑拣出瘦弱、病小的非健康猪群,单独集中一群饲喂。同时,病猪诊疗期间,应注意营养护理,及时健胃开食,增强食欲、助消化,恢复健康状态。
第三,做好猪群消毒,营造好的养殖环境。细化消毒工作,注意:带猪消毒、空舍消毒、环境消毒、工具消毒等等工作。消毒易用长效、安全的消毒药剂,同时,禁止长时间单一用某种消毒药剂,避免机体耐药性的形成。消毒药剂还要定期更换,确保消毒用药的效果。消毒要配合全进全出,一般在消毒后空舍1~2周,方可引进下一批次生猪。
4 体会总结
保育猪养殖生产期间,极易受环境、饲料、病原等因素的影响而降低最终育成率。为此,对保育猪的养殖管理,猪场工作人员务必要踏踏实实,要持有正确的养猪态度,要切合猪场实际情况,努力做好养殖管理、防疫接种、卫生消毒等工作,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