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猪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2019-02-12王玉凤
王玉凤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畜牧兽医站,甘肃陇南 746000)
1 前言
猪常见病的出现,影响生猪的健康成长,降低了养猪户的经济利益。因此,做好预防治疗工作,降低生猪的发病几率,是生猪养殖的首要任务。
2 常见猪疾病的病因分析
自诱因分析,环境应激是猪病高发的直接诱因。尤其在气候骤变时,各种应激频出,会影响到生猪体内菌群变化。当条件适宜,菌群过度繁殖时,就会诱发各种猪病。另外,个别户主养殖知识缺乏,消毒防患意识缺乏,无法有效预防常见猪疾病,导致大规模发病现象出现。还有一些养殖户的科学意识较差,饲养过程十分盲目,将抗生素、重金属等加入到饲料中,增加了发病几率。
3 常见猪疾病的治疗
走访基层调查中,那些常见的猪疾病,主要集中在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两大类。
3.1 呼吸道疾病
养猪生产期间,呼吸道疾病易发最常见。从表现症状来看,呼吸道疾病多数鼻子萎缩,眼睑红肿,结膜充血,影响长势。同时,体温高升,精神萎靡。而且,还会出现咳嗽、气喘、食欲废绝等症状。个别生猪有便秘、腹泻等症状,周身红紫,卧地不起。近些年,随养殖环境的恶化,单一呼吸道症状渐少,而多数呈混合感染,由此而造成的并发症居多。
为此,对呼吸道疾病的治疗,务必要及时、有效。
一旦确诊,考虑此病有较强传染性,务必要及时隔离,积极对症治疗。经临床试验,支原净、泰乐菌素、恩诺沙星、土霉素、阿莫西林等等,配用延胡索酸泰妙菌素,饮水治疗。
个别病重病例,配合祛痰、止咳药物。高烧不退,用退烧药处理。机体衰竭,易用强心补液疗法,用葡萄糖生理盐水、安纳加注射液、肌酐、维生素C等组合治疗,能起到强心增体质的目的。
3.2 消化道疾病
生猪养殖期间,消化道疾病同样易感多发,此病有较强的传染性,临床症状较为突出。目前,主要有两种:其一腹泻类疾病,其二肠道类疾病。
腹泻类疾病,像是:红痢、黄白痢、副伤寒等等,典型症状就是腹泻。肠道类疾病,多见体温高升,伴发拉稀、粪便干硬等症状。消化道类疾病,对生猪养殖危害大,造成的经济损失极大。
针对消化道疾病,要做到对症、对因疗法。
管理不善造成的,注意改善管理,配用大黄苏打皮,口服,每头用0.5~1片;夕炭银,每头用0.5~1片,能起到康复治疗的目的。因病毒性感染而造成的消化道疾病,早期应紧急注射接种疫苗,比如:K88/K99、仔猪腹泻五联苗等等,能起到有效控病的目的。或者,尝试用免疫球蛋白疗法,流行初期用高免血清进行特异性治疗。或者,用细胞干扰素肌肉注射。因细菌性感染而造成的消化道疾病,抗菌消炎是关键,比较有效的抗菌剂,有恩诺沙星、林可霉素、痢菌净等等,施用期间应根据病症不同而尝试用不同的剂量。
期间,脱水严重病例,应对症补充服补液盐,用碱类缓解机体酸中毒。自制口服补液盐,成分:食盐,2.5g/次;碳酸氢钠,3.5g/次;氯化钾,1.5g/次;葡萄糖,20g/次,上述混水每次1000ml,口服,尤其适用于病毒性疾病效果更好些。影响生猪养殖效益的诸多因素中,病害的潜在威胁最大。为此,无论选择何种生猪养殖模式,做好猪病防控工作都很关键和重要。
4 常见猪病的预防
针对多发的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理想的预控措施应从健全猪场生物安全措施做起,同时,注意猪场防疫接种的规范管理。
健全猪场生物安全措施,应从改善环境抗应激做起。
选址合理到位,远离人口聚集区,远离牲畜频繁交易区、远离牲畜流通要道。同时,注意场地背风向阳,注意地势高燥。场周围建好围墙,有隔离性猪舍,进出口配齐消毒池,这样对降低病害感染几率大有裨益。
管理规范到位,严格全进全出,坚持自繁自养。规范引种管理,尤其在走访中,不少常见病的发生,与不规范引种,引进外病毒、细菌等有着直接的关系。为此,务必要规范引种,储备好种猪。所有引进种猪,隔离饲喂,确保健康后,方可混入大群饲喂。
严格场内消毒,早先注意场地清洁,定期清洁卫生,严格消毒管理。尝试不同消毒药剂的使用,避免致病菌耐药性的形成。同时,要做到场内封闭化管理,做好外来车辆、人员等的消毒,尤其拉猪或饲料的车辆,以及外来各厂家的工作人员,例行严格的消毒管理制度。
在健全猪场生物安全措施的基础上,应做好防疫接种。
防疫接种应参照本地流行病情况而定,但是,也没有固定的模板参考。根据本地易感流行病情况,合理的免疫程序制定,应做到:仔猪20~25日龄,应首免猪瘟疫苗;生猪40~50日龄,应接种仔猪副伤寒疫苗;猪只60~70日龄,及时接种用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仔猪断奶后,育肥期间可不接种任何疫苗,靠形成免疫抗体,能抵御各种传染性疾病的侵害。此外,猪瘟流行高发地区,建议超前免疫猪瘟疫苗。方法:刚出生仔猪,不喂初乳,先注射猪瘟疫苗,间隔半小时后,再喂奶。对公母猪而言,用三联苗(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分别在3月龄、9月龄各注射1次,空怀期母猪不用接种,能很好保护猪体免受传染性疾病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