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传染性浆膜炎流行原因及防控措施探讨
2019-02-12孙法良马艳芳
孙法良 马艳芳
鸭传染性浆膜炎流行原因及防控措施探讨
孙法良①马艳芳②
(①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250100 ②山东省滕州市畜牧水产服务中心)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危害养鸭业最重要细菌性疾病,本文简述鸭传染性浆膜炎病原学特性、流行特点、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发病原因,旨在找出针对性防控措施,防控此病,减少损失。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引起心脏、肝脏浆膜上纤维素性渗出,而取名为鸭传染性浆膜炎。近两年由于药物限制使用,本病的流行开始上升,发病率高,死亡率大,给养鸭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是目前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细菌性疾病。探讨本病流行特点及原因,寻求有效的防控措施来控制疫病发生。
1 病原学特性
鸭疫里氏杆菌是引起本病的病原,目前临床上已有21个血清型,不同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反应。有文献报告目前国内血清型主要是1-8型、10型、11型、13型、14型、15型,其中主要是1型和2型,占50%以上。鸭疫里氏杆菌是一种小杆菌,多单个或成双存在,不行成芽孢,不能运动。革兰氏阴性菌,瑞氏染色呈两极浓染,在普通平板上不能生长,在巧克力平板上生长,长出乳白色、圆润,表明光滑的小菌落。大多数菌体在室温条件下能存活4d,在低于4℃温度下的肉汤培养基中能够存活3周左右,在鸭舍垫料中能够存活27d。
2 流行特点
2.1 发病日龄 1~8周龄小鸭易感,尤其是2~4周龄雏鸭最易感,樱桃谷肉种鸭小日龄发病之后会持续不断,有的持续到产蛋期,如果育成期感染能导致产蛋下降10%~20%,这与过去认为成年鸭有抵抗力发病较少不同。
2.2 发病季节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已无明显季节性,寒冷季节,易受冷的应激导致发病,炎热夏季也因环境潮湿而多发。
2.3 发病品种 白羽肉鸭最易感染,发病最严重,其次是番鸭或半番鸭,蛋鸭和种鸭发病近年有上升趋势,尤其是白羽种鸭发病增多。
2.4 发病损失 发病率高达90%以上,死亡率存在较大差异,在10%~80%不等,主要与饲养管理和环境等因素有关。
2.5 发病范围 流行广泛,几乎遍及所有鸭场,呈地方流行性。
2.6 发病诱因 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冷应激等都可诱发本病。
3 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3d,少数可达7d左右,根据病程长短和临床表现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或慢性三种类型。
3.1 最急性 多见于1~2周龄雏鸭,不表现任何临床症状突然死亡。
3.2 急性 多见于2~4周龄雏鸭,潜伏期1~3d,发病突然,病鸭表现为精神沉郁嗜睡,食欲不振,不愿行走,运动失调,眼睛流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致使两眼周围羽毛脱落形成眼圈,排黄绿色稀粪。后期病鸭出现神经症状,摇头晃脑,翻个,两腿呈划水样,出现角弓反张,最后衰竭死亡。
3.3 亚急性或慢性 多见于4~8周龄雏鸭,病程较长可达7~10d左右,病鸭嗜睡,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两腿无力,不愿行走,摇头缩颈,排黄白或黄绿色稀粪。少数病鸭出现头颈歪斜,转圈或后退。病鸭表现生长不良,出现僵鸭。
4 剖检变化
该病特征性病变是浆膜炎上纤维素性渗出物,主要表现为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最先出现心包炎,心包膜与心外膜粘连,心包有黄色液体蓄积,心脏外面覆盖一层灰白色或灰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其次是肝周炎,肝脏肿大,质地较脆,呈灰褐色,表明覆盖一层灰白色或灰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再其次是气囊炎,气囊浑浊,气囊与胸部或腹部粘连,表明覆盖一层灰白色或灰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最后是脑膜炎,脑膜水肿、充血、出血。产蛋鸭感染多表现输卵管炎,输卵管水肿、出血,其中充满大量干酪样物质。脾脏肿大,呈大理石样外观。
5 发病原因分析
5.1 鸭苗质量不优 近年鸭苗供不应求,鸭苗价格居高不下,有的种鸭场为了利益,过分延长产蛋时间或强制换羽重复利用,鸭苗质量较差而继发感染浆膜炎。
5.2 种鸭疫病多发 过去种鸭很少发病,近年鸭病越来越复杂,种鸭常感染流感、呼肠孤、细小等病毒性疾病,导致鸭苗不健康,抵抗力下降而继发感染浆膜炎。
5.3 鸭舍简陋 肉鸭养殖多为小散户,地面养殖或底网养殖,养殖设施差,鸭舍简单,不能给鸭提供好的生活环境,反而有利于鸭疫里默氏杆菌的滋生。
5.4 管理不当 鸭舍过于封闭,潮湿,通风不良,密度过大,环境卫生差,不消毒,冷空气应激等因素诱发本病。
5.5 药物限制 以前为了控制浆膜炎发生,多用药物进行预防,现在为了食品安全,药物开始限制使用,浆膜炎发病重新上升。
6 防控措施
6.1 提升鸭苗质量 种鸭场提升饲养管理水平,建全生物安全措施,做好疫苗免疫,减少种鸭疫病发生,保证提供健康和抗体水平合格的雏鸭。
6.2 重视鸭场建设 鸭场选址合理,满足地势高平坦、向阳避风、排水良好、隔离条件好、远离污染等条件。鸭场布局合理,有生产区和生活区。鸭舍建筑和设备要具有防寒保暖和通风换气功能。
6.3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加强对饲养人员的培训,掌握不同品种鸭的饲养管理技术。实行全进全出、不混养,提供适宜温度、湿度、通风和饲养密度,确保鸭舍干燥清洁,避免高温、高湿、转群、免疫、暴晒、雨淋等不良因素影响,减少各种应激。
6.4 建立严格消毒制度 做好鸭场环境卫生工作,每天清理鸭舍内外环境。鸭舍内外、养殖用具、料槽、饮水器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清洗和消毒。
6.5 做好疫苗的免疫 接种鸭传染性浆膜炎疫苗是预防该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再靠药物预防治疗已不可能,部分客户开始选择多价疫苗进行免疫,收到较好的防控效果。
[1] 白明月, 路付广.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与防治[J]. 家禽科学, 2018(4): 38-40.
[2] 杨金生, 李琳, 刘云志等.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与综合防制[J]. 科学种养, 2018(2): 51-53.
(2019–09–09)
S858.32
B
1007-1733(2019)12-005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