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好桑叶全程消毒关 有效防治微粒子病

2019-02-12蒋熙李培胜王燕丁文娟

四川蚕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微粒子滴定管硫代硫酸钠

蒋熙 李培胜 王燕 丁文娟

(凉山州蚕种场,四川 德昌 615512)

凉山州蚕种场是一个三级繁育四级制种的蚕种生产单位,生产的原种除供本场的原蚕生产区使用外还要销售一部份。因此原种的品质质量不仅影响本场的一代杂交种生产,而且影响我场的市场信誉度。要保证原种的品质质量,首当其中的就是控制微粒子病。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场就因微粒子病侵害造成原种毒率严重超标,以至一代杂交种生产无法正常运行。1993年开始在选原种繁育中采取桑叶全程消毒的防微控微措施,当年便取得了很好的防微效果,该项技术措施一直沿用现在。在选原种繁育过程中,采取桑叶全程消毒是从源头上控制微粒子病的最有效途径。现将我场选原种繁育中桑叶全程消毒的具体做法做一个简要介绍。

1 消毒药物的配制和检测

现在市面上销售的消毒药物中种类很多,我场选原种繁育用桑一直采用漂白粉浸消。

1.1 漂白粉消毒液母液的配制

在收蚁前将适量的漂白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使其充分溶解,加入母液池中,再加满水,并用薄膜把池子盖好封严,待澄清后检测母液浓度。

1.2 硫代硫酸钠法检测有效氯浓度

配制0.282N硫代硫酸钠标准液方法:取硫代硫酸钠69.99g,倒入10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至1000mL(注意是加水至1000mL,不是加水1000mL),待硫代硫酸钠全部溶解,摇匀即可。

检查前应准备如下用具∶50mL的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各一支,1000mL的容量瓶一个,玻棒一根,药匙一个,2mL的滴管一支,200mL,烧杯一个,市售的碘化钾和冰醋酸各一瓶。

用50mL的干净碱式滴定管取25mL已澄清的母液滴于200mL的干净烧杯中,然后依次加入2~3g碘化钾和1~2mL的冰醋酸,再用50mL的酸式滴定管0.282N的硫代硫酸钠滴定,试液逐渐由蓝色变为淡黄色,直至无色,关好滴定管,记录用去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毫升数,用该数除以取样毫升,数(25mL)则是母液有效氯含量。

1.3 目的液的配制和检测

按照(母液浓度-目的液浓度)÷目的浓度=加水倍数的方法兑好目的液后,用测定母液的办法检测目的液浓度,根据实际情况略作调整。

2 桑叶浸消方法

2.1 筐浸方法

首先把目的液兑好在一个大的方型池里,然后把桑叶装到桑叶筐里放到池子里浸(一般每框装20kg左右,每轮根据池子大小放8~10框)。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既省力又省时。但筐浸时,不方便翻动桑叶,叶面之间互相粘连,达不到彻底消毒的目的,有损防微效果。

2.2 散浸方法

把桑叶抖散放入已兑好的目的液槽中,边抖桑叶边轻轻把桑叶压入目的液中,浸叶量要适中,过多浸不彻底,过少浪费药液,液面要高出所浸桑叶8~10cm。浸叶过程中要轻压叶面2~3次,以免飘在上面的桑叶没浸到位。浸消目的时间到达后,把桑叶捞起来放到脱水框里脱水4min,脱水机转速设定为350转/min。 转速过高,容易损坏桑叶,转速过低又脱不干水。

2.3 桑叶浸消的浓度与时间

小蚕期:消毒液的浓度要求为0.3~0.33%,3~4min;大蚕期:消毒液的浓度要求0.33~0.35%,4~5min,桑叶带水时可适当提高0.1~0.2%的浓度。脱水后抖散,散热,散氯30min后备用。

2.4 浸消桑叶的存放

浸消桑叶不耐存储,因此每次严格按用叶量浸消,已浸叶存放时间最多不能超过8h(温度20℃时),温度越高保持时间越短。

为了防止已浸叶被再次污染,要求已浸叶和未浸叶要完全分开陈放,并分别由专人保管,专人运送,运送用具也要严格分开。

3 桑叶浸消的注意事项

3.1 浸叶前要将桑叶降温散热,摊凉后再浸,热桑叶接触消毒液要发生焦糊,降低桑叶质量。

3.2 每次消毒时一定要把桑叶抖散才放入消毒池,药液和浸叶比例一般按4:1,药液完全淹没桑叶为宜,每次浸叶后,药液量会减少,因此要根据情况增补药液量。

3.3 为了节约成本,兑好的目的液可以重复使用,一般可浸三次,由于桑叶都不同程度的带有水分,会影响目的液浓度的变化,为了保证浸叶浓度,因此每浸一次就要测一次浓度,如若浓度不够就要加母液直达到目的浓度。

3.4 兑目的液的水要凉水,否则会因为水温高而损伤桑叶。

猜你喜欢

微粒子滴定管硫代硫酸钠
家蚕原种繁育微粒子病防控措施及成效
家蚕微粒子病有关科技术语的探讨
家蚕微粒子病防治的十点体会
原蚕区微粒子病防控体会
硫代硫酸钠配置时的析硫现象对磷生铁测磷含量的影响
微课在中职化学项目教学中的应用
——以“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微课教学为例
硫代硫酸钠和聚羧酸减水剂复配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
某红土型氧化金矿采用硫代硫酸盐浸出试验研究
中和滴定实验探析
炎琥宁联合硫代硫酸钠治疗湿疹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