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禽霍乱诊疗
2019-02-12谷山林周婵王介平曾秀
谷山林,周婵,王介平,曾秀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重庆 荣昌 402460)
禽霍乱是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接触性疾病,其常呈败血性变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1 临床症状
病鹅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跛行,羽毛松乱,缩颈闭眼,头缩在翅下,离群,呆立。腹泻,排黄色、灰白色或绿色稀粪,体温升高到42.4℃,减食或不食,喜饮,呼吸困难,张口呼吸,摇头,鼻孔有黏性分泌物流出,有的病鹅肉髯肿胀,有热痛感。最后患鹅衰竭,昏迷而死。本病病程短的约半天,长的1~3 d。
2 剖检变化
病鹅心包变厚,心包内积有多量不透明的淡黄色液体,有的含纤维素性絮状物,心外膜、心冠脂肪出血明显。肝稍肿,质脆,呈棕色或棕黄色,表面散布许多灰白色、针头大小的坏死点。脾质地柔软。肺充血或有出血点。有出血性肠炎,肠内容物含血液。肌胃出血。
3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初步诊断本病为禽霍乱。从病死鹅肺、肝脏、脾脏等混合组织中提取总DNA,参照NCBI上该细菌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总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测序比对,以检测病死鹅是否感染巴氏杆菌。检测结果为阳性,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确诊本例为禽霍乱。
4 治疗
药敏实验表明致病菌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磺胺类药物敏感。治疗可每千克饲料加入100 mg环丙沙星原粉混饲,重症不食者可肌注环丙沙星,同时饮水中添加维生素进行辅助治疗。
未发病鹅与病鹅隔离,全场清除粪便、污物,圈舍、用具等用1%烧碱消毒,保持圈舍通风,加强饲养管理。
5 小结
养殖场消毒不严,环境卫生差,潮湿,是引起发病的诱因。
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执行卫生防疫措施,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可有效防止发病。有条件的养殖场可用本场分离菌株制备灭活苗,对鹅群进行注射。
鹅场还应控制好鹅舍的温度、湿度、饲养密度,保持鹅舍清洁、通风。严禁从疫区引种,引种前需进行抗原抗体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