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腹泻的预防与治疗
2019-02-12董自远董淑强陈晓红
董自远 董淑强 陈晓红
(1.连云港市赣榆区塔山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江苏连云港 222131;2.连云港市赣榆区城西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江苏连云港 222134)
1 前言
生猪养殖生产期间,腹泻类疾病属常见多发病。此类疾病发现不及时,会造成短时间内爆发态势,同时会诱发一系列的并发症,比如:食欲不振、精神萎靡、体重下降等等,影响生猪的育成率。严重时,会造成高致死率。考虑到该类疾病的危害性,当前生猪养殖很关键的一环,应注意做好生猪腹泻病的预防和治疗,接下来文章将对此做系统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2 猪腹泻的种类
从诱发腹泻的病因来看,注意有这几种:
细菌性腹泻——(1)大肠杆菌病:仔猪黄痢,拉黄色水稀粪,伴发呕吐症状;仔猪白痢,拉白色、灰白色稀粪,脱水严重,体温变化不大。(2)猪痢疾,因密螺旋体感染所致,典型症状:消瘦、腹泻、出血性下痢。
病毒性腹泻——(1)伪狂犬病毒,呕吐、腹泻,口吐白沫,腹部有粟粒大小紫色斑点,体温高升,眼眶发红,时有精神症状,行走不稳。(2)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特征为呕吐,严重水样腹泻和脱水。冬春季节多发。各种年龄猪,发病率高而死亡率低。但10日龄内仔猪发病率和病死率高,5周龄以后的病猪危害逐渐降低。传播迅速,数日内波及全场。仔猪突发呕吐,接着剧烈水样腹泻。粪便呈淡黄、绿色或灰白色。病愈仔猪的生长发育不良。胃内充满凝乳块,胃底粘膜轻度充血,有时在粘膜下有出血斑。小肠充血,内充满黄绿色或灰白色液状物。哺乳母猪腹泻后泌乳减少,加速哺乳仔猪发病和死亡。妊娠母猪偶见流产。
寄生虫病腹泻——⑴ 蛔虫性腹泻:表现为间歇性腹泻,被毛弯曲粗乱,生长不良,后期喜卧,精神沉郁。(2)鞭虫性腹泻:症状为轻度感染时有间歇性水样腹泻、轻度贫血、被毛粗乱。严重感染时表现食欲减退、贫血和持续性腹泻,便中带有粘液。⑶ 结肠小袋纤毛虫性腹泻:一般发生于断奶后仔猪,气候、环境、饲料恶劣为诱因,症状表现水样腹泻,混有粘液和脱落的肠粘膜。
非感染性腹泻——因养殖管理不善造成,比如:缺铁性腹泻、饥饿死性腹泻、酶和胃酸不足腹泻等等。
3 猪腹泻的预防和控制
第一,加强饲喂管理
良好的饲喂管理制度,是增强猪群抗腹泻能力的关键。健全饲喂管理制度,应从细节处着手,尤其注意喂料和饮水的卫生管理。为此,第一,在用料管理方面。能根据生猪不同阶段,有针对性的选择喂料。同时,应兼顾到不同期的营养比例搭配。猪场采购大量饲料时,应严格存储,保存在干燥通风的场地,以避免饲料霉变而诱发腹泻。第二,在饮水管理方面。前提是保证饮水安全卫生,关键是注意调控好饮水的温度,保证能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调整。冬季注意增加水温,避免因低温刺激肠胃而诱发腹泻。此外,注意水源的定期更换,不建议长期单一用死水。
第二,改善养殖环境
猪场的生长环境,同样关系到腹泻比例。日常改善养殖环境,应努力做到:其一,注意场地卫生。考虑到生猪特殊的生活习性,极易造成生长环境的脏乱差,而滋生各种致病菌而诱发腹泻。为此,猪舍要定期清扫,及时清理场内粪污,严格消毒,营造好的生长环境。其二,注意舍内保温,避免出现大的温差变化,尤其春季早晚时分,避免冷热应激而降低自身抵抗力而患病。其中仔猪保暖最关键,应重视仔猪的管理。其三,注意舍内通风。处理好与保暖的关系,确保舍内空气清新,营造适宜的生长温湿度环境。
4 猪腹泻的治疗
针对猪复习的治疗,应做到对症、对因疗法。但是,整体而言,可采取的治疗措施有:
对因管理不善造成的腹泻,应注意改善管理,通过半停食不停水的方式,同时配用大黄苏打皮,口服,每头用0.5~1片;夕炭银,每头用0.5~1片,能起到康复治疗的目的。
紧急接种防疫疫苗,针对传染性胃肠炎、流行腹泻、轮转病毒病、大肠杆菌等感染而诱发的腹泻病例,通过紧急注射接种疫苗,比如:K88/K99、仔猪腹泻五联苗等等,能起到有效控病的目的。
尝试用免疫球蛋白疗法,某些病毒性疾病,在流行初期用高免血清进行特异性治疗,能起到康复治疗的目的。或者,用细胞干扰素,流行初期,用肌肉注射的疗法,能起到康复的目的。
抗菌消炎疗法,后期治疗中,抗菌消炎是必须的环节。比较有效的抗菌剂,有恩诺沙星、林可霉素、痢菌净等等,施用期间应根据病症不同而尝试用不同的剂量。
体液平衡疗法,腹泻的同时,机体难免会脱水严重。对此,对症的治疗措施,用口服补液盐,可用碱类能有效缓解机体酸中毒。自制口服补液盐,成分:食盐,2.5g/次;碳酸氢钠,3.5g/次;氯化钾,1.5g/次;葡萄糖,20g/次,上述混水每次1000ml,口服,尤其适用于病毒性腹泻效果更好些。
抗寄生虫疗法,寄生虫病同样有伴发腹泻的症状。当前,对症治疗,比较高敏的药物,有:贝尼尔、左旋咪唑、阿维菌素等等,根据病情不同轮换给药,以避免耐药性的形成。
5 体会总结
生猪腹泻广泛存在养猪生产之中,对此病的控制,应树立“防重于治”的理念,早期积极预控,后期配合得力的治疗措施,以根本上提升生猪腹泻的防控质量,确保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