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保风暴下,县域养殖业如何发展

2019-02-12邱慎海

兽医导刊 2019年20期
关键词:养殖业废弃物县域

邱慎海

(安徽省砀山县畜牧兽医水产局,安徽砀山 235300)

1 环保对养殖业的要求

随着养殖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也日渐被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养殖业污染属于面源污染,存在着点多、面广、程度深等问题,因而,治理起来,难度特别大。针对以上问题,国家对养殖业的环境保护提出来一系列的要求,提倡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养殖。总的来说,现代养殖对环保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选址科学化、布局合理化、规模适度化

科学选址、合理布局,是防止养殖业污染的重要途径;而一定的养殖规模则为防治养殖污染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应当说,选址科学、布局合理,是对现代养殖企业的基本要求,也是有效防治养殖污染的前提条件。很难设想,一个藏身于村庄内、闹市区的养殖场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也很难设想一个毫无规划,养殖区、生产区、生活区混乱的养殖场会有科学有序的管理。不解决这些,规模越大,造成的污染越严重,也就越难治理。同样,没有一定的规模,没有相当的资金支撑,治理污染也是不现实的。

1.2 饲养设施化、生产规范化、方式集约化

这其实很好理解。养殖场要达到适度的规模,不利用科学的养殖设施是难以想象的。举例来说,纯人工的情况下,一个人至多可以饲养2000~3000羽肉鸡,而采用自动饮水、投料,则可以管理5000~10000羽,如果再添加自动清粪机,实现饲养全程自动化,则可以管理2万至3万羽。不搞设施饲养,人力成本会随着规模的扩大而呈现几何式上升,代价之大,超乎想象。而规模大了,就要制定规范的饲养管理规程,配备同规模相适应的技术人员,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实现集约化生产。否则,就会乱成一团糟,轻则人力浪费、效率降低,重则厂子倒闭,生产难以为继。

1.3 防疫制度化、饲养生态化

一个养殖场防疫制度是否健全,设施是否完善,不仅体现它的管理水平,还会影响它的生产水平,进而影响它的效益,甚至影响它的存活。饲养生态化要求养殖业与种植业、水产业、林业等有机结合,从而推进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减少能耗,促进增收,减轻污染,改善民生。

1.4 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这是在养殖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措施,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减少养殖废弃物的发生,并对养殖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或作为生产其他物资的资源,变废为宝。

2 县域养殖业的现状

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县级行政除了少数区域工业比较发达,大多数仍然以农业为主,仅仅靠着卖地盖房解决财政问题也许短时间可以,但是要靠它解决农民收入显然不现实,仍然要依赖于农业尤其是畜牧业的发展来实现。然而,县域养殖业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1)县域畜牧从业人员基本上以农民为主,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可谓很少,大部分人对养殖业污染的认识都很模糊,更谈不上自觉地治理污染。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人们对禁养区的规划,普遍反映是束缚了养殖业的发展,对环保局提出的要求,认为是与自己为难。总认为养殖是自家的事,你又不给一分钱,我想在哪养,想怎么养就怎么养。而本来治理污染是直接对他们有利的,他们才是直接受益者,这之间的冲突,才是最耐人寻味的。

(2)县域养殖业基本上仍然是以户为单位,属于扩大了的家庭散养,只有极少数几个上规模的企业,因而,大面积推行排污治理技术,有着多方面的现实困难,不仅仅是技术障碍、资金压力,更有着不可忽视的心理障碍。

(3)县域畜牧从业人员缺乏多方面的专业素养。作为一个现代养殖企业主,所要具备的专业素质是多方面的:他不但要是一个养殖技术上的行家里手,更要有敏锐的市场嗅觉,还要精通企业的经营管理,对来自几个方面的风险都要有清醒的认识,能迅速对变化的形势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但所有这一切,显然都是我们的从业人员普遍缺乏的。

(4)县域相关部门对养殖废弃物处理的一些偏颇做法也对养殖业污染防治不利。

实事求是地说,县域相关部门对养殖废弃物的处理仍然不够重视,特别是相关部门以罚代管,不从源头上开始治理,是一个大问题。对于县域星罗棋布的养殖点来说,首先废弃物的收集就不太容易,至于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就更谈不上。

3 发展对策

3.1 转变发展观念

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养殖业发展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现代化程度低、可利用资源缺乏、生产社会化水平低下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势必引起能源的高消耗和环境污染,进而造成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的破坏。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想法和做法已不合时宜,必须予以彻底摒弃。

3.2 提前规划、合理布局,提高养殖门槛

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养殖区域布局,提前规划,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并严格落实“三区”内养殖用地备案审批、污染治理等各个环节的要求,提高养殖企业进入门槛[1]。

3.3 加大宣传力度,严格行政许可审批

(1)提高环保意识。

(2)明确职责、分工合作。

(3)严格落实“三区”规划。

3.4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引导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

在严格执法的同时,考虑到养殖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各级政府应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支持力度,配合环保部门做好工作,真正服务养殖业,做一个服务者而不是管理者,努力促进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养殖业废弃物县域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电子废弃物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废弃物”中有孩子的快乐
食用菌多糖作为添加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