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艾滋病防治技术应用与挑战
2019-02-12吴尊友
吴尊友
互联网,包括网页和社交软件,已经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中国,每60 s,就会在互联网上产生约265万张火车票订单,出现347 万次百度搜索,9.5万条微博发送,7.3万笔支付宝交易[1]。全球用户量最多的前十名社交软件,每月活跃用户均超过3亿人,其中脸书 (Facebook) 每月活跃用户达到16亿。全球前十名社交软件中有三个隶属中国,其中QQ 每月用户8.5亿人 (用户数排名第三),微信6.8亿人(用户数排名第四),百度贴吧3亿人(用户数并列排名第十)[1]。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包括交友方式,以及伴随交友引发的性行为方式。社交软件不仅为人们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提供了交易平台,同时,也为性交易、毒品交易等提供了交流平台。因此,社交软件也必将成为艾滋病防治新的重要平台。
1 互联网及社交软件
目前,社会上各种社交软件多如牛毛,在百度搜索页面,输入“安卓交友App”,则显示 3 431个不同种类的交友软件,包括QQ、微信、陌陌等。敲入“同志App”,则显示有84个男同交友软件,包括 Jack ‘d App (接客帝)、BoyAhoy、Blued 等。各种社交软件是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而设计,并在应用中不断改进、完善。注册社交软件新用户,一般都需要手机号码或电子邮箱认证。通常,一个手机号或邮箱地址,只能在同一个社交软件上注册一次,但可以在多个不同的社交软件上注册。同一个社交软件平台上的不同用户之间交流,有些社交软件,首次交流的双方需要事先确认并获得对方认可后才能交流,比如QQ、微信。有些社交软件则不需要其他用户确认,比如微博、陌陌等。
用户根据使用目的选择一个或多个社交软件。目前,微信的功能相对比较全面,除了与人联系外,还可以用来支付多种购买活动,如支付出租车费、订购火车票、飞机票等。我国最新的一项研究显示,52%的学生同性恋使用男同专用交友软件,使用目的包括:73.6%是为了交友、55.3%寻找伙伴、23%是找性伴[1]。寻找性伴应用最广泛的社交软件可能要算陌陌,用户在陌陌社交平台上认识附近的“陌生人”,达成意向后,双方采用第二种联系方式,如交换手机号码或微信号码,再进一步协商。不可否认,新社交软件的出现,为那些有特殊性需求的人,提供了新的联系平台。
2 艾滋病流行特征与互联网用户
目前,全球有3 690万艾滋病感染者,70%发生在非洲次撒哈拉地区,92%的感染者是经性途径传播,每天大约有4 500人感染艾滋病,约37%的感染者年龄在15~24岁之间[2]。2017年,我国报告艾滋病感染者13.5万人,其中95%是经性途径传播。从感染者年龄分布来看,占比最高的是25~29岁青年,其次是20~24岁组和30~34岁组,即性最活跃年龄组感染人数最多[3]。青年人既是互联网和社交软件的主要使用者,同样是艾滋病流行的主要受害者。因此,互联网及社交软件,可以作为载体平台,为艾滋病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支持。
3 互联网+艾滋病防治技术应用
互联网及社交软件可以用来传播艾滋病预防信息,包括文字信息、视频信息、图片、声音信息;也可以用其GPS定位功能,标识艾滋病检测点和治疗点的地理位置,供用户使用;还可以用来作为求询者与服务提供者之间的互动工具;可以用来预约诊疗服务,以及用于病人的随访管理服务等。
3.1开展流行病研究 Ren 等[4]利用男同社交软件,开展用户既往自我检测后求医行为情况调查,调查筛选了2.2万用户,对其中2 383位曾经做过艾滋病自我检测的调查对象,进一步了解自我检测结果及求医行为。研究发现,只有15.9%的人在自我检测后有求医行为,而且,有求医行为的主要是自我检测阴性者,而那些自我检测呈现阳性反应或不明确者反而没有求医行为。为了解高危人群流动情况,Mi 等[5]用互联网登录信息,比较用户注册地与最常见登录地差异,分析79万男同用户的流动情况,发现其中约1/3处于长期流动状态,广东、上海、北京、天津和浙江的流动比例高,西南的男同主要向东部沿海流动。
3.2促进艾滋病检测 Young 等[6]利用脸书进行随机化干预实验研究,将研究对象分为16组,采用随机化分组方式,8组分配到脸书同伴干预组,并同时每天传送艾滋病检测信息,8组分配到对照组,无同伴引导,只参加在线健康社区活动。两组均随访12周,观察参与艾滋病检测情况。研究表明,干预组12周后检测比例为17%,而对照组的检测比例为7% (aOR=2.61, 95%CI: 1.55-4.38)。Ybarra 等[7]以14~18岁青少年同性恋或双性恋为研究对象,五周时间,每周发5~10条短信,第6周加强一次信息,随访3个月,看检测情况。结果发现,干预组艾滋病检测比例(55%)显著高于对照组(28%, aOR=3.42,P=0.001)。
3.3改变危险性行为干预 Ybarra 等[7]的上述研究还同时观察了短信息干预对性行为的研究。研究发现,干预组无安全套危险行为显著下降(RR=0.39,P=0.04)。Mimiaga 等[8]以男性性工作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手机传送的减少危险咨询以及个性化的文字信息或语音信息,在基线、随访3个月、6个月三个时点观察危险性行为的情况。研究发现,无安全套的危险性行为比例,干预组和对照组都是7.7%,在随访3个月时分别是1.4%和4.9%(P=0.0003),在随访6个月时分别是0.2%和2.8%(P<0.0001),干预组显著好于对照组。
3.4促进治疗 感染者在诊断发现后,往往还没有来得及接受治疗,就脱失了。为了减少脱失,Mehta等[9]用每周一次短信提醒、连续4周的干预活动,观察干预组与常规工作对照组诊断后脱失情况。研究发现,干预组诊断后的脱失比例比常规工作组减少了80%(aRR=0.2, 95%CI: 0.1-0.5)。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Lester 等[10]用随机化分组方式,对参加抗病毒治疗的病人进行短信息干预,与常规治疗组作为对照比较,发现短信息干预组不依从比例减少19% (RR=0.81, 95%CI: 0.69-0.94;P=0.006),病毒失败率减少16% (RR=0.84, 95%CI: 0.71-0.99;P=0.04)。
另一项对全球85个临床实验研究进行荟萃分析,包括1.6万名研究对象,发现短信息干预与常规对照组比较,无论是全球(OR=1.48, 95%CI:1.00-2.16)还是中低收入国家(OR=1.49, 95%CI:1.04-2.09),治疗依从性均提高约50%[11]。
4 挑战
4.1对互联网与艾滋病流行关系的认识 有些人质疑互联网及社交软件广泛应用为用户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方便的同时,促进了性交易和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实际上,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发生于社交软件出现和发展之前。我国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上升,在2006年就已经出现,并出现逐年缓慢上升。而社交软件的出现和应用,仅仅才几年时间。非洲国家社交软件并不普遍,却出现了世界上最为严重的艾滋病流行。再看看社交软件最发达的美国,其艾滋病感染率近十年稳中有降,也没有出现伴随互联网及社交软件的广泛应用而增加。
我国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在过去10年超过很多发达国家,一跃成为全球经济总量第二的国家。我们不会因此质疑经济发展造成了艾滋病快速上升。在过去的10年里,我国的小汽车产量和销售量逐年增加,我们也不会因此质疑轿车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艾滋病传播。互联网及社交软件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我们应该积极抓住机会,利用好这一宝贵平台,开展更加积极的艾滋病防治活动。
4.2互联网覆盖面广,短时间可接触大量用户,但效果难以保证 互联网及社交软件具有跨越时间和地域的优势,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用户的调查或信息发送。但由于这类活动都是人-机互动,研究人员无法控制,一方面,调查之类的活动应答率非常低,另一方面也无法研判其真实性。同时,调查或预防干预内容,宜短不宜长。
4.3互联网及交友软件用于艾滋病防治亟待加强 当前全国疾病控制机构、医疗卫生机构艾滋病防治人员对互联网及社交软件用于艾滋病防治的迫切性、重要性还认识不足,对于艾滋病防治的多个重点目标人群使用的常见社交软件不了解、不熟悉。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支熟练运用互联网及社交软件用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专业队伍,没有一支强大的掌握现代网络新技术的专业人员队伍,将无法打赢控制艾滋病流行这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