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的生物学特性及科学饲养
2019-02-12屈俊成关婷婷
王 丹 屈俊成 张 佳 关婷婷
(焦作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河南焦作 454003)
1 生物学特性
1.1 耐寒不耐热
牛体型大,单位体重的表面积小,散热难,怕热不怕冷。
1.2 反刍与嗳气、食管沟反射
牛有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四个胃,只有皱胃能分泌胃液,称为真胃,前三个胃合称前胃。采食时,牛的舌头把草料卷入口中,匆匆吞入瘤胃。在休息时,再把食团逆呕至口腔,再次咀嚼后吞入瘤胃,这个过程叫做反刍。食团在瘤胃中细菌和纤毛虫的发酵下,产生挥发性脂肪酸和各种气体(如CO2,CH4,NH3等),即嗳气。当牛采食大量的豆科草料和淀粉类饲料时,瘤胃发酵的气体大量上升而出现胀气,如不及时救治,就会引起死亡。
初生犊牛瘤胃功能不健全,喝奶时食管沟收缩成一个中空闭合的管道,牛奶通过食管沟绕过前胃直接进入皱胃,随着犊牛的成长和瘤胃的发育,瘤胃逐渐具备消化干草等饲料的能力。
1.3 群居性与位次
牛的祖先是野生原牛,牛的大多数行为都源于自然条件或半自然条件下生活的野生原牛。牛喜群居,比如交流行为和攻击行为需要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一定的学习和训练,一旦错过这个阶段,就很难形成相似的行为。例如把初生牛隔离2-3个月,它将很难与其他犊牛相处。
个体在群体中建立优势序列,每头牛都清楚自己的“社会地位”,这种关系是从犊牛时期逐渐形成的,减少个体间不必要的麻烦和争斗。
1.4 感觉和躺卧行为
牛的视力范围在330°~360°,能清楚分辨出红色、黄色,对绿色和蓝色区分能力差;听觉与人类似,且能探测远的声波,对一些离牛很近的声源反而不够准确。味觉发达,能根据味觉寻找食物,与同伴交流,喜欢甜酸食物,不喜欢苦和过咸的食物;触觉灵敏。
牛的休息、采食以及反刍等都有明显的生理节律。犊牛一天躺卧时间为16h左右,躺卧次数为30~40次,成年牛每天的躺卧时间为12h左右,躺卧次数为15~20次左右。躺卧的时间和次数受年龄、气温条件和健康情况影响,长时间休息的时候,牛还会反刍、打盹、深睡,牛打盹要比深睡的时间长。
2 饲养管理要点
成年牛的育肥期为90d,幼牛的育肥期是120d。我国中原地区,一般采取放牧和舍饲相结合的方式。
中原地区冬季寒冷,肉牛耐寒,圈舍只需要适当防寒即可。夏天炎热,注意防暑降温,放牧尽可能清早早出早归,下午晚出晚归,三伏天可选择夜牧,中午回到棚下休息[1]。为了抢秋膘,尽量延长采食时间,每天放牧时间10h以上。白天回圈舍后可以补充1kg左右的精料补充料或者块根、块茎类以及优质干草。每天刷拭2次,饮水6次。舍饲时,应以优质的牧草或者野干草、农副产物为主,每天喂10kg,精料补充料2kg,青贮饲料10~15kg,饮水6次,水质要清洁,上午下午运动2h左右,每天刷拭2次。
放牧肥育的幼牛,体重不得低于120kg,体重过小的犊牛,肥育其结束时达不到屠宰体重。幼牛在肥育期内可增重150kg,成年牛增重100kg左右。
中原地区牧草不足,可用青干草、青贮饲料、酒糟、甜菜渣等代替,供给“盐砖”,任其自由舔食。
青贮饲料原料一般在玉米籽乳熟期收割,此时的玉米棒子蜡熟至70%,叶片尚未枯黄,玉米颈基部1~2片叶子开始枯黄时立即采摘,当日粉碎青贮。也可以选择豆科牧草,一般在现蕾至开花期收割青贮,禾本科牧草一般在孕穗至抽穗收割青贮。原料需要切碎,玉米秸切碎长约2~3cm,牧草相对柔软,易压实,切短至3~5cm即可。将切碎的原料加入2%~3%的糖、甲酸、淀粉酶等添加剂促进发酵。装窖前,底部铺10~15cm厚的秸秆,以便吸收汁液。窖的四壁铺塑料薄膜,防止漏气透水,一层一层压实,高出窖沿60cm左右即可封窖。顶部先覆盖一层切短的秸秆,用塑料薄膜覆盖后用土拍实即可。此种青贮饲料是优质肥育牛饲料,具有口感好,牛增重快等特点,值得推广。
酒糟育肥法在我国也有几百年历史了,初期先少量饲喂酒糟慢慢熟悉接受,15~20d后加大饲喂量,减少干草饲喂量。体重在350~400kg的牛,每日可饲喂酒糟50~60kg,体重较轻或者1.5岁以上的牛,每天饲喂酒糟40~50kg。
甜菜渣育法肥适合在糖厂周边,此法比较经济。育肥初期每日每头可饲喂40~50kg,育肥中期增加到70~80kg,末期减为50kg。
综上所述,不论哪种饲料育肥,都要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舍温在8~10℃是最适合料肉转换,舍内保持干燥,空气新鲜,光线充足,保持牛体清洁卫生,每天刷拭,配合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增加食欲,保证出栏时膘肥体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