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非洲猪瘟的危害与防控措施

2019-02-12格桑普尺

兽医导刊 2019年16期
关键词:养猪业猪群猪瘟

格桑普尺

(西藏日喀则市康马县康马镇人民政府,西藏日喀则 857500)

0 引言

非洲猪瘟是一种具有高传染性、高致死率的传染性疾病,对养猪业造成极大的损失。非洲猪瘟主要是由于猪瘟病毒引起,以引起高热为主,导致皮肤发绀、内脏器官出血等病症。非洲猪瘟成为目前养猪业面临的危害最大的传染病之一。

1 非洲猪瘟的发生特点及传播方式

1.1 发生特点

在自然条件下,猪群感染非洲猪瘟不受品种、性别、年龄影响,且传染性强,发病率较高。急性感染情况下,会导致猪群的全群死亡,造成巨大的损失。非洲猪瘟不受季节影响,一年四季均可爆发。

非洲猪瘟耐冷不耐热,死亡率高达100%,且没有可医治的疫苗,直接影响猪群质量,有着巨大的危害。

1.2 传播方式

非洲猪瘟的感染源是病猪或先天感染猪,由于非洲猪瘟具有一定的潜伏期,病毒随着分泌物排出体外,从而污染用具、饲料、栏舍、车辆等,导致其他猪相继感染。非洲猪瘟还可经卵垂直传播、交配传播、蜱叮咬直接接触、食用易感染非洲猪瘟的污染食物间接传播。

2 危害

我国的养猪业发展旺盛,非洲猪瘟侵入我国,势必引起养猪业的震荡,带来巨大的危害,并大量损失人力、物力、财力。非洲猪瘟致死率高,导致猪群存活率降低,死亡率升高,且导致猪群的生产率降低。非洲猪瘟的侵害,导致动物产品出口的认证难度将不断增大,认证时间不断延长。猪肉作为主要蛋白质来源,非洲猪瘟的传播将影响猪肉产品销量降低,带来一定经济损失。

相比国外而言,非洲猪瘟在我国的传播速度极快,我国西藏地区也发现非洲猪瘟疫情。西藏地区目前死亡生猪55头,会影响其他猪群。西藏猪群为适应藏区气候,防止野兽侵袭,形成了视嗅觉灵敏、善于奔跑、四肢发达、抵抗力强的特点。而西藏猪群的养殖习惯,是将猪群全年野外自然放牧,且自幼猪断奶后,直到宰杀,猪群均无人看管。猪群一般在村庄附近,不超过5km处。猪群一旦感染非洲猪瘟,感染猪的粪便、用具、栏舍等未做到无害化处理,将严重影响猪群的健康,导致环境污染,导致蚊虫数量增多、气味污染,影村村庄居住环境。

我国是生猪养殖大国,猪肉产品的消耗在全球范围内也占有重大比值,猪肉是我国居民肉类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但我国的生猪养殖不够规范,且生猪养殖场所处位置不同、生猪养殖数量大,若非洲猪瘟在我国大范围扩散,将导致我国的养殖业受到大程度的经济损害,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无法满足居民肉类蛋白质的需要[1]。

3 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的传染性使建立非洲猪瘟的防控体系变得尤为重要,防控体系的建立直接影响到养殖场的发展。从理论角度出发,医学上“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群体”是传染病防控的重要因素,加强对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

3.1 科学免疫

科学免疫是防治非洲猪瘟的有效措施,通过对未感染非洲猪瘟的养殖场进行对仔猪注射猪瘟免化弱毒疫苗,做到有效的预防。对于已感染非洲猪瘟的养殖场,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已感染猪,对其他未感染猪进行加倍剂量的疫苗注射,加强预防效果。

3.2 加强监测

对养殖场的猪群进行抗体检测,通过检测抗体,选择接种疫苗的时间和接种剂量,一定程度上,提高免疫效果,提高猪群免疫力,避免免疫失败的情况出现。加强对猪群的监测,对于抗体达不到标准或已经感染的猪群做到及时处理,避免出现大范围的感染。

3.3 加强对猪群的管理

非洲猪瘟的传播迅速,为避免猪群的感染,就要加强对猪群的管理。根据西藏猪群的养殖特点及生活习性,要加强对猪精的管理监测,加强对猪群的管理监测,划分猪群的活动范围,避免猪群进入村庄。对于猪群实时监测,若发生感染,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及时隔离或处理已感染猪,第一时间上报并做好消毒措施,对于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其栏舍、用具、拉猪车等。避免因猪群发生感染而影响村庄环境。

3.4 建立中转站和洗消中心

建立中转站和洗消中心,做到专车专用,按着清洗制度和顺序进行规范化清洗。三级防控,避免非洲猪瘟的感染。比如,拉料车在生产区外进行消毒处理后返回继续拉料,饲料进行消毒后放入生产区内专用车中,由专用车拉入消毒房,进行二次消毒;最后由喂养车进行喂养存放进行饲养。当出现病死猪或淘汰猪时,由专用车拉出生产区,在生产区外消毒后重新返回存放间。中转站和洗消中心的监建立可以有效避免非洲猪瘟在养殖区内传播。

3.5 加强养殖人员管理

对于养殖场的人员要做到加强管理,猪场及生产区实行严格封闭式管理,划分生活区、养殖区等。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严格划分猪群的活动区域。因西藏猪群是自然放牧,这就需要养殖人员在稍远距离进行观察监测。在进入养殖区时,加强消毒处理,除必要物品外,不得带入其他东西进入养殖区。在隔离区实行更换衣物、拿取用品等,并及时将衣物、用品消毒。加强对人员的管理,避免因人为原因导致猪群感染非洲猪瘟[2]。

4 结语

为避免非洲猪瘟对我国养猪业造成震荡,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根据非洲猪瘟的传播特点,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科学免疫,加强猪群监测,加强对饲料的管理,根据非洲猪瘟耐冷不耐热的特点处理饲料;加强对猪群的管理,保证猪与猪的隔离,确保消毒处理;建立中转站和洗消中心,建立三级防控制度,做到层层消毒;加强养殖人员的管理,建立管理制度,实行严格的封闭式管理。提高对非洲猪瘟的重视程度,以实际措施做到防控,避免非洲猪瘟带来的危害。

猜你喜欢

养猪业猪群猪瘟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2022年养猪业或将迎来“大变局”
2020年养猪业盘点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非洲猪瘟来袭,这些问题一定要知道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中美贸易战”养猪业可能发生的事
尼泊尔养猪业现状与前景展望
一例外购猪猪瘟暴发后的诊断与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