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体会

2019-02-12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9期
关键词:负面循证心绞痛

曹 芳

(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湖北 宜昌 443000)

冠心病在心血管疾病中发病人人数日益上升,研究显示影响因素有疾病防控、职业习惯自己生活方式等存在联系。心绞痛在临床上指的是冠状动脉血流供氧量满足不了心肌所需从而导致心肌缺血,老年患者主要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绞痛发生[1]。近些年来人们对冠心病心绞痛治疗同时发现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有效避免心肌梗死或者心肌猝死等症状发生,还可大大减少心肌心绞痛的发生次数。基于此,本文为探究分析循证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体会,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纳的冠心病心绞痛老年患者70例进行分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纳的冠心病心绞痛老年患者70例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男19例,女16例,年龄为60-76岁,平均年龄为(66.37±8.04)岁。研究组患者男20例,女15例,年龄为61-74岁,平均年龄为(65.37±8.05)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循证护理主要内容有:(1)找出询证问题,首先评估患者病情,找出导致疗效不够理想的因素。然后通过查找资料以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等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循证问题[2]。(2)循证支持本次护理方案根据文献查阅,从问题出发,再通过文献所涉及的方法和理论和医院可行性、实用性等两者结合。进而给予患者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方案。(3)心理护理,老年患者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普遍认知度不高,因此在详细讲解冠心病心绞痛发病原因以及不良反映,仔细介绍治疗方法及我院成功治疗案例,降低患者的恐惧感,改善负面情绪。从而使其治疗依从性和信心得到提高[3]。(4)认知干预,针对心绞痛预防措施通过健康宣教的方式增强其科学用药的习惯,指导患者进行适量运动,可通过步行太极或者慢走的营养有氧运动,使其体质得到提高。帮助患者制定作息时间表,严格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保持科学饮食,多食用高纤维和新鲜瓜果。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负面情绪改善情况以及心绞痛发生次数。本文负面情绪评估通过SAS、SDS焦虑、抑郁评估量表进行判定。

1.4 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t值检验计量资料,卡方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研究组心理负面情绪在干预前无差异,SAS、SDS分别为(53.18±4.18)分、(52.13±6.07)分,对照组为(54.31±5.07)分、(51.46±5.82)分,干预后研究组为(32.04±5.08)分、(31.09±5.10)分,较对照组(40.33±4.85)分,(41.33±3.87)分明显更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研究组心绞痛发生次数(1.50±0.31)次/周,对照组为(3.42±0.42)次/周,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近些年来冠心病发病人数不断上升,严重干扰患者正常生活威胁身体健康。而通过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实施循证护理,遵循系统合理[4],循序渐进以及科学的护理方案,对患者在日常生活以及身心双重等全方面进行护理服务,期间通过查找患者面临的治疗问题或者患者情绪低下的原因,然后给出针对性的方案,在常规健康教育等基础指导后,增加循证护理,从心理方面进行干预从事配合饮食指导,可对患者的负面情绪,疾病认知率以及药物要依从性的起到针对性的干预[5]。本文中,研究组心理负面情绪在干预前无差异,干预后较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研究组心绞痛发生次数(1.50±0.31)次/周,对照组为(3.42±0.42)次/周,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也表明,循证护理干预方法应用后在消极情绪改善方面效果显著,因该方案注重关注患者情绪消极的原因,通过积极指引改善情绪。而心绞痛次数在循证护理后也得到控制,提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

总而言之,通过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后可明显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心绞痛发生次数,改善负面情绪,临床上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负面循证心绞痛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建议在直销业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