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在2型糖尿病合并败血症中的研究进展

2019-02-12毛启东综述甘华侠审校

实用临床医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败血症补体亚群

毛启东(综述),甘华侠(审校)

(1.萍矿总医院内分泌科,江西 萍乡 337000; 2.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南昌 330006)

2型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疾病,临床表现以高血糖为特征,患者因长期处于血糖代谢功能紊乱状态,进而导致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异常,加之高血糖所致的多种慢性并发症,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显著,极易合并多种病原体感染出现败血症。糖尿病合并败血症互为危险因素,形成恶性循环状态,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近年来,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补体及其调控机制在慢性消耗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成为热点问题,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补体是人体免疫反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机体主要细胞和分子调控人体免疫功能,其检测有助于患者免疫功能的评估,更有助于从细胞分子层面评估患者的病情,也为患者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预测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1-2]。本文就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在2型糖尿病合并败血症中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1 糖尿病与败血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糖尿病的发病率日渐增加,给社会的发展带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医疗负担,更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3]。据统计,2011年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者已有3.7亿,大约80%的糖尿病发病出现在发展中国家,估计到2030年,全世界糖尿病人数将升至5.5亿[4]。我国每年新发糖尿病患者约120万,大约有95%以上的为2型糖尿病[5]。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高,总体治疗效果不够理想,长期血糖控制不稳定,致使患者病情反复变化。糖尿病对全身多个器官组织均可造成影响,糖代谢功能紊乱可影响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状态,进而造成患者营养缺乏,进而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差,感染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感染后出现败血症的糖尿病患者病情比较凶险,具有较高的死亡率[6]。同时,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也易诱发酮症酸中毒,进而发展为感染性休克,致使住院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增加[7]。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有助于各类细菌的入侵和繁殖,大量细菌代谢后产生的毒素和代谢物,可引起严重的毒血症,据报道[8]糖尿病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概率约为非糖尿病患者的4.4倍。

败血症是一种继发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血流感染性疾病,常出现水、电解质及酸碱平稳代谢紊乱,严重者可发展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病情进展迅速,预后较差。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后,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出现严重的败血症,这也是致使糖尿病患者预后较差的重要原因。

因此,有效的血糖控制和免疫支持治疗在一定范围内可减少糖尿病患者感染的发生率。糖尿病患者合并社区感染的败血症病原菌多表现为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要致病菌,以呼吸道和泌尿道病原体感染为较常见的原发感染灶;对患者及时应用胰岛素降糖,积极合理地进行血糖控制,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这些均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9]。败血症是炎症感染性疾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结局,患者易出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严重者甚至出现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或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然而,糖尿病合并败血症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但病情进展极为迅速。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超过60岁、糖尿病病程超过5年、住院时间超过2周、合并侵袭性操作、糖化血红蛋白超过7%均是2型糖尿病合并败血症的危险因素,积极有效评估糖尿病合并败血症的危险因素,可有效减少或降低出现糖尿病合并败血症的概率[10]。

2 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补体在糖尿病及败血症中的研究概况

T淋巴细胞亚群是反映机体免疫状态的重要指标,T淋巴细胞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65%~75%,利用流式细胞术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比例(CD3+、CD4+、CD8+)进行检测,常被应用于多种免疫缺陷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等的临床疗效评估和预后预测[11]。CD3+是T淋巴细胞中的重要分子,代表T淋巴细胞的总数,即可以作为发挥细胞免疫抵御病原入侵,也可调控免疫功能的平衡状态。CD3+T淋巴细胞进而分为CD4+亚群和CD8+亚群,CD3+、CD4+T淋巴细胞亚群属于诱导性T淋巴细胞,基本上没有细胞毒性,其通过产生细胞因子调控其他免疫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发挥特异性免疫功能清除病原体;CD3+、CD8+T淋巴细胞亚群属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其通过产生颗粒酶、穿孔蛋白和颗粒溶解素等直接消灭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发挥免疫抑制作用[12]。CD4+/CD8+比例异常提示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的相关性[13]。病原体入侵机体后,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反应,涉及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释放,上述反应过程涉及病原体感染后的败血症的整个病理过程[14]。有研究[15]发现,当败血症患者进入晚期阶段,出现T淋巴细胞功能抑制状态,病原体出现快速的繁殖,进而导致感染的症状更加严重,出现难以控制的局面。CD4+T细胞可有效控制感染、阻滞感染扩散,也可在败血症早期阶段对固有免疫激活,发挥重要的抗感染作用[16]。有研究[17]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明显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CD3+、CD8+T淋巴细胞亚群熟练显著降低,CD4+/CD8+比例升高,患者对病原体的杀伤能力降低,抗感染能力显著下降。因此,通过稳定血糖水平,改善机体T淋巴细胞状态,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可有助于降低外界病原体感染的概率,减少并发败血症的概率[17]。也有研究[18]显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感染后,机体CD4+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CD8+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增加,提示患者细胞免疫进入被抑制的状态,因此,细胞免疫状态异常时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感染的重要因素,治疗过程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应加入免疫调节剂,以达到综合有效治疗的目的。应用卡介菌多糖核酸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D3+、CD4+T升高显著,可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19]。

免疫球蛋白是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抗体,其主要组成包括IgG、IgA、IgM,当出现败血症时,免疫球蛋白水平逐渐呈现降低趋势,患者抵抗力出现下降,直至患者死亡前呈显著降低[20]。补体是一组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其通过经典途径、旁路途径及凝集素途径组成了先天性免疫的主要部分,同时也参与了适应性调节免疫过程,C3在三种途径的终末阶段均会出现活化,C4在经典途径和凝集素途径的初始阶段活化,参与多种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发病过程[21]。机体受到病原体感染后,补体通过识别病原体,进而激活级联酶促反应将病原体清除,以发挥抗感染作用[22]。血清补体在正常人中呈现稳定状态,当机体合并炎症反应性疾病时,患者外周血补体水平和成分会呈现降低趋势,补体减少会导致机体易受外界病原体的感染[23]。有研究[24]显示,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血清IgA、C3水平升高,病程时间越长,C3升高越显著,提示2型糖尿病患者补体水平出现失衡或改变,感染加重了补体的失衡。也有研究[25]显示,补体C3、免疫球蛋白IgA是2型糖尿病或并发症的辅助检测指标,其水平反映了机体的免疫状态,其水平检测对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展望

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补体在2型糖尿病、败血症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仅局限于临床观察,其具体调控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深入探索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补体在2型糖尿病合并败血症中的作用,有助于认识免疫炎症功能在2型糖尿病合并败血症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糖尿病合并败血症防治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败血症补体亚群
甲状腺切除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后感染的相关性
探讨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早期诊断意义
补体因子H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抗dsDNA抗体、补体C3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警惕:全球每五名死亡者中就有一人死于败血症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流感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检测意义
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在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水平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
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