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县艾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建议
2019-02-12朱富华卢照宇余永成李明春
朱富华,卢照宇,余永成,李明春,王 涛
(四川省会东县农业农村局,四川 会东 615200)
1 会东县艾草产业现状
会东县艾草面积333hm2,产量15000t,产值5000万元。全县艾草加工龙头企业1家,合作社7家,家庭农场或种植大户126户。会东县艾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在江西街、新街、铅锌等乡镇建成艾草良种繁育基地和科研示范基地1个,面积达67hm2;在江西街乡大村村修建艾草深加工厂1座,占地面积5680m;有打绒机设备1套,艾绒卷条设备1套,艾产品包装设备1套,6立方艾草精油提取设备4套,艾叶茶制茶设备1套,已生产蓝色精油、纯露、智能精油、彝缘艾宝、香包、布艺产品、艾柱、艾条、艾叶饼、蚊不叮、鲜艾叶等产品。
2 会东艾草产业优势
2.1 独有品种
会东县艾草产业基地位于2300~2800m高海拔地带,天晴日照强,早晚云雾缭绕。独特的土壤,丰富的紫外线,卓越的气候,有利于艾叶生物合成一些独特的化学成分,优势明显。会东县艾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次培育出能加工蓝色精油的艾草品种,红宝石1号。
2.2 独有含量
据四川省抗菌素研究所检测报告分析显示,会东艾草通过加工,精油含量达到1.28%,而精油里面的冰片含量达到5%,其它地方的只有2%左右,药物含量比平原地区高出1倍多。
2.3 独有成分
会东县蓝色精油含有较多的倍半萜烯类成分,萜品烯、冰片等109个化学成分,绿色精油含有侧柏酮、石竹烯等76种化学成分,比其它地方多33个化学成分。
2.4 独有香味
会东县蓝色精油颜色高贵,气味香甜,余味有黑松露的迷人气息。
2.5 独有价值
会东艾草加工成蓝色精油,肤性强,有抗过敏作用,保健价值高。
3 资源优势分析
3.1 气候条件优势
会东县位于四川省南端(26°38′17.8″N,102°34′36.8″E),凉山州东南部,金沙江西北岸,是攀西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最低海拔640m,最高海拔3331m,县城海拔1670m。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群山起伏、河流深切,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属于中亚热带西部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2℃,适宜不同品种艾草种植。
3.2 土地资源优势
会东县国土面积322246hm2(3227km2),其中:林地面积208059hm2,占65%,非林地面积114187hm2,占35%。全县共有耕地面积65333hm2,人均占有耕地仅0.15hm2。经普查,适宜艾草种植区域很广,面积在10000hm2,其中,适宜区6666hm2,次适宜区3333hm2。
3.3 环境优势
艾草规划区地处我国长江中上游生态保护区,无化学、工业污染,空气清新、水质良好,为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艾草提供了有利条件。
3.4 科技优势
3.4.1 加强院、企合作,共商产品开发技术 会东县人民政府同凉山州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签订了战略技术合作协议,同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生态农业发展促进会、西南民族大学、西昌学院农学院有广泛的合作交流。会东县艾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湖北一世缘蕲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阳国医仲景艾制品有限公司、江西旭御堂艾草制品有限公司,湖香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签订产品技术开发与销售合作协议,技术优势明显。
3.4.2 科学种植 艾草喜温暖湿润气候,耐旱,耐荫,采用先进分株繁殖技术。3~4月,先挖掘株丛,按畦面宽1.5m,中间高两边低“鱼背”型标准做厢面,沟宽0.40m,沟深0.20m,株行距33cm×33cm开穴,每穴栽3~4株,分株栽种。每年5、7、9月收获后,中耕除草,施2~3次有机肥,施腐熟农家肥4000kg/667m2。
3.5 中药材资源优势
全县野生中药材资源丰富,有中药材110多种,主要分布在江西街、鲹鱼河、拉马、堵格、新街等高山乡镇,种类有艾草、草乌、川乌、桔梗、当归、牛夕、金银花、独脚莲、党参、黄芪、板兰根、葛根等;广大群众人工种植中药材历吏悠久,有种植中药材的习惯,种植水平高。
4 会东艾草产业定位
4.1 市场定位
艾草及其制成品在中国有几千年的食用医用传统,是一个古老而新兴的大健康产业。根据中国产业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艾草市场需求规模超过60亿元,国内野生和家种艾草的总产量在8万t以上,艾制品在未来将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业内估计该产业20年内市场不会饱和,加之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国际推广,市场需求空间潜力无限。
4.2 环境影响定位
艾草为多年生作物,一次种植可以维持10年绿化,能够有效保持水土。在艾草种植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杂草、树枝、畜禽粪便等农业生产废料作有机肥,变废为宝,大大减少因施用化学肥料、农药等对土壤和环境的破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4.3 营养及保健价值定位
会东艾草,产自高原山区,距太阳最近,艾力更强。可疏涤五脏,温煦全身,水肿得消,抑制阴邪,升清降浊,袪除湿;拯救心肝脾胃肾五脏之阳,五阳开泰,调理六腑;得阴阳,强精气神;又行气血,逐寒湿,有温经止痛,增强免疫力;对风寒湿痹,肌肉酸麻,关节四肢疼痛,脘腹冷痛,泄泻转筋,骨节酸痛,腰酸疼痛,月经不调,宫寒畏冷,容易感冒等人群,保健价值高。
4.4 目标定位——建设高原艾都
目标是将会东县建设成为与湖北蕲春、河南南阳一样著名的高原艾都。
5 产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1 交通条件差
艾草种植规划区均处于较偏远高寒地区,长期以来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少,交通条件差。道路主要以通村土路和便道为主,大车基本无法通行,小车难度也极大,主要供摩托车和农用车行驶。雨季来临,道路交通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5.2 水利设施薄弱
艾草种植规划区域地处“老、少、边、穷”地区,水利设施较差,虽然村社建有部分水渠、水浇池,但仅能保证基本生产生活用水;因无提灌设施,加之干湿分明的自然条件,“水在江中流、人在岸上愁”,产业发展还只能靠天吃饭。
5.3 地质条件脆弱
受地理自然条件制约,艾草种植规划区内,山陡坡险,地无三尺平,植被较差,雨季地质灾害频发,一定程度限制了经济作物发展,难以形成规模,分布星罗棋布,规模和品牌效益难以实现。
5.4 管理粗放
艾草种植规划区内的艾草处于农户自发种植状态,缺乏科学合理规划,管理较粗放,经济效益不明显。
6 建议
6.1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
艾草产业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非常关键,全县要逐渐构建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壮大1个以上龙头企业和多家新型经营主体。
6.2 规模化发展,建设高原艾草示范基地县
坚持集中连片种植与零星分散种植相结合、企业化生产经营与合作组织生产经营相结合的原则,加快推进土地流转,采用艾草+粮食作物、果园、桑园的模式,打造高原艾草之都。到2020年,全县艾草种植面积达670hm2,实现总产值2亿元;2021年达到1000hm2,实现总产值3亿元;到2025年,全县艾草种植面积达3333hm2,实现总产值10亿元;2029年,种植面积达到6700hm2,实现产值20亿元。
6.3 搞好规划,建设一二三融合发展示范区
以“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着力推动艾草产业产、学、研、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形成了艾草种植、加工、产品销售、体验全产业链体系,并逐步向医用、保健等艾草新产品和新业态拓展,艾草产业逐步走向标准化、现代化发展模式。坚持市场化导向,不断强化科技支撑,力争用5年时间,在江西街、新街、堵格、大崇、满银沟、淌塘、老君滩、铅锌镇、乌东德、铁柳等乡镇建设3个艾草规范化种植基地、10个艾草专业村、100户艾草人家,实现艾草种植面积1333hm2以上,打造集生产、研发、旅游、观光、体验、文化传播于一体的高原艾草产业示范园区。
6.4 加大艾产品深加工开发
县龙头企业与湖北一世缘蕲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阳国医仲景艾制品有限公司、江西旭御堂艾草制品有限公司,湖香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加大艾产品深加工开发力度,创建会东艾草知名品牌。
6.5 建立艾草产业科技推广与创新创业服务中心
围绕艾草产业发展,借助乡村振兴战略政策支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高校院所对接,广泛吸纳国内外农业科技高端人才、先进技术成果和农业知名品牌企业,推广产学研联合模式,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建设种植资源库、良种快繁中心、精加工试验区,打造我国高原艾草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6.6 借助产业扶贫,让贫困户积极参与艾草产业发展
艾草适宜种植在高寒或二半山区,全县贫困户大部份分布在这个区域。要让贫困户脱贫不返贫,可以借助精准扶贫政策,积极支持贫困户用土地入股企业,共同发展艾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