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负压吸引器清除口腔分泌物在气管镜检查中的优势
2019-02-12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450000张智卿王慧姚振涛薛盼盼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450000)张智卿 王慧 姚振涛 薛盼盼
气管镜检查是将细长的支气管镜经口或鼻置入患者的下呼吸道,即经过声门进入气管和支气管以及更远端,直接观察气管和支气管的病变,并根据病变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1]。气管镜检查时,患者口腔产生的分泌物,一般由医生或护士暂停检查或暂停配合检查,用卫生纸协助患者清除口腔分泌物,这样会影响气管镜检查的连续性,增加气管镜检查的时间及风险。针对以上现象,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实施气管镜检查的2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常规医务人员协助清除口腔分泌物与用负压吸引器连接吸痰管交由患者自行清除口腔分泌物两种方法,对两种方法的对气管镜检查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8年11月于我院行气管镜检查的2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45例气管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17例,男性患者73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15~87岁;实验组128例,男性患者82例,女性患者46例,年龄24~86岁。两组患者的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无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清除口腔分泌物的方法,在患者口腔有分泌物时,由医生或护士暂停检查或暂停配合检查,用卫生纸协助患者清除口腔分泌物。实验组,增加一路负压吸引器连接吸痰管,把吸痰管交予患者手中,告知患者在口腔有分泌物时,保证身体及头部没有大的活动幅度下,自行将吸痰管前端放入口腔中,用舌头将分泌物聚集到放入吸痰管的口腔处,利用负压吸引器的吸引作用吸引清除口腔分泌物。
1.3 效果判定标准 医务人员暂停手中检查或治疗,协助患者清除口腔分泌物的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245例气管镜检查患者的观察研究,对照组117例患者中有45例患者,检查中需要医务人员暂停检查或治疗,用卫生纸协助患者清除口腔分泌物56次,部分活检、刷检、灌洗的同一患者出现两次或三次需要医务人员协助清理口腔分泌物的现象。实验组128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因年龄较大无法正确使用吸痰管,需要医务人员暂停检查或治疗,摆正吸痰管位置,协助患者使用吸痰管吸引清除口腔分泌物的次数为6次,两组数据采用卡方检验,统计学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气管镜检查中,患者口腔分泌物过多,会影响患者的检查的配合度、舒适度。常规采用的医务人员用卫生纸协助患者清除口腔分泌物的方法,医务人员暂停检查治疗或暂停配合检查治疗的次数较多,时间较长,从而延长了整个气管镜检查的时间,增加了气管镜检查的风险。而增加一路负压吸引器连接吸痰管,让患者在检查中自行使用吸痰管清除口腔分泌物,简单易行,降低气管镜检查的时间,增加了患者检查舒适性的依从性,进一步保证了患者安全。使用负压吸引的方法是,检查前须向患者做好健康宣教,让患者在检查中正确使用吸痰管吸引分泌物,没有口腔分泌物的时候将吸痰管拿出口腔,避免口腔持续负压吸引,造成口腔黏膜损伤。本研究使用负压吸引的128例患者,未出现口腔黏膜损伤的情况。在使用负压吸引器清除患者口腔分泌物时候,要调整适当的吸引负压,负压不可过大。吸引负压大,将增加低氧血症、黏膜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因此选择适宜的吸痰负压尤为重要[2]。正确、合适的吸引负压大小也是我们下一步重点需要探讨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