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壶“大团圆”的工艺技巧和艺术审美
2019-02-12吕俊庆
吕俊庆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江苏南部、太湖之滨,小城宜兴自古以来就有“陶都”的美名。这里小桥流水人家,钟灵毓秀史话,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和传说,流传着千百年来的紫砂传奇。“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这是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诗中的名句,从中可以看出紫砂历史之悠久,也得到了许多文人雅士的喜欢和吟诵,为以后紫砂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促进作用。据考证,宜兴紫砂陶源起于宋朝,但当时的工艺水平还不能和现在的紫砂器相提并论,可以说是紫砂的雏形,却已经表现出了紫砂陶异于其他陶瓷器的优势和特性。在以后的岁月里,紫砂凭借良好的实用功能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历经千年而风采依旧,慢慢成为茶人案桌上不可或缺的泡茶利器,也是收藏界历久不衰的珍宝题材。古风悠悠,古韵犹存,前墅古龙窑的窑火还昼夜通明,古南街的店铺还依然营业,那些散布在丁蜀周边地区的紫砂制作村落,还有着和往常一样“家家抟泥、户户制陶”的情景。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宜兴紫砂行业及相关从业人员已经达到了20万人之巨,正是世世代代的薪火相传,祖祖辈辈的言传身教,紫砂技艺才能得到很好地继承和创新,紫砂文化才能绵延不绝,直到今天依然熠熠生辉,滋养着天南地北、世界各地的爱壶之人。
在众多紫砂制作的工艺当中,绞泥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工艺技巧。从绞泥紫砂壶的外表来看,变幻莫测的纹理并不是单一的紫砂泥料制作而成的。宜兴紫砂在本地也被称为“五色土”,有紫泥、朱泥、段泥、绿泥和黑泥等基本的五种颜色,所以绞泥工艺的奥妙之处就在于把几种不同的泥料拼配在一起进行创作,其难度在于不同颜色的泥料有着微妙的不同特性和收缩比例,比如朱泥的收缩率就特别的高,这就需要制作者有着对于紫砂泥料超乎普通匠人的熟悉程度,才能进行几种泥料的配比和烧制,同样,在烧制的过程中各自的最佳烧成温度也不尽相同,所以成品率一般比较低。但是,只要烧制成功,上面的纹理变化动感十足,如同美妙的旋律,又如潺潺的流水一般,有的还可以绘制成为自然界的各种动物、植物造型,观之让人耳目一新,拍手叫绝。
这件紫砂绞泥作品“大团圆”(见图1),其器型就是脱胎于“西施壶”而来,又加入了自己的创作感悟和设计理念。众所周知,“西施壶”是紫砂传统器型中的经典,一直以来深受广大壶友的喜爱,圆润饱满的壶身蕴含着温文尔雅的气质。在创作过程中,把壶嘴稍微加以变化,显得更加富有曲线、灵动可爱,和壶身绞泥形成的线条和谐统一。绞泥工艺的运用就恰恰需要一定的弧度和饱满度,形成宛如流线形一般的造型结构,才能充分展示其精妙绝伦的艺术效果。此壶充分利用了其壶身丰满、通体圆润的造型特点,用来做绞泥工艺的技术处理再适合不过了。此壶运用了原矿紫泥、段泥两种泥料,经过反复对比匹配,使用绞泥工艺的制作手段,从打泥片的时候就充分考虑了泥料的特性和收缩比例,在圆润的壶身形成了抽象化的纹理效果,把壶身细化成大大小小不等的几何空间,却又在看似杂乱无章、毫无规律可循的情况下,又统一呈现在壶身、壶盖之上,尽显团团圆圆、和和美美之气象,也让原本传统的壶型更多了几分妩媚和活泼,仿佛眼前的壶活了起来,更显灵动、飘逸之感,如同美女西施一般。我们都熟悉的关于西施和范蠡的故事,在宜兴丁蜀还有雕塑一直耸立,他们历经艰险最终得以团圆,泛舟于江湖之上,“西施”紫砂壶的由来还与此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也寓含着团圆美满的人文情怀。这样美好的故事传说和紫砂器型融合起来,让紫砂文化一直葆有创作的活力和生活的温度,也引起了众多紫砂爱好者的共鸣。
绞泥的千变万化让观者如痴如醉,也让创作者乐此不疲。绞泥壶可以呈现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可以呈现出丝绸之路、驼队蜿蜒,还可以表现出山川大河、动物植物等等许许多多心中的所思所想,这样的奇妙之处让绞泥的魅力不断释放。尽管在创作烧制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稳定的因素,成品率也非常低,但是只要成功的出窑,可以说每一把都是孤品,每一把都能表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于是,越来越多的紫砂匠人开始尝试绞泥技巧的运用,也极大地推动了紫砂艺术的多元化、潮流化、综合化的发展道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看到题材更加丰富、工艺技巧更加高超、艺术表现更加绚丽的绞泥紫砂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