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伪名言的坑
2019-02-11甘正气
甘正气
前一段时间,一首署名为莫言的《写给小崔》的现代诗在微信朋友圈刷屏,有微信公众号在刊登这首诗时还配上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先生的照片。但一读之下,立马可以断定这绝不可能是莫言先生的作品。有朋友问:“伪名言看起来那么真,普通人根本分不清真伪,怎样才能避开伪名言的陷阱呢?”其实并不太难,做到以下几条就行了。
“陈言务去”“言求己出”,这是避开伪名言的最大法门。
什么是“陈言”,难道只是陈旧的言语吗?不是,一切别人正在热切引用的、广泛转发的,都是“陈言”,都是陈词滥调,“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这些就不要引用,引用这些只能说明我们朋友圈看得多、微博刷得勤,喜欢拾人涕唾,恰恰显示出我们并不渊博。
当我们不满足于引用别人的话,而是努力说出自己原创的句子时,我们就完全躲过了伪名言的坑。
如果一定要引经据典呢?那就去查原文,找到第一手的资料,这也能让我们避开伪名言。
“言必有据”“言有所本”,可以说是避开伪名言的第二法宝。
得益于科技的突飞猛进,我们现在已经能轻松在网上查阅无数图书,网络上许多共享资料都为我们提供了方便,亞马逊网上很多图书可以试读,一些专门的工具性网站有古籍的全文影印版,地方上以及高校里的图书馆藏书越来越多,借阅越来越便捷,网上购书很多也能24小时到货,这些都让我们查找原文更容易了。只要我们勤快一点,谨慎一点,哪怕只记得某个警句中的关键词,都是可以查到原文的。
例如,不少人引用“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句话,并注明作者“罗曼·罗兰”。只要我们去读一读傅雷先生翻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就会知道,这句话出现在傅雷先生为该书写的《译者献辞》中,作者是傅雷,而不是罗曼·罗兰。傅雷先生的这个译本被多个出版社出版,反响最好,流传最广,并不难找。
一言以蔽之,只有博览群书,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才是避开伪名言的根本之道。
被伪名言伤害最大的应该是鲁迅先生,无数鸡汤和愤青之语被挂上了他的大名。如果我们不止一次地细读过《鲁迅全集》,那就不可能轻信那些淡而无味的口水话是鲁迅说的。
2017年第9期《人民文学》刊登了莫言先生的组诗《七星曜我》,一共七首,分别写给君特·格拉斯、马丁·瓦尔泽、大江健三郎、奥尔罕·帕慕克、特朗斯特罗姆、V.S.奈保尔、勒·克莱齐奥等著名文学家。这些诗作都精心修辞,充分调动了诗人的视觉、听觉与想象,充满了隐喻和新奇的表达,营造出美妙超然的意境。
相形之下,网上流传的那些假借莫言之名的伪作就像是小学生作业,毫无创新,缺乏美感,没有莫言诗作的那种舒缓、飘逸和深情,只是一些大帽子的堆砌和赤裸裸的叫嚣。
莫言早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网络上许多署名莫言的文章并非他本人创作。莫言的创作观点正如2012年他在瑞典文学院说过的:“小说家是社会中人,自然有他自己的社会立场和观点,但小说家在写作时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把所有人当成人来写,只有这样,文学才能发端于事件但超于事件。”不喜欢就事论事,不希望其作品变成纪实报告,喜欢“纯文学”,这是莫言的性格特点。
但是大量低劣作品假借名人之名大肆传播,而很多人竟然信以为真,说明转发者是没有鉴赏能力的,其原因是他们从没有读过优秀的诗歌,或者很少读过名人的优秀作品。
所以,还是多读书、读好书,尤其是多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吧,见惯了金枝玉叶,我们就不会惊艳于一些庸脂俗粉般的伪名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