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道德教育实践对现代学校德育的启示
2019-02-11周杰
摘 要:教育究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不仅对人的知识、技能方面有很大影响,更为关键的是对人思想品德的提高方面的作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此可以看出教育更为突出的是在人的思想道德方面的作用。而现实是,学生在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学校德育以后,仍不容乐观。为此,我们有必要对现阶段德育某些方面的合理性作出质疑。文章从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寻求其合理成分,以期为我国现阶段的学校德育尽以绵薄之力。
关键词:古代道德教育;实践;现代德育
德育即道德教育,是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良好品德的教育。具体说来就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现阶段学校仍然是道德教育的生力军,然而现实呈现给人们的是在经历了很多年的学校教育以后,人们的道德品质仍然未见有很大改观,这无疑使人们对现阶段的学校德育提出了一些质疑。中国古代不仅在人的各个阶段进行了道德教育,而且在道德教育内容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故此,文章就从中国古代优秀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寻求一些“营养成分”,希望为我国的学校道德教育改进提供一些启迪。
一、古代道德教育在不同教育阶段的体现
(一)家庭教育阶段
中国古代历来就注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承担了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最初的教育。而相应地家庭在道德教育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首先是从小培养,使其习以性成。要求做到“教儿婴孩”,紧紧抓住儿童“心为滥而先谕教,则化易成”的时机,使其“绝恶于萌芽,起教于微妙”。其次,从小事、琐事做起,由小见大。朱熹曾经说过,小时候由于对事理难于理解,应该教益其“洒扫、应对、进退”之类的具体事情,以后逐步涉及较为深奥的事理。再次,家庭教育中应采取“风化”的形式进行,这是一种通过长辈道德行为的示范,使儿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形成所要求的德行的教育过程。
(二)学校教育阶段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历来是主张知德结合,也就是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同时进行,在知识教育中通过对具体教育内容的安排,间接地进行道德教育。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注意从儿童的实际出发,文道结合。把知识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密切结合起来,从具体事物讲起,向儿童灌输封建伦理纲常,实施思想渗透。如在《三子经)中,就把“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作为“孝”与“悌”的典范,向孩子们进行灌输。二是注意教育以身作则,重视言传身教,而且把身教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孔子在这方面就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万世师表的典范,对学生真正做到诲人不倦,关怀备至,从各方面为学生榜样,从生活中的小事情着手来影响感化学生。这条经验为现代心理学家所推宗,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体谅模式,可见其生命力。三是潜移默化、自然形成,也是中国古代道德教育中一条重要的原则和方法。
(三)社会教育阶段
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大多数对道德教育有所论述。而教育家们所论述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成人的。故此,我们可以认为,这一阶段属于成人道德教育阶段。对于这一阶段的道德教育,主要是从道德修养方面来提出的。主要包括:(1)立志有恒,中国古代的先哲大抵都主张立志。孔子认为,人不应以当前的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有对未来的精神上更高的追求,要有自己的理想。他引导学生立足现在而面向未来,确定以仁道为个人志向和人生理想。(2)古代教育家基于不同的人性论观点,在道德修养的问题上提出了“内发说”与“外铄说”两种途径。而基于人性善提出的“内发说”从具体来讲就是克己内省。(3)中国古代在道德培养中非常重视力行。不仅强调对道德行为规范的认识,更加重视道德践履。道德认识如果不见之于道德行动,就不是真正的道德认识,更不能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例如,孔子曾经说过“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就是说要多做少说。
二、我国目前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以间接德育破除学校德育模式单一化
就目前来看,我国现阶段学校德育还主要是通过直接的道德教学来实现的。如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尽管国家在教育教学大纲中有明文规定,在课时、内容、方法上都有具体说明,但是相较于普通课程来说明显课时数太少,并且学生重视程度不够,课程内容陈旧,学生的兴趣明显调动不起来。
为此我们必须借鉴古代道德教育中间接道德教育的方式,在学科教学和学校集体生活的各个层面对学生进行道德渗透。道德教育包含知识和技能学习的成分,但其核心是态度和价值观的学习。教师不可能通过口授式的教直接帮助学生获得某种态度和价值观,而只能通过知识与技能的教学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态度和价值取向。学生从直接的道德教学中获得的主要是关于道德的知识,而不是美德。这也正是道德课作用有限、效果不佳的原因。故此,我们需要从教师、教法、教材等多个方面考愿在学科教学中进行道德渗透。例如,我们在教法方面把重心放在学生被动的学习、自私的吸收和排他性竞争上,学生养成的是个人主义的意识和习惯。
(二)以全方位育人提升德育效果
学校的道德教育与家庭的道德教育、社会的道德教育脱节,使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在学校中学生接受的是一套道德价值观与行为方式,而家庭却呈现出大相径庭的一面,各式各样的道德价值观充斥其中,学生就出现了道德认知上的冲突,势必会难以做出道德判断,影响道德行为。中国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品德教育方面反其道而行之,向子女灌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钱使得鬼推磨”等个人主义、金钱至上的思想,这就使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效果品现了“5+2=0”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学校教育的实效性。
古代道德教育不仅在成人教育方面提供了具体的诸如身体力行、克己省祭等操作性很强的经验,而且还从家庭方面对道德教育的实施做出了说明,显然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全方位进行势必会比单纯依靠学校一方面实施效果更为显著。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当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的德育工作纳人整个社会的大系统、大环境之中,空间上向社会发展,时间上向课外延伸,从而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網络,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结构。要健全学校、家庭联系制度,形成育人合力;聘请校外德育辅导员,开发德育资源;严肃批判一些社会丑恶现象,用学校小环境积极影响大环境;坚持揭露和抑制格调低下的影视、报刊、书籍,大力宣传其危害性,从而使学生在接触社会实际的政治事物中受到积极的熏陶。
(三)以过程性评价取代终结性评价
学校德育的评价体系属于终结性评价,以“分”定优劣,以成绩论成败,考试成绩成为对学生评价的唯一尺度,它是学生能否评优、能否升学、能否毕业的主要依据,而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修养却显得无足轻重。这样的评价制度极大地削弱了德育的实效,并造成知与行的脱节:第一种表现为知而不行,对各种道德规范内容很熟,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可就是不能很好地体现在行动中;第二种表现为知而不完全行,不能做到“慎独”,有人在场和无人在场不一样,正规场合与平常生活不一样,高风格、有修养是做给别人看的;第三种表现为“知而己不行却要他人行”,批评他人头头是道,“马列主义装进手电筒——照人不照己”。
从道德评价方面来看,现代学校更多的是以知识评价代替道德行为评价。很明显,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往往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过程性的道德实践履行。古代教育家们大都强调身体力行,通过行动来检查道德认知的效果,只有道德行为的出现才是道德教育的真正完成。再者,思想道德评价对调节青年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有重要的作用。评价体系的确立,不但使德育目标、德育任务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位,使广大学生明确应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追求什么,克制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什么是善美,什么是丑恶。所以,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事关重要。
总之,通过对古代道德教育中的一些经验与实践的挖掘,发现了一些可供我们现代学校德育借鉴的成分。然而,中国古代德育思想博大精深,仍然有许多合理成分,这就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发掘。
参考文献
[1] 孙培青,杜成宪.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黄济.教育哲学通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3]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4] 莫秋婵.我国高校中存在的問题及其解决对策[J].教育探索,2005(12).
[5] 顾建亚,王勤.论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J].教育探索,2007(12).
基金项目:文章系江苏理工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基于“行业学院”的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解决路径研究》专项课题资助项目,项目编号:KYY18532。
作者简介:周杰(1991.01- ),男,汉族,江苏常州人,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