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异化劳动与人的价值的复归

2019-02-11巩向伟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6期
关键词:异化劳动自由

摘 要: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劳动本该是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的展现,而存在于特定历史阶段的异化劳动却使人的对象化力量得不到确证,人的劳动的现实性表现为非现实性,人丧失了其主体性。异化劳动归根结底是私有制和固定化分工的存在,因此要通过消灭私有制的共产主义运动来转变人的片面发展的状况,实现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价值的核心就在于自由。

关键词:异化劳动;人的价值;自由

异化劳动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提出的一个理论,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的本质的异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道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解放的学说,它关注的焦点就在于作为主体的人,异化劳动阐释了人在异化状态下的片面发展,自由个性得不到解放,因此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一、异化劳动揭示人的价值的丧失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社会发展的第二阶段,也是人的自我异化、人受物的统治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异化劳动使物的增值與人的贬值成正比,具体体现在劳动产品与人、劳动本身与人、人和人的类本质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相异化。

异化劳动使劳动产品与人相异化,劳动产品本应是人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应该是归属于人自己的东西,但“对对象的占有竟如此表现为异化,以致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 [1]。一方面私有制的存在使得财富集中在一小部分人身上,工人没有生产资料,他的贫困与生产的数量成正比;另一方面马克思也曾直接将劳动产品与工人相异化归因于固定化分工。固定化的分工使得个人的生产是为别人的需要而进行的生产,是属于并受制于他人的生产,因此这种生产的产物就“聚合为一种统治我们的、不受我们控制的、与我们愿望背道而驰的并且把我们的打算化为乌有的物质力量” [2]。

异化劳动使得劳动本身与人相异化。劳动具有两重性,一是它作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人的价值的自我确证;二是劳动在某种程度上还只是人维持其生存的手段,而不是第一需要。异化劳动使工人的劳动不再属于他自身,劳动对于工人来说就是异己的、外在的东西。劳动成为一种维持生存和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强制性活动,丧失了人的自由和自觉性,是人本身的异化。

异化劳动使得人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人的类本质就是自由自觉的劳动,这一类本质是通过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及其产物,即劳动和劳动产品确证的。而一方面劳动产品与人的异化使得人的本质力量无法到达现实性而得不到确证,另一方面劳动本身与人的异化使得劳动仅仅成为生存的手段,“从而也就把人的类本质变成了异己的本质”,异化劳动却导致了人的本质的颠倒。

异化劳动使得人与人的关系相异化。异化劳动使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得不到确证,个人利益的满足往往建立在他人利益的牺牲之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了赤裸裸的利益关系,“每个人应该将他自己和别人总不只当做工具,始终认为也是目的”,人们的道德关系、情感关系等等都被利己主义所打破[3]。此外,人同自身的关系要通过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才能成为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人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导致人与自身相异化,人与自身的异化又反过来确证了人与人关系的异化。

异化是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主体的活动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而异化劳动则是人的类本质及其产物得不到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性变为非现实性,它导致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的对立,导致了人的价值的丧失,人与人和谐关系的缺失。它实际上揭示了了资本主义社会下的人的片面发展与生产过程对人特别是对工人的异化。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最高级的需要是实现人的价值,因此异化劳动也是人的需要的异化。

二、人的价值的确证与复归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充分展现了其对广大劳动者的价值关怀,是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说过“作为一个人,你就有义务,就有使命”,带有使命的人不该是没有价值的。价值是一种关系,它从来就是属人世界的范畴,它必然建立在人与他物之间。人的价值的实现应该是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充分的展现,应是人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保证,人只有用自己双脚站立才是独立的,“而只有当他依靠自己而存在的时候,他才是用自己的双脚站立的”。[4]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虚幻的概念,而是活生生的进行感性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

但人在现实世界中遭受着资本的奴役,资本成了一切的主人而人在它们面前彻底丧失了尊严,不惜为此出卖灵魂和肉体。资本家剥夺工人剩余价值以实现增殖,因此资本积累的越多,工人付出的劳动越多,他就越受自己创造物的支配,他就越贫穷。恩格斯曾在《共产主义信条》中分析了奴隶、农民和无产者的区别,奴隶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因此奴隶的生活有保障;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他是有私有财产的;而无产者只有在资本家需要的时候他们才能获得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甚至为争夺被雇佣而自相残杀,无产者完全靠资本家的恩典、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活,是有产者的附属物。一切不平等和人吃人的现象都归因为私有制的存在。私有财产既是造成异化劳动的根源也是异化劳动的结果,因此消灭异化劳动根本上是要消灭私有制,而要消灭私有制就要进行共产主义运动,“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共产主义是对异化劳动的积极的扬弃,而这则是否定之否定阶段,是人的价值的复归[4]。

马克思曾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观点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他批判了只用“批判的武器”而不用“武器的批判”的行为,强调实践的重要地位。正如马克思讲到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是人的精神的自我异化,马克思不追求所谓来世的天国的幸福,而是要创造现世的幸福。因此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使得物质生产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以达人人“各尽其能,按需分配”。马克思一切学说关注的焦点就在于人本身,而这种“人”就是有自己追求和目的的现实的、历史的人。异化状态下的人是“非人”,他的自由个性得不到发展,多层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不仅仅是物的工具,也是他人的工具,没有自己的地位和尊严。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就是人的解放,是作为人的类本质的现实性。

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图景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在那里劳动不仅仅是生存的手段而是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显然马克思不仅强调人类的解放,也强调独立的个人的解放和自由个性的发展。集体不应该成为凌驾于压制个人之上的存在,集体利益也不应该成为无底线地压制个人利益的枷锁。人的价值指向是双向的,真正的集体不是虚幻的集体。人的自由问题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个体系,人的价值的复归离不开对个人个性发展的重視,长时间以来个人的自由个性发展被忽视被淡化,被“集体利益”所压抑。处在集体之中的人与他人的关系也不应该是纯粹功利主义的,人始终是目的而不是工具,丛林法则互相利用不该是人类社会的常态,也不是人作为脆弱而又伟大的能思考的苇草的存在价值之所在。

三、人的价值的核心:自由

人的价值的核心是自由,正如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每个人达到自由状态应该是人作为一种类存在物的根本价值所在。“每个人生来平等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由也该是人的天赋权利但在现实中这种权利被异化、被剥夺。一方面人作为一种非限定性、生成性的存在,对世界开放的同时世界也为人开放,人的生成性决定了人的可塑性从而决定了人具有无限的可能;另一方面人具有自我意识,他能意识到他与其他动物的不同,他能按照任何种的尺度即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世界。异化劳动的存在使人与自身相异化,人的生成性和可塑性使人成为“机器”和“工具”;人的自我意识不再是一种认识美的规律的特权而成为了痛苦的来源,人的自由本质被颠倒。人的自由应该是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潜力得到充分挖掘,人的自由应该是他有追求美的权利,应该是他是为己的存在而不是为他的存在,当然这绝不是纯粹利己主义的,而是他应当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应当意识到自己的自由。

自由不是漠视法律和道德的形而上的东西,它对人而言是具体的、有规定的,而这个规定就是它必须保证人的天赋权利如生命、财产等,它必须遵守人和人订立的契约关系,某种程度上正如康德所言自由即自律。因此自由并不是人可以为所欲为,而是每个人都要把他人当成目的而不是手段,自由应当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条件。在异化劳动人把人当成工具,当成自己进一步剥削他人的工具,把人当成“非人”,人更是把自己当成了自身创造物的奴隶,自由成了苦难的根源。人的价值和尊严就在于自由,就在于他享有自由的权利,这是以人为本的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的核心。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1,85.

[2] 康德著.北京:唐钺,译.道德形上学探本[M].商务印书馆,2012.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9,120.

作者简介:巩向伟(1998.10- ),男,山东人,山东师范大学2017级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猜你喜欢

异化劳动自由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现实思考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生态环境异化问题研究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