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思政教育与现代社会认同的构建
2019-02-11杨洁高
杨洁高
摘 要:现代社会认同是意识形态教育的结果,必须在全球化语境与科学发展的背景相兼容的条件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相结合的基础上构建。中小學思政教育可谓是构建现代认同的起点和重要环节,其任务是让学生形成一个从文化观念、哲学方法到科学精神等在内的知识拼图,以此来塑造文化和心理的现代认同机制。
关键词:思政课;社会认同;中国文化
阿兰·图海姆认为当代社会在全球化的大势中却有一种排外性的再社群化的趋向,而在那些将自己的文化归于普世价值的国家,很容易将不同的文化和信仰视为低等级的存在而加以排斥。因而普遍的现代认同(modern identity)的形成总是处于困境中。如今,自诩开放的美国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在移民与多元文化的冲击下,社会矛盾较上个世纪后半叶而言有激化的趋向。最近几年美国频繁发生的枪击案,其中有的是与移民和种族问题相关;而法国黄背心运动的部分成员是法国的黑人移民与其混血后裔。
欧洲及美国的社会矛盾对我们来说是殷鉴在前,相对来说,中国社会人民结构稳定,生活在中国的56个民族在起源和文化上都有或多或少的各种联系。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土地上生活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与之而来的西方与外国文化与生活方式,它不断冲击我们的社会,这也是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的原因之一。有人说中国文化之所以延续五千多年,有赖于儒家文化代表的“实用理性”。然而在建国以来,传统文化主导的社会认同机制趋于式微,马克思主义文化是我们当前社会文化的主体。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随着社会矛盾各个方面的复杂化、多元化,当代文化也呈现多姿多彩的面貌,而要消除文化交融过程中的社会隐患,便须不断重建社会认同机制。
一、构建现代认同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所谓社会认同,是一个社会内部对其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达成的一种共识和信念。社会认同对社会的稳定具有无比重要的意义。通俗地说,个人认同指个人在人格上的自我指认,即对“我自己”的态度;社会认同则是对“我们自己”的观念。当一个社会内部没有一种相对统一的“我们自己”的身份确立时,这个社会也会不安定。墨子主张“尚同”,从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上要求宗教信仰般严格的一致性。传说墨子看见染布的情形而感到不安,一块白布,染之青则青,染之墨则黑。一个安定的社会,会因腐朽的文化而改色,也会因不同的色调而导致不和谐。人们穿衣戴帽经常会因色调不搭而显丑。同样道理,虽然各种文化都有其合理与美好的一面,但人类社会的文化冲突从来就没有中断过。这也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墨子提出“尚同”观念的初衷,墨子并非是基于文化霸权的考虑,而是基于一种实用的眼光。
要建构来自各种文化信仰的人们之间的社会认同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这又是全球化时代的现代人路途中不可绕行的斯芬克斯之谜。图海姆在《我们能否共同生存?》一书中提到,二战后欧洲社会呈两种倾向,一种是移民在其生活的国家只参与而不在文化上一体化;另一种是一些失业者依靠社会福利获得消费公平但不参与社会建设。两者都不能形成多元文化条件下的社会认同。这也为当代欧洲很多国家收紧移民政策埋下伏笔。客观看,在欧洲人口增长缓慢的情况下,移民为欧洲输入了必要的劳动力,为二战后欧洲的繁荣做出了贡献。但这种移民参与而不一体化情形,对社会来说始终是一个隐患。一旦社会发展减缓、经济下行,种族和文化矛盾就会引燃。法国的黄背心运动即其例证。但欧洲国家当前的状况是基督教信仰衰落,而启蒙文化和现代性观念在后现代文化的过度批判中,不能再度凝结共识。庸俗的消费主义、大众文化则日益损害人文精神与社会理想。欧洲人似乎在看到很多穆斯林移民在自己土地上建清真寺时才想起要去教堂,但进了教堂却看山不是山了。据统计法国和德国穆斯林人口都超过500万人,分别占比8.8%与6.1%。整个欧洲穆斯林人口约有2580万(2016年数据)。从这种状况看,新的斯芬克斯之谜正深深地困扰欧洲。
从某种意义上说,欧洲文化尚批判与超越式发展;中国文化尚传承与创造性融合。西方哲学史上,唯名论与唯实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大陆体系与英美体系之争从来未曾止息,这种竞争也一度使西方文化活力无穷。但欧洲文化与古代文明的相违相远,也使得欧洲人在精神上总扮演着还乡者。中国人在文化上似乎一直恪守祖道,有些当代学者还讥讽国人解释孔子全往好处说。中国人不是还乡者,从何处与斯芬克斯相遇?问题是地球是圆的,全球化大势一转,无人不在其中,欧洲社会认同的文化困境于我们也一样,再加以东西方意识形态观念的对立与竞争,重构中国当代社会认同也就成了紧迫的任务。
二、我们构建现代认同的优势
中国文化尚传承与融合,三教合一的中国文化中,儒家讲中庸,于“事事物物中求一个中”,不偏不倚的态度,扫除偏见、自然能容;道家本无,佛家破执,更不会强行排斥他者。尽管历史也有三教之争的事件,如佛教的三次法难,但民间却将三圣供在同一个庙中。这种大势融合的形势之下的分别传承与一体化传承,给了中国文化独特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似乎也给了中国人临事制变的大心脏。尽管从清末就开始有激进的清算传统文化的运动,但渗透到草根的儒道释文化始终存在于中国人的生活中。自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很快就激活了儒家《礼记》中所说的大同社会的理想,而儒道释三家皆有的那种泛神论信仰也易于接近马克思主义的无神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历经数代人的努力,发展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也说明尚传承与创造性融合的中国文化具有超强的生命力。
中国人接受外来文化的态度与西方的确不一样,佛教传到中国来,中国人认为佛家讲空跟道家讲无差不多;后来基督教在中国传教,一些和尚认为菩萨无所不能舍,耶稣舍身救世,修证的是菩萨果;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很多知识分子更是欣然,就像马克思主义是从中国文化的根上长的一般,建立人间天国,唯物主义思想,跟儒家传统的一些元素契合,解放论与革命思想跟佛教和道教的某些情形相似。毛泽东等很多在传统教育下成长的一代人很快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而现在有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的指导,善于接纳和融合的中国文化对全球化形勢下的文化交流更有一份独特的从容。
三、中小学思政教育对构建学生现代社会认同的基础性作用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美国的思政教育基本上以实用主义为原则宣扬其民主与科学观;法国中学生则须接受一整套包括哲学、伦理学和民主政治理论等内容的思政教育;我国的思政教育有一套独特的系统,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广泛涉及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社会理论,为学生提供清晰而生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图景。
就我国中小学思政教育的内容而言,正与构建现代社会认同的任务相涉。作为我们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思政教育不止是着眼于知识传授,更有人格塑造和观念树立的任务,按中国古代教育传统,思政教育是成人之学。思政教育的成败决定着未来社会的结构。布尔迪厄将社会主流教育机制视为生产部门,认为教育承担着社会阶层(如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再生产功能。在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体制下,用通俗的说法,教育再生产的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这也跟当前中央强调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相关。贺莱斯·孟恩说“教育是我们唯一的政治安全,在这个船之外只有洪水。”可见教育在这方面的重要性。
用发展的观点看,社会认同总是在不断变化中,而变化过程总是充满危机与挑战的。库恩说科学革命就是范式革命,每一个范式之间不存在过渡、也不存在通约性。福柯提出的“知识型”概念与之相似,每一个时代有不同的知识型,分属不同知识型的文化是不可互相转译的。社会认同可能处在科学范式革命与文化的知识型转换的复杂环境中,因而其构建过程往往是艰难而缓慢的。它又与社会承认相关。从某种意义上,科学观念和宗教信仰等在不同社会人群获得社会承认的情形也是相当复杂的,黑格尔为其哲学的概念革命发出过“为承认而斗争”之感叹。有位科学家谈到爱因斯坦相对论被普遍接受时,他认为并不是因为理论自身的成功与说服力使然,事实竟然是老一辈的科学家都死了。从这一角度看,中小学思政教育对构建现代社会认同何等重要。东欧剧变与前苏联的解体,除了经济因素之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新一代人之间,共产主义信仰丧失。
总之,中小学思政教育须在习近平同志“顶层设计”的宏观视野之下,科学地规划,并按邓小平同志教育的四个面向要求,瞄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融合与国家交往,坚定三个自信,不断地再生产现代社会认同的机制,护卫我们的意识形态安全。
参考文献
[1] [法]阿兰·图海姆著,狄玉明,李平沤译.我们能否共同生存?[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年.
[2] [加拿大]查尔斯·泰勒著,韩震等译.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 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