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叶泼成千点墨

2019-02-11莫友

中国铁路文艺 2019年12期
关键词:凤姐黛玉宝玉

莫友

文学是一朵金蔷薇,是由无数金子碎屑合成。

《红楼梦》无疑是中国文学的“金蔷薇”,而细节正是形成金蔷薇的那些碎金屑。曹雪芹自觉地将细节置于情节叙述之中,小说庞大、丰富的内容,都是通过细节来完成的。

巴尔扎克曾说过:“当一切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这时,再前进一步,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

细节是组成文学作品的艺术细胞,是小说、散文中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包括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所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它是刻画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情、展开故事情节、深化作品主题、揭示生活矛盾、描绘环境景物、暗示发展结局等构造艺术大厦的砖瓦材料。

细节是艺术,是品味。细节描写的成功与否,决定文学作品的深度、高度,乃至生命。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薛宝钗的《画菊》诗中写道: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意思是,泼墨千点,描绘茂密的菊叶、繁盛的花瓣,聚攒成美丽的花姿。这里尽管是在谈中国画技法,但文学写作如同一理,多个细节成就情节,多个情节烘托出小说故事。

《红楼梦》以细节描写的丰富、细腻、生动和深刻见长。每个细节都精雕细刻,寓意丰富,朴实自然,没有丝毫的人工斧凿痕迹。许多细节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似乎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决不能随意取代。成功的细节描写,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独特,情节更加流动感人,环境更加独具神韵。

人物形象细节,妙语连珠,神态多样,心理暗示,形神毕肖,以展示人物性格的多样性为基本点

有了细节,人物就有了性格。抓住了人物细节,就立起了人物的个体形象。

人物细节描写,包括人物语言、人物神态和人物心理等。细节可以是一连串的动作,也可以是一句话、一个字。曹雪芹笔下人物细节,能够让读者身临其境,看到人物的动作,听到人物的声音,嗅到人物的气息,成就了一个个“立体”“全息”的人物塑像。

(1)人物对话妙语连珠

用人物的典型语言形成细节,表达思想,显示性格,展示身份,暗示心机。

曹雪芹十分注重语言的个性化,量体裁衣,看人说话,该谁的话就得谁说,一听口气,就知道是谁的话。让每一句对话,都切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和当时的环境。

第三回,王熙凤与林黛玉见面。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这番话,乍看是在赞美黛玉,再看全都在讨好老祖宗。这“口头心头”四字是绝对不可少的。只有聪明而富有心计的凤姐说话,才考虑得这么详细周到,表达得这么准确。她说这话时还配合着细致的动作,“用帕拭泪”。

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凤姐见风使舵、口齿伶俐,看贾母的脸色说话,讨好老祖宗,把握得恰到好处。第六回中,周瑞家向刘姥姥介绍凤姐时说:“少说些也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不过他。”

第三十五回,宝玉挨打后,众人都说是薛蟠挑唆了人来告宝玉,加上他素日又有这个名声,被人生生地把罪名坐定。薛蟠早已急得乱跳,赌神发誓地分辩,重话冒撞了宝钗,次日很是后悔。“薛蟠在外边听见,连忙跑过来,对着宝钗,左一个揖,右一个揖,只说:‘好妹妹,恕我这一次罢!原是我昨儿吃了酒,回来得晚了,路上撞客着了,来家没醒,不知胡说了些什么,连自己也不知道,怨不得你生气。”

接着薛蟠道:“妈妈也不必生气,妹妹也不用烦恼,从今以后我再不和他们一块儿吃酒闲逛如何?”宝钗笑道:“这不明白过来了!”薛姨妈道:“你要有这个横劲,那龙也下蛋了。”

薛姨妈用“龙也下蛋了”来形象薛蟠改也难。在众人眼中,薛姨妈是个慈爱稳重的人,如此刻薄儿子,完全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第五十二回,贾母与王熙凤对话。贾母点头叹道:“我虽疼他,我又怕他太伶俐也不是好事。”凤姐忙笑道:“这话老祖宗说差了。世人都说太伶俐聪明,怕活不长。世人都说得,人人都信,独老祖宗不当说,不当信。老祖宗只有聪明伶俐过我十倍的,怎么如今这样福寿双全的?只怕我明儿还胜老祖宗一倍呢!我活一千岁后,等老祖宗归了西,我才死呢。”贾母笑道:“众人都死了,单剩下咱们两个老妖精,有什么意思。”说得众人都笑了。这番对话,写出了凤姐的机警敏捷、能说会道。凤姐无疑是贾母的一个“开心果”,一个“顺气丸”。

(2)人物心理复杂万千

人物心理活动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特征。

林黛玉对两个情敌——薛宝钗、史湘云,总是“见一个打趣一个”。曹雪芹通过他们的外在表现,重在揭示其心理活动,运用感情的矛盾细节,推进故事发展。

第八回,薛宝钗生病,贾宝玉去探望看她,本是合情合理的事情:话犹未了,林黛玉已摇摇地走了进来。一见了宝玉,便笑道:“哎哟,我来得不巧了。”宝玉等忙起身笑让坐,宝钗因笑道:“这话怎么说?”黛玉笑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寶钗道:“我更不解这意。”黛玉笑道:“要来一群都来,要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了,明儿我再来,如此间错开了来着,岂不天天有人来了?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了。姐姐如何不解这意思?”

宝玉因见他外面罩着大红羽缎对衿褂子,因问:“下雪了么?”地下婆娘们道:“下了这半日雪珠儿了。”宝玉道:“取了我的斗篷来不曾?”黛玉便道:“是不是!我来了他就该去了。”宝玉笑道:“我多早晚儿说要去了,不过拿来预备着。”

宝玉因听了宝钗的劝告,放下冷酒,换了热酒来饮。可巧雪雁此时来给黛玉送手炉。黛玉因笑问他:“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我。”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使我送来的。”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薛姨妈因道:“你素日身子弱,禁不得冷的,他们记挂着你倒不好?”黛玉笑道:“姨妈不知道,幸亏是姨妈这里,倘或在别人家,岂不恼?好说就看的人家连个手炉也没有,爬爬的从家里送个来,不说丫环们小心太过,还当我素日是这等轻狂惯了呢。”

这组对话,完全是三个人的心理较量,斗勇斗智。曹雪芹尽管没有写人物的神态表情,也没有直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然而,他们心里在想什么,表达得十分清楚。黛玉尖刻话语的背后,是寄人篱下的日子。她在人前要极力维护自己的自尊,用自尊掩饰内心的自卑心理。她对薛宝钗的提防和小心眼,都是因为她曾一度将宝钗当自己的情敌。黛玉初看“无理”,细品却是“有情”。尽管是一种嫉妒心理表现,读者还是会为她的“情”所动,因而也就原谅了她的“无理”。

第二十一回,有两个“关于头发”的细节。第一个细节:史湘云来贾府了,宝玉缠着湘云帮他梳头。湘云道:“这可不能了。”宝玉笑道:“好妹妹,你先时怎么替我梳了呢?”湘云道:“如今我忘了,怎么梳呢?”宝玉道:“横竖我不出门,又不带冠子勒子,不过打几根散辫子就完了。”说着,又千妹妹万妹妹地央告。湘云只好扶过他的头来,一一梳篦。另一个细节:凤姐之女大姐出疹子,与贾琏隔房。十二日后,平儿在收拾贾琏在外的衣服铺盖,不承望枕套中抖出一绺青丝来。平儿会意,忙拽在袖内,便走至这边房内来,拿出头发,向贾琏笑道:“这是什么?”贾琏看见了忙抢上来要夺。平儿便跑,被贾琏一把揪住,按在炕上,掰手要夺,口内笑道:“小蹄子,你一趁早拿出来,我把你膀子撅折了。”平儿笑道:“你就是没良心的。我好意瞒着他来问,你倒赌狠!你只赌狠,等他回来我告诉他,看你怎么着。”贾琏听说,忙陪笑央求道:“好人,赏我罢,我再不赌狠了。”

这两个细节都是说头发,却是借物说人,用于表达不同的人物心理。宝玉缠着湘云梳头,是一种不愿长大的心理情结,是一种情感的表达。而贾琏枕套里的青丝,显然是偷情的证物,一种情欲心理的见证。

第二十九回,贾母领着女眷们去清虚观打醮。张道士作为贺礼送的一盘法器中,有一只金麒麟。面对这只金麒麟,各人心理活动多样。贾母因看见有个赤金点翠的麒麟,便伸手翻弄,拿了起来笑道:“这件东西好像我看见谁家的孩子也戴着这么一个的。”宝钗笑道:“史大妹妹有一个,比这个小些。”贾母道:“是云儿有这个。”宝玉道:“他这么往我们家去住着,我也没看见。”探春笑道:“宝姐姐有心,不管什么他都记得。”林黛玉冷笑道:“他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戴的东西上越发留心。”宝钗听说便回头装没听见。宝玉听见史湘云有这件东西,自己便将那麒麟忙拿起来揣在怀里。一面心又想到怕人看见他听见史湘云有了,他就留这件。因此,手里揣着,却拿眼睛瞟人。只见众人都倒不大理论,唯有林黛玉瞅着他点头儿,似有赞叹之意。宝玉不觉心里不好意思起来,又掏了出来向黛玉笑道:“这个东西倒好玩,我替你留着,到了家穿上你戴。”林黛玉将头一扭说道:“我不稀罕。”宝玉笑道:“你果然不稀罕,我少不得就拿着。”说着又揣了起来。

这一连串的细节描写,十分细腻、逼真。所暗示出的各个人物的心理活动,也是妙趣横生。宝钗的敏锐,黛玉的尖酸,宝玉的小动作,有趣可爱。显示了宝玉、宝钗、黛玉、湘云之间,那种微妙的感情关系。这不仅仅是人物性格决定的,而是各自的身份、角色决定的,牵动着“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的尖锐对立。这一组心理活动细节,很富有表现力,形神兼备。

(3)人物神态迥然多样

神态直接表达人物形象。人物神态包括动作、表情等。

第二十五回,“姊弟逢五鬼”,惊动了上自贾母下至奴婢的荣宁二府,“园内乱麻一般”。这时,曹雪芹闲中避忙地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别人慌张自不必讲,独有薛蟠更比诸人忙到十分去:又恐薛姨妈被人挤例,又恐薛宝钗被人瞧见,又恐香菱被人臊皮,——知道贾珍等是在女人身上做工夫的,因此忙得不堪。忽一眼瞥见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

如此勾勒出的薛蟠神态,就如同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样,表现了三层含义:其一,用三个“又恐”写出了薛蟠的“忙”,由薛蟠的“忙”衬托出大观园内的“乱”。堂堂贾府,本来是女儿们生活的幽静场所,竟然让薛蟠如此担心?其二,凤姐、宝玉之病,闹得全府人仰马翻,竟然有像贾珍那样“在女人身上做工夫的”偷鸡摸狗之人。其三,别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薛蟠既恐这,又恐那,自己却“早已酥倒在那里”,活画出了这个人物的龌龊灵魂、丑陋神态。

其实,神态的细节有时就是一个字。

第六回,刘姥姥贾府求助:周瑞家的道:“没甚说的便罢,若有话,只管回二奶奶,是和太太一样的。”一面说,一面递眼色与刘姥姥。刘姥姥会意,未语先飞红的脸,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只得忍耻说道:“论理今儿初次见姑奶奶,却不该说,只是大远地奔了你这里来,也少不得说了。”

一个“红”字,把刘姥姥告荒的万般为难、尊严与贫困的纠结的神态,刻画得入木三分,也展示了刘姥姥自尊要强的乡下人性格。

第七十三回,赵姨娘房里的丫头小鹊密报,贾政明日要考宝玉的学业。怡红院顿时一片慌乱。宝玉彻夜读书,几个大丫头在旁剪烛斟茶;那些小的,都困眼朦胧,前仰后合起来。晴雯因骂道:“什么蹄子们,一个个黑日白夜挺尸不夠,偶然一次睡迟了些,就装出这腔调来了。再这样,我拿针戳给你们两下子。”话犹未了,只听外间咕咚一声,急忙看时,原来是一个小丫头子坐着打盹,一头撞到壁上了。从梦中惊醒,恰正是晴雯说这话之时,他怔怔的只当是晴雯打了他一下,遂哭央说:“好姐姐,我再不敢了。”众人都发起笑来。

这一连串关于人物神态描写,可谓活灵活现,充满动感。宝玉彻夜读书,表达了他对父亲的惧怕;晴雯的叫骂,表达了她对宝玉的忠诚。小丫头打盹撞壁,正是小孩子瞌睡多的真性情描写,朴实无华,真实有趣。

事件处置细节,一人一景,恩威并重,圆滑多智,里外受气,事不关己,以化解事件矛盾为落脚点

如果说,事件是小说里的情节,那么细节就是事件的支点。通过对事件的处置,展示细节,刻画人物表现,是小说家的基本功。任何事件都是由多个情节、细节组成的。情节寓于细节之内,抽去了细节,不仅影响作品的形象生动,而且连情节本身也不复存在了。细节对于丰富故事情节、烘托事件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

曹雪芹习惯通过描写人物对事件的处置,来展示事件的细节。这些细节,包括事件的发生、发展及处置等多个环节。抓住人物这个事件主体,这就为事件的细节描写,提供了全过程表述途径。

(1)凤姐处事——泼辣诡计

处事风格,既表现了人物性格,也是对事件过程的细节表达。

荣府人口虽不多,从上至下也有三四百丁;虽事不多,一天也有一二十件,竟如乱麻一般,并无个头绪可作纲领。贾府里的人,都是人精,稍微有一点儿不当之处,不但不服,还要编出许多笑话来取笑。自从来到贾府当上二奶奶,到令贾琏等贾府的男人们“倒退了一舍之地”,凤姐拥有无与伦比的处事能力。

第十四回,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一家仆迟到了。凤姐冷笑道:“我说是谁误了,原来是你!你原比他们有体面,所以才不听我的话。”那人道:“小的天天都来得早,只有今日,醒了觉得早些,因又睡迷了,来迟了一步,求奶奶饶过这次。”王熙凤登时放下脸来,喝命:“带出去,打二十板子!”一面又掷下宁国府对牌:“出去说与来升,革他一月银米!”凤姐道:“明日再有误的,打四十,后日的六十,有要挨打的,只管误!”

在这个处事过程中,不断有仆人来向凤姐请示事务,凤姐果断干练,表现出精明强干的管家形象。凤姐冷笑,笑出了她的威严;凤姐说话,说出了她的刻薄;凤姐喝酒,喝出了她的粗暴;凤姐掷牌,掷出了她的泼辣。由此,凤姐的形象,雷霆电火般地跃出纸外。“彼时宁国府荣国府两处执事领牌交牌的,人来人往不绝,那抱愧被打之人含羞去了,这才知道凤姐利害。众人不敢偷懒,自此兢兢业业,执事保全。不在话下。”

第十五回,秦可卿送葬路上,凤姐下榻馒头庵。老尼净虚趁机“有一事相求”,原来是一桩婚姻纠纷案:长安太爷的小舅子李衙内,横行霸道,欲强娶已经定亲了的张财主之女张金哥,张财主因贪图权势,欲向定亲的男方长安守备退婚,而男方不同意,张财主就托老尼净虚希望借助贾家的势力搞定。这件事根本上与贾府无关,但凤姐感到有利可图,便来了兴致。她采取了欲擒故纵的手法,假装不愿意管。奸诈的老尼明使出激将法,着实给了凤姐一个台阶。于是,凤姐开出三千两银子的价码,很快就达成交易。

紧接,凤姐派心腹人进城,找了“代写文书”之人,假托贾琏的名义,给长安节度使云光修书,让其给长安守备施压,接受退亲。这一连串的办事过程和细节,将凤姐的见利忘义、净虚的油滑奸诈,充分进行了展现。同时也暴露了官场的腐败黑暗。

(2)宝玉处事——里外受气

《红楼梦》里,往往不投机的一句话、一个眼色,或一个药名,就有可能引发一连串的事件。“无事忙”贾宝玉,总是身陷其中,弄得里外不是人。

第二十二回,贾母给宝钗过生日,吃了饭点戏。贾母深爱那作小旦的,因命人带进来,细看时益发可怜见,便令人另拿些肉果与他,又另外赏钱两串。凤姐笑道:“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宝钗心里也知道,便只一笑不肯说。宝玉也猜着了,亦不敢说。史湘云接着笑道:“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宝玉听了,忙把湘云瞅了一眼,使个眼色。

正是宝玉的这个眼色,导致了一连串事件的发生。

湘云不干了。便命翠缕把衣包打开收拾,都包了起来。翠缕道:“忙什么,等去的日子再包不迟。”湘云道:“明儿一早就走。在这里做什么?看人家的鼻子眼睛,什么意思!”

宝玉急了。忙赶近前拉湘云说道:“好妹妹,你错怪了我。林妹妹是个多心的人……我是怕你得罪了他,所以才使眼色。”湘云甩手道:“你那花言巧语别哄我。我也原不如你林妹妹,别人说他,拿他取笑都使得,只我说了就有不是。我原不配说他。他是小姐主子,我是奴才丫头,得罪了他,使不得!”

黛玉生气了。冷笑道:“我原是给你们取笑儿的。拿我比戏子给众人取笑。”宝玉道:“我并没有比你,我并没笑,为什么恼我呢?”黛玉道:“你还要比?你还要笑?你不比不笑,比人比了笑了的还厉害呢!”“再你为什么又和云儿使眼色?这安的是什么心?莫不是他和我顽,他就自轻自贱了?”

宝玉细想自己原为他二人,怕生隙恼,方在中调和,不想并未调和成功,反已落了两处的贬谤。林黛玉见他去了,便知回思无趣,赌气去了,一言也不曾发,不禁自己越发添了气,便说道:“这一去,一辈子也别来,也别说话。”

一个眼色,本是一个很小的细节,却惹得湘云、黛玉都生气了,闹成了很大的事。一个“明儿一早就走”,一个“一辈子也别来”,一个眼色,导致了一个大事件,弄得“无事忙”的宝玉里外不是人。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源于两位姑娘的小心眼,也源于宝玉的细心与善良。细节原来可以如此动人。

第二十八回:宝玉让王夫人给三百六十两银子,给林妹妹配天王补心丹。王夫人道:“放屁!什么药就这么贵?”宝玉说:“前儿薛大哥求了我一二年,我才给他这方子。他拿方子去又寻了二三年,花了上千的银子,才配成。太太不信,只问宝姐姐。”宝钗听说,笑着摇手儿说:“我不知道,也没听见。你别叫姨娘问我。”后来,幸亏凤姐给宝玉作证:“宝兄弟不是撒谎,这倒是有的。”

一个药名引发的事件:王夫人认定宝玉撒谎,其实是宝姑娘撒谎,幸亏凤姐作证,林姑娘生气,宝玉里外不是人,到处赔不是。

(3)宝钗处事——事不关己

宝钗处理人情世故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她可以和所有人都保持着自然亲切、不卑不亢、合宜得体的关系。不疏不亲,不即不离,体贴入微。贾母说:“贾家的四个姑娘中没有一个比得上宝钗,竟连元春也比下去了。”

第六十七回,薛宝钗听了妈妈惋惜尤三姐和柳湘莲的事情后,便说道:“俗话说得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也是他们前生命定。前日妈妈为他救了哥哥,商量着替他料理,如今已经死的死了,走的走了,依我说,也只好由他罢了。妈妈也不必为他们伤感了。倒是自从哥哥打江南回来了一二十日,贩了来的货物,想来也该发完了……妈妈和哥哥商议商議,也该请一请,酬谢酬谢才是。别叫人家看着无理似的。”

这是宝钗在劝妈妈不要管别人家的事,先把自己的事管好才行。显然,这是信奉“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处世哲学。相比尤三姐的死和柳湘莲的出家,她更重视酬谢跟薛蟠一同贩卖货物的伙计。她讲究现实,顾及家庭,把家里眼下的事做好比什么都重要。

第二十回,贾环与宝钗、香菱、丫鬟莺儿玩赶围棋,掷骰子时耍赖,明明是个幺,却说是个六点。莺儿不服。“宝钗见贾环急了,便瞅莺儿说道:‘越大越没规矩。难道爷们还赖你,还不放下钱来呢。”莺儿不满,抱怨贾环不如宝玉待丫鬟大方,“宝钗不等说完,连忙喝断。”宝玉到后,“……宝钗恐怕宝玉教训他,倒没意思,便连忙替贾环掩饰。”

诚然,“事不关己”只是对外面的事而言,家里的事,她可是尽心尽力的。

第四十七回,薛蟠挨揍。薛蟠被柳湘莲引到荒郊野外羞辱痛打一顿之后,令薛家体面扫地,堂堂薛家公子被打,这口气不能忍。薛蟠扬言报复,薛姨妈也“意欲告诉王夫人遣人寻拿柳湘莲”。面对这一事件的处理,薛宝钗表现得十分冷静。她忙劝道:“这不是什么大事,不过他们一处吃酒,醉后反脸常情。谁醉了,多挨几下打,也是有的。况且咱们家的无法无天,也是人所共知的”,认为没有必要“兴师动众,倚着亲戚之势欺压常人”。

事实上,在关系到薛家大是大非问题上,薛宝钗是识大体、顾大局的,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这不仅仅是圆滑,而是更多的理智与冷静。

场景环境细节,动态展示,身临其境,情景相融,营造氛围,以还原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为出发点

小说里的典型环境营造,细节不可或缺。

曹雪芹总是在动态中展现生活场景,让读者融入,跟着小说人物一同喜乐哀怒。细腻、细致的环境描写,不仅起到了烘托气氛、营造氛围的作用,而且重在服务于小说社会背景展示和人物性格的刻画。

《红楼梦》前后出场人物多达300余人,这些人物处于各自的生活环境里。曹雪芹通过细节描写,展示生活场景的差异,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推进故事发展。

(1)日常生活场景

贾府里纷繁的生活场景,本就是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图景。

春华秋月,情景融融。在曹雪芹笔下,饮食起居、儿女痴情、婚丧嫁娶、结社吟诗、家政经营等,自然逼真,妙若天成。房屋建筑、亭院楼台、山水环境,也绝不是脱离故事情节的闲笔,而是小说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许多故事就发生在具体的场景中,配合故事情节发展,沸腾着贾府有滋有味的生活。

第七回,周瑞家的送花。有这样一段场景细节:周瑞家的便往凤姐儿处来。穿夹道从李纨后窗下过,隔症玻璃窗,见李纨在炕上歪着睡觉呢,遂越过西花墙,出西角门进入凤姐院中。

李纨睡觉,是一个很日常的生活场景,似乎与送花风马牛不相及。但要看了后面凤姐此刻进行的“房中事”,就知道此处落笔李纨,意在与后面的场景细节对照。

曹雪芹写道:坐在凤姐房中门槛上的丫头丰儿,见周瑞家的来了,连忙摆手叫她往东屋里去。这时,凤姐房间传来一阵笑声,却有贾琏的声音。“接着房门响处,平儿拿着大铜盆,出来叫丰儿舀水进去。”这个场景细节表明,凤姐伉俪午休时,刚刚品尝了鱼水之欢。

在这个生活场景中,有凤姐的笑声、贾琏的声音,有平儿拿着大铜盆的身影,还有丰儿舀水的忙碌。再看李纨独自“歪在炕上”的场景,形影单只,几多凄苦。而且在今后长长的岁月里,她都将这样孤独、凄清地度过!这种场景细节的对比表达,分明是对封建礼教的批判。

第二十八回:宝玉记挂林妹妹,吃了茶,便出来,一直往西院来。“可巧走到凤姐儿院门前,只见凤姐蹬着门槛子拿耳挖子剔牙,看着十来个小厮挪花盆呢。”这是一个很生动的生活场景细节。有人物,有地点,有姿态,有动感。凤姐蹲着,拿着耳挖子,剔牙,看着小厮搬东西。凤姐的悠闲、懒散、霸气的神态跃然纸上。

《红楼梦》生活场景的细节描写,与故事情节有着紧密的联系。贾府处于盛时,则景物描写多欢快的笔墨,贾府衰败情景,则描写多悲凉。前半部多描写春夏之景,后半部多写秋色。

第八十回,曹雪芹写了三个春天,第一个春天多写其美,后两个春天多写其悲,而且一年比一年更为凄惨。整个景物细节的描写,不仅完全适应全书的悲剧结构,而且服务于贾府由盛至衰的整个情节发展脉络。

(2)屋子里的风景

贾府姑娘、媳妇的闺房、内室,是很私密的。其场景的描绘,无非有两种选择,要么是特别的温馨,要么是充满火药味。这种特定的场景细节,重在人物与场景的融合。

第十九回,歇午,宝玉揭起绣线软帘,进入黛玉房间。黛玉只合着眼,说道:“我不困,只略歇歇儿,你且别处闹会子再来。”宝玉推他道:“我往哪去呢,见了别人就怪腻的。”黛玉听了,嗤的一声笑道:“你既要在这里,那边去老老实实地坐着,咱们说话儿。”宝玉道:“我也歪着。”黛玉道:“你就歪着。”宝玉道:“没有枕头,咱们在一个枕头上。”黛玉道:“放屁!外头不是枕头?拿一个来枕着。”宝玉出至外间,看了一看,回来笑道:“那个我不要,也不知是那个脏婆子的。”黛玉听了,睁开眼,起身笑道:“真真你就是我命中的‘天魔星!请枕这一个。”说着,将自己枕的推与宝玉,又起身将自己的再拿了一个来,自己枕了,二人对着面儿倒下。

曾记得,宝玉将北静王所赠的鹡鸰香串珍转赠黛玉。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遂掷而不取。这里宝玉借机也以同样的语气反驳黛玉:“那个我不要,也不知是那个脏婆子的。”

一个“臭男人”,一个“脏婆子”,这不是命中注定的一对“天魔星”又是什么?所以黛玉先时还是对着宝玉大骂“放屁!”。想来一个娇滴滴的淑女竟能直对着多情公子大骂“放屁”,此情此景当真是有几分任性泼辣和蛮不讲理了。然而,这个场景细节却让人感到特别的和谐、美好和甜蜜。

第四十四回,凤姐潑醋,酒后醉闹。这个场景也是在内室,却火药味十足。

庆生这天,“凤姐自觉酒沉了,心里突突的似往上撞。”就在这时,凤姐逮到了与鲍二家的偷情的贾琏。从凤姐看见小丫头生疑,到凤姐、平儿、鲍二家的、贾琏扭成一团厮打,整个场景,如疾风暴雨,却又层次井然。先是凤姐打了第一个小丫头,接着又打了第二个小丫头,如骏马驰坂,一往直下。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凤姐忽然回身竟把平儿先打了两下,然后“一脚踢开门进去,不容分说,抓着鲍二家的厮打”,然后又是打平儿,接着是平儿又打鲍二家的,贾琏打平儿,平儿要寻死,最后是贾琏拔剑要杀凤姐、平儿。

整个打闹场景中,源于一个“酒”字。凤姐是“那酒越发涌了上来”,贾琏是“把酒也气上来了。”到头来,却把没吃酒的平儿卷进去了。其实,曹雪芹是在借酒闹事,让场景的细节有层次地表达,高潮迭起,热闹好看。

(3)居住环境的特色

大观园里,每一处住所的环境都是与主人的身份、性格与爱好搭配的。

林黛玉居住的潇湘馆,竹子挺拔、有节,蕴含着林黛玉的叛逆性格。映衬着林黛玉对爱情的执着,以及以泪洗面的悲剧命运。黄昏时,黛玉病卧在床,听那雨滴竹梢之声,更觉凄凉。雨滴竹梢,似黛玉心在哭泣。此时,这千百竿翠竹遮映的潇湘馆,充满哀怨,气氛郁闷,回荡着凄惨的气息,暗示着黛玉生命的秋天已经到来。

宝钗是“山中高士晶莹雪”,她的住处蘅芜苑也如雪洞一般。第十七回,贾政道:“此处这所房子,无味的很。”因而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无。

蘅芜苑如此单调、冷漠,石头遮住了一切,这正是薛宝钗性情的写照。暗示宝钗品质高洁,却婚姻不幸。到头来,宝玉弃她而去,宝钗住在空洞洞的房子里,过着备受煎熬的凄清生活。

贾宝玉的怡红院。第二十六回,贾芸第一次进大观园:只见院内略略有几点山石,种着芭蕉,那边有两只仙鹤在松树下剔翎。一溜回廊上吊着各色笼子,各色仙禽异鸟。

如此环境,与宝玉的性格一样,流淌着鲜活,跳动着生命韵律。

探春的秋爽斋。第四十回:探春素喜阔朗,这三间屋子并不曾隔断,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案,案上堆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筒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的白菊。

秋爽斋大起不落的室内环境,显示了贾探春豪爽豁达的性格。

(4)梦境里的游动

梦,是《红楼梦》不可缺少的重要场景。

据统计,《红楼梦》中总共描写了33个梦幻。其中,前八十回共有20个梦。正如脂砚斋所批:“一部大书起是梦,宝玉情是梦,贾瑞淫又是梦,秦之家计长策又是梦,今作诗也是梦,一并风月鉴亦从梦中所有,故‘红楼梦也。”它们大小各异,内容颇杂,形式多样,活灵活现,散布于全书。梦如同银线串珠,把细节、情节、故事串连一体,构成小说庞大的叙述结构。

第五回,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他浏览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饮酒听曲,乐此不疲。這个梦,只是《红楼梦》的序幕,推出重要人物,预示了主要女子不同的生活道路和独特的命运结局。这个梦,是整个小说的大背景和大环境。到了第一一六回,宝玉再游太虚幻境,与初游遥相呼应,这巨大的梦才算完成。

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前托梦。她告诉凤姐,要当心“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跃重,乐极生悲,树倒猢狲散”的悲剧,提出补救保全的办法,即在兴盛之时置祭田、办义学。凤姐的这个梦,洞察了贾府的瞬息繁华,预示了未来的厄运,隐喻了梦幻虚景里的荣辱兴衰。

第二十四回,小红与贾芸相恋。小红的手帕丢了,来怡红院寻找,正好宝玉要喝茶,她赶紧递上一杯,却遭到了其他丫头的耻笑。“正闷闷的,忽然听见老嬷嬷说起贾芸来,不觉心中一动,便闷闷的回至房中,睡在床上暗暗盘算,翻来掉去,正没个抓寻。忽听见窗外低低地叫道:“红玉,你的手帕子我拾在这里呢。”红玉听了走出来看,不是别人,正是贾芸。红玉不觉粉而含羞,问道:“二爷在那里拾着的?”贾芸笑道:“你过来,我告诉你。”一面说,一面就上来拉他。那红玉急回身一跑,却被门槛绊倒。

这竟然是一个梦。细节如此详细、逼真。正是因为这个梦,让红玉这个小人物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图。“说着,都走来看时,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凳子上,业经各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穰穰地围着他,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

这是一个极为传神的梦的场景,以神写形,形神兼备,通过对湘云“醉眠”姿态的描写,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渲染,把她活泼开朗、憨直爽朗的性格写的活灵活现。

红楼轰然倒下,梦醒而碎。红楼无梦,只余梦影残痕。

猜你喜欢

凤姐黛玉宝玉
宝玉不喜欢的男生
论宝玉之泪
凤姐的妙计
宝玉受笞
黛玉讲诗
黛玉为什么爱哭?
宝玉问路
向“凤姐”学习批评艺术
WHAT A TANGLED WEB WE WEAVE...
不仅仅是眼泪*——黛玉的另一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