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新闻标题中转喻的类型和功能研究
——以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新闻标题为例

2019-02-11买春艳

关键词:喻体新闻标题功能

买春艳

(盐城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新闻标题的制作对新闻内容的传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而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例如,Ifantidou从临时概念的角度看新闻标题中词汇的语用功能,认为影响人们理解新闻标题的关键因素是关联性[1];冯修文对英汉新闻标题进行比较,探讨英语新闻标题的语言特征及修辞手法[2];王鑫、陈新仁则从历时与共时角度展开比较,探讨叙事性新闻标题的使用情况及语用功能[3]。

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出现了不少从认知视角对新闻标题进行的研究。这些研究多以隐喻为理论基础。例如,Koller在对市场和营销新闻标题的研究中发现,“战争”和“关系”是这两类新闻标题中出现频次最高的概念隐喻[4]。张名章探讨了网络新闻标题中隐喻的语用功能及其存在的问题,并以新华网与人民网为例分析三大主导隐喻的具体使用情况[5]。转喻也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新闻标题则因自身的概括性而大量使用转喻。然而,当前对新闻标题中转喻现象的研究却不多见。基于这一学术背景,加之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的社会背景,笔者以英国金融时报网站2018年4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的头条新闻标题为语料,研究英语新闻标题中转喻的类型、使用频次及语用功能。

一、转喻与新闻标题

(一)转喻的认知属性

传统研究将转喻视为词语间的相互借代,只是一种单纯的修辞手法。认知语言学则将转喻视为一个概念现象和认知过程,且在理想化认知模式(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简称ICM)之内运作,并把转喻定义为“一个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个概念实体或载体(vehicle)为同一ICM内的另一个概念实体或目标(target)提供心理可及性”[6]。在这一认知过程中,人们通常选取简单具体且具有凸显性的事物作为喻体,去理解另一个复杂抽象且不那么凸显的事物,即目标。

转喻中凸显度上的不平衡,使得相对凸显的喻体可以快速唤醒或激活不是特别凸显的目标。由于喻体和目标共存于同一个ICM中,它们之间在空间、时间、因果关系等方面具有概念上邻近性,从而具有密切的心理关联。

例1 UK says Huawei is manageable risk to 5G(2019年2月18日)

“UK(英国)”喻指英国政府。国家和政府处于同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式,属于典型的转喻。相对于政府来说,国家更具有凸显性,人们很容易在心理上通过国家触及政府。可见,转喻以概念上的邻近性为前提,是一种根植于人类基本经验的重要思维方式、感知客观世界及处理信息的方法,它构成了人类的日常思考和行为模式。正如Violi所言,转喻作为重要的认知模式,为语言的输出和理解提供信息通道,而人类的感知总是通过这种方式被语境化和建构的[7]。同时,由于语言的不完备性(underspecification)和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时间、精力、能力等),人们很难把所有思想都面面俱到地表达出来,这时,转喻以邻近和凸显原则作为认知的完形心理基础[8],让人们借助于共享知识通过转喻“点到为止”达到所需的交际效果。因此,转喻可以帮助人们经济简约地把握和认识世界,提高语言信息匹配的经济性,是使用较少的语言进行有效交流的一种捷径[9]1。

(二)转喻的语用功能和类型

转喻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10],具有强大而丰富的语用功能。学界对这些功能进行了各种分类。例如,Littlemore将这些语用功能分为指称功能、人际功能和强调功能等语用功能[9]34。转喻在生成过程中需要借助人类的共享知识,从而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认知距离,因此,Brdar & Brdar-Szabó认为转喻具有情感转移的功能[11]。另外,转喻工作机制的核心思想是使用简单而易于理解的事物来转指复杂难懂的事物,这符合人类选择过程中的经济本能,因而具有经济功能。

在转喻类型的划分中,比较典型和有影响力的为Panther和Thornburg的三分法。两位学者从语用功能视角将转喻分为指称转喻、谓词转喻和言外转喻[12]72。这种分类不仅秉承了认知语用研究的路向,同时也拓展了转喻研究的范围,因而更具现实意义。

在这三类转喻中,指称转喻是转喻中最常见的,为指称转换的现象。如以“EU(欧盟)”这一组织名称来转指组织的决策者,就属于指称转喻。

例2 EU blocks planned Siemens-Alstom rail deal in landmark decision(2019年2月7日)

谓词转喻指的是一个陈述用来指称另一个不同的陈述,即以一个潜在的事件(能力、可能和允许做什么事等等)转喻地与实际发生的事件联系在一起。事件被概念化为一个ICM,实现ICM的情态已成为ICM的一个成分[12]73。

例3 A 1tn dollars global trade war could yet come to pass(2018年7月4日)

这一标题以“could come to pass(可能通过)”来唤起“具有通过潜能”这个框架,从而转指通过的事实。

言外转喻指的是,一个言语行为即是一个言语场境,而言语场境可分为若干组成部分,每个部分都可转喻地代表整个场境或言语行为[13]。

例4 US official paints gloomy pictures for soybean farmers(2019年2月22日)

例句中“paints gloomy pictures(描绘惨淡的画面)”的言外之意表明,贸易战将会对美国的大豆种植者造成很严重的影响,使其损失惨重,暗示了他们未来艰难的生活。

然而,这三种转喻在新闻标题中使用的频次不尽相同,其原因值得探讨。

(三)新闻标题的转喻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媒体的数量和种类急剧增加。面对指数级增长的各类信息,读者主要通过阅读标题来判断新闻的价值,决定是否进一步了解新闻的具体内容。这就要求标题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能够以简洁的语言对新闻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和提炼,既要满足新闻的时效性,又要保证人们在碎片化时间里获取大量信息。为了追求语言表达的效率,人们往往使用转喻。在标题中使用恰当的转喻不仅可以表达出新闻的主要内容,还可以突出新闻中最具价值的重点细节。

例5 White House suspends press pass of CNN reporter(2018年11月9日)

此标题以人们所熟悉的“White House(白宫)”这个有形实体来转指抽象的“美国政府”。白宫作为一个人们所熟悉的有形实体不仅可以替代抽象无形的美国政府,而且也附带说明了新闻事件的相关地点,帮助读者在短时间内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此外,标题中用实体白宫也可以起到拉近记者与读者之间心理距离的作用。这个例子中由于恰当地运用了转喻,使得新闻标题以最简洁的语言,最大化地表达了新闻的主要内容,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实例分析

(一)数据搜集与统计

本研究搜集了2018年4月1日到2019年3月31日金融时报网站头条新闻标题共365条。经分析,其中含有转喻的共223条。按Panther和Thornburg的分类,新闻标题的转喻类型使用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转喻类型使用情况表

通过进一步分析表1中的204条含有指称转喻的新闻标题,研究发现,当喻体向目标映射时出现了不同的转指关系,具体情况如表2。

表2 转指关系使用情况表

(二)数据分析

表1显示,在这223条新闻标题中,指称转喻、言外转喻和谓词转喻这三类转喻类型出现的频次各不相同:指称转喻出现的频次最高,有204条,占到了94%;而谓词转喻和言外转喻在新闻标题中使用频次较低,分别是14条(6.3%)和5条(2.2%)。

表2表明,在204条含指称转喻的新闻标题中出现了不同的转指关系。其中,以国家来转指政府或者市场的有86条,占到了42.2%;而以公司或者机构的名称转指决策者的标题有81条,占到了39.7%;以结果转指事件的标题有12条,占5.9%;标题中以职业转指人的标题有9条,占4.4%;而以事件转指人的数量是6条,占2.9%;以核心因素转指体制的标题有6条,占2.9%;以地点转指机构的有4条,占2.0%。

(三)结果讨论

在所搜集的365条头条新闻标题中,223条新闻标题含有转喻,达到了61.9%。这进一步证明了转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它可以使交际者以简略的文字表达足够多的信息。不同类型转喻的使用情况如下:

指称转喻在三类转喻中占压倒性多数。这符合转喻的本质。正如Lakoff和Turner所说,转喻的实质是在一个认知域中的概念映现,这一映现包括的“转指”关系主要是指称,因此转喻最主要的功能是指称功能[14]。它可以为人们理解抽象及复杂的事物提供一种捷径,即人们借助于转喻这一思维方式,利用简单而具体的事物来理解或表示相对复杂,且比较难以理解的抽象事物。

例6 HongKong enters bear territory amid emerging market sell-off(2018年9月12日)

一是竞争性民主选举开辟了权力制衡的新道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权力制衡主要通过公权力,亦即以权力制约权力,这是十分必要的,又是十分不足的,亟待由权利制约权力来补充。竞争性民主选举使“统治者”由人民“随心所欲”地产生,由人民“随心所欲”地罢免,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传统体制下干部监督的难题,置统治者于全体委托者面前,是对“统治者”最根本的约束。

这条标题正是借助于转喻的指称功能,以人们普遍熟悉的慵懒疲软,且易于撤退的熊“bear”来转指香港股市的低迷状态。熊的具体形象使得读者对于难以理解的股市行情一下子就有了清晰的认识。

谓词转喻在这些新闻标题中也有所体现。

例7 Tariffs could lop 0.5 points off global growth,IMF warns(2018年7月17日)

这条标题借用谓词转喻,通过“could lop(可能削减)”这个潜在的事件框架,转喻地唤起“已经削减”这样的事实。在激起“削减事实”这个目标域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认知能力去推理,这点与读者希望在短时间内能够从新闻标题中最大限度获取信息的需求相背。因此,这类转喻在标题中出现频次较低,在所搜集的语料中仅有19条,仅占6.3%。

作为间接言语层面思维手段的言外转喻,在所收集的新闻标题中也出现了几次。

例8 Theresa May vows to fight for her Brexit deal (2018年11月16日)

这条新闻标题中,以“vows to fight for her Brexit deal(发誓为退欧协议而战)”这一明示内容,借助于“发誓”所产生的言后行为这个场景,表明特蕾莎梅将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维护脱欧协议,从而转喻地唤起“特蕾莎梅竭力挽救退欧协议和首相地位”。读者在阅读这条新闻标题时,首先要理解明示的意思,其次要结合自己的背景知识推断出其暗示的内容。这个推理过程会大大增加读者真正理解标题所包含意思的时间,因此,新闻标题中这种转喻类型出现频次也是极低的,在这223条标题中只有5条,仅占2.2%。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指称转喻在所收集的标题中出现频次最高,而谓词转喻和言外转喻由于都需要不同程度的认知推理,因此在新闻标题中使用频次相对来说较低。因为读者在短时间内浏览新闻标题时,不愿用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推理标题后面隐藏的深层含意。这也是新闻标题中这两种转喻类型出现频次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虽然各转喻类型在标题中出现的频次不同,但都发挥着强大的语用功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新闻的价值,使标题起到画龙点睛之效。

表2分析了包含指称转喻的新闻标题所涉及的转指关系。在这些标题中,无论是以国家转指政府,还是以核心因素转指体制,如以货币转指国家经济等,都符合以具体、简单的事物来转指抽象、复杂的事物这条认知基本规律。由于受语料数量及内容的影响,各个转指关系出现的频次有高有低,但指称转喻在新闻标题中都发挥着重要的功能,高效地体现了新闻的价值。

三、新闻标题中转喻的功能

众所周知,新闻标题作为新闻的眼睛,是对新闻内容的高度浓缩及新闻价值的集中体现。读者是否继续阅读新闻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标题所传达的信息是否具有吸引力。因此,标题借助转喻强大的语用功能,在体现新闻价值中发挥关键作用。

(一)指称功能

转喻的本质是一种事物通过相关性的联系来指代另一种与之相关的事物,因此,转喻最主要的功能是指称功能。新闻标题借助于转喻的指称功能以具体而简单的事物向读者传达抽象而复杂的概念,可以更好地体现新闻的价值。

例9 Dollar struggles in face of cautious Fed(2019年1月10日)

在这条标题中,以“Dollar(美元)”这个实实在在的物体去转指看不到、也摸不着的抽象的美国经济,可以极其形象地描绘出美国经济的现状,简洁地表明新闻主要内容。借助于转喻的指称功能,新闻标题可以使读者在短时间内就能领悟标题的含意,即美国经济处境艰难的现状,并快速推断出新闻的主要内容。

(二)强调功能

转喻中喻体和目标之间凸显度上的不平衡,使得相对较凸显的喻体可以快速唤醒或激活不是特别凸显的目标。因此,新闻标题中选择凸显性较强的词作为喻体,可以很好地表现新闻的价值。

例10 Japan refuses to give greater access to US farmers (2019年4月29日)

由于政府是依赖国家而存在的,国家大于政府,因此在国家这一ICM中,国家最具有凸显性,它包含的信息也最多,可以最大化地表明新闻的主要内容。例10中,标题以具有凸显性的“Japan”日本国家来转指日本政府,可以使读者很快明白所讲述事件的所在地。同时,相对于一个实体的日本国家来说,日本政府属于比较抽象的概念,用国家来转指政府符合人们以较少的认知努力去获取较大的概念联系的认知倾向。因此,在收集的语料中,以国家转指政府或者以国家转指市场的转喻模式占据了42.2%,多达86条。

(三)人际功能

转喻是喻体向目标的映现,因此,转喻具有间接性。在交际过程中人们通过使用转喻不仅可以避免尴尬,而且可以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比如在以职业转指人的转喻模式中,借助于转喻的间接性,可以达到委婉表达的交际目的。

例11 Financiers and actors accused of using bribery to get children into IVY League (2019年3月13日)

这个标题中以“financiers”和“actors”这两种职业间接转指具体的人,不仅可以使标题短小精悍,而且达到了委婉批评的目的。

(四)情感转移功能

语言学家库诺指出情感转移主要通过观察事物的视点或角度来实现。视点与说话人距离越近,则情感转移程度越高,反之,情感转移程度则越低[15]。新闻标题中借用国家名称来转指政府或市场,可以表明新闻记者希望从第三者的角度,拉大与相关政府或市场的心理距离,客观中立地谈论该国政府或市场的活动。同时,也缩短与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彼此间的情感趋同和所期待的交际效果。

例12 Argentina seeks IMF aid as peso sell-off resumes(2018年5月9日)

此标题用“Argentina(阿根廷)”来转指阿根廷政府,拉大了记者与阿根廷政府之间的距离,缩小了与读者的心理距离,与读者建立了更加亲密的关系。同样,以公司或机构来转指决策者,也具有类似的功能。同时,借公司或机构之名发布信息不带个人感情,更加客观。在204条标题中,有81条新闻标题使用了以公司或者机构名称来转指决策者的转喻模式,占据39.7%。

(五)经济功能

语言交际受信息最大化和经济最大化原则的支配。信息最大化要求说话人尽最大可能准确传递最多信息,而经济最大化要求说话人尽最大可能简捷地传递信息。转喻作为重要的认知手段,可以为人们的交际提供捷径。例如在以事件转指人的转喻模式中,通过事件的凸显性来映现参与事件的人,可以更好地体现新闻的价值。

例13 Talks to avoid second US shutdown are deadlocked(2019年2月11日)

例句中使用“talk(会谈)”一词不仅因为这个词的拼写简洁使得标题语言简练,而且由于“talk”在其范畴中具有凸显的地位,该词的内涵和使用范围也比它所在范畴的其它词更广泛。另外,在转喻由喻体向目标映现的过程中可以强调某些方面,同时也隐藏了某些方面。在这条标题中,通过隐藏会谈中的人们,而凸显“会谈”事件本身,可以更加客观真实地体现新闻的内容,吸引读者继续阅读。

笔者从转喻理论出发,统计分析了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英国金融时报网站的365条头条新闻标题中转喻的类型、使用频次及语用功能。研究发现,其中223条使用了转喻,表明了转喻的普遍性。在这些转喻中,指称转喻出现的频次最高,达204次,占91.5%。这说明新闻标题虽然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形式,但仍符合指称转喻是最常见转喻类型这一观点。同时,研究显示,英语新闻标题中的转喻同样具有多种语用功能,主要包括指称功能、人际功能、强调功能、情感转移功能、经济功能等。当然,由于语料有限,某些转喻功能未得到充分研究,而其它领域新闻标题中转喻使用情况也有待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喻体新闻标题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对比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红楼梦》比喻的喻体类型研究
无意间击中幽默的新闻标题
从喻体选择对比哈萨克语和汉语比喻的民族差异
浅谈新闻标题的装扮技巧
喜马拉雅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