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挑针疗法治疗输液外渗的护理体会与思考

2019-02-11朱芳红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脂肪乳外渗针头

朱芳红

甘肃省庄浪县中医医院 甘肃省平凉市 744699

1 药物外渗的定义

是指药物输注过程中渗出或渗漏到皮下组织中导致引起渗漏性损伤的药物包括一些直接或间接地损伤静脉和周围组织,导致静脉炎或软组织损伤。发生的药物,如细胞毒性药物、特殊抗生素、心血管活性药物等。药物外渗的临床分期:分为三期: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静脉炎性反应期、组织坏死期。

2 药物外渗的处理措施

2.1 常规处理措施

只要出现药物外渗,必须要根据正在输入的药物性质采取措施,否则会造成更大的伤害。首先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药,断开输液器,保留穿刺输液的头皮针头,用注射器连接头皮针将药物回抽,减少药液在局部组织的渗出量,降低渗出液对组织的损害。抬高患肢,避免剧烈活动。药液对组织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可以用热敷,或用95%的酒精持续湿敷,50%的硫酸镁湿敷,肿胀很快就会消退,用热敷促进扩散吸收。临床上一般的药物外渗我们采取上面的方法处理治愈,但遇到特殊药物

2.2 挑针疗法治疗药物外渗

治疗原理:是通过对人体络脉的挑治,把瘀阻于皮肤腠理中的滞邪和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使气血运行通畅,达到活血化瘀、排毒、改善未循环的目的。[1]通过对人体皮部的刺激和络脉的挑治,短时间内对人体起到一个大的调整,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它不仅实用于多种疑难杂症的治疗,对流行病也有一定的预防和控制作用。对特殊药物液体如脂肪乳、钙剂、血管活性药物、强刺激的药物氯化钾、抗肿瘤药、甘露醇等,发生外渗时需要立即有效的手段。我们从2016年我院引进魏氏八卦挑针以来,尝试用挑针治疗多例特殊药物输液外渗,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推广给大家,供大家借鉴,案例如下:

(1)典型病例一:该患者是一位皮下脂肪严重薄弱的老年女性患者,76岁,住院号459796,于2016年7月4日因冠心病、心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收住我院,入院后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全身水肿,进食量极少,医生于7月6日给营养支持治疗,当时选右手背静脉用钢针输注脂肪乳,夜班护士观察不到位造成脂肪乳外渗,脂肪乳外渗面积达5cm×8cm,延伸到腕部以上,随即停止输液,该患者曾试用

50%硫酸镁湿敷2次,每次半小时,硫酸镁出现结晶,症状未减轻。之后又采用热敷的方法,病人反应疼痛又没有减轻。当天晚上患肢皮肤严重肿胀,皮肤呈透明状,局部症状:白、肿、痛、硬 ,评估为Ⅲ度,改用挑针治疗。

方法:先用75%的酒精消毒肿胀部位皮肤,待干,然后用挑针在皮肤上以相隔为1厘米的距离均匀挑治,皮肤上立即会出现小黄豆大的脂肪乳颗粒,用干棉签拭干,配合轻轻挤压,皮下的外渗脂肪乳会不断的渗出,治疗后患肢明显减轻,疼痛缓解,以无菌敷料覆盖皮肤,乳剂会慢慢继续渗出。6小时后,局部症状变为:红、稍肿、轻微疼痛 ,第二天重复治疗一次,第二次冒出的乳滴变少,抬高患肢,轻微活动上肢关节,第三天患者皮肤变得红中轻微带紫,张力正常,一周后皮肤颜色完全恢复正常,没有不良后果发生。

(2)病例二:患者女,66岁,住院号510608,因肠梗阻术后肠功能没有恢复,在输注氯化钾的过程中发生药物外渗,面积约10x25cm,皮肤发白,有麻木感,中等疼痛,立即给予挑针治疗,当时就症状减轻,2小时后又用25%硫酸镁湿敷外用保鲜膜包裹,2-3小时更换一次。前臂内侧于次日出现大小不等的直径小于0.5cm的皮肤小水泡,约10个左右,再次在小水泡上挑治一次,第三天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正常。

3 护理体会

(1)通过临床观察,分子量小的药物渗出紧急时刻挑针治疗一次,之后结合湿敷的办法很快就能恢复正常,但是对于分子量较大,含有油剂的药物外渗,如10%或20%的脂肪乳为一高渗白色乳状液体,使用后偶可发生静脉炎,血管痛。若不慎外渗后患者外渗处皮肤疼痛难忍,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出现皮肤颜色改变,甚至发生组织坏死很难吸收,采用一般的处理措施效果很慢,需要紧急采取特殊的处理,挑针治疗能立竿见影的把渗出的脂肪乳排出皮肤,马上缓解症状,可以经过两三次挑治,结合常规护理尽快恢复正常。

(2)魏氏八卦挑针疗法治疗药物外渗,改变了以往传统的通过针管抽吸、封闭、热敷、抬高患肢、土豆片贴等手段治疗输液外渗。以前的治法不足之处是外渗药物以相当慢的速度吸收入血液循环,有时还会引起皮肤坏死,操作不方便,耗时多,有些药物毒性强,分子量大的药物很难吸收。所以挑针治疗无痛苦、无创伤、无感染,不受场地条件限制,能够祛邪排毒、省时、省力、见效快。

4 教训总结

(1)脂肪乳注射液输注时应该正确选择输注途径,此患者治疗时使用的是一次性钢针,输注部位为手背静脉。虽然静疗指南提倡「钢针零容忍」,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基层医院难以完全做到。脂肪乳注射液规定可以经外周静脉输注[2],但输注过程中要严加巡视,发现外渗及时处理。最好采用中心静脉输注的方式,但是可能会增加感染的机会,因此应注意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静脉置管。最好是选择外周静脉留置针,选择血流速度快、走向直且粗大、远离关节的静脉进行穿刺,该药物为高渗药物,不推荐使用一次性钢针注射。

(2)建议已输注脂肪乳的静脉不再用于输注其他输液或添加注射使用。

(3)提醒:输注前要全面评估,建议选择中心静脉置管途径输注;如果要经外周静脉输注,向患者做好宣教工作,特别要强调有发生静脉炎及药物外渗的危险。

(4)我们以脂肪乳注射液 (C14~24)为例,按照说明书中要求,10%、20% 脂肪乳注射液 500ml 的滴注时间不少于 5 小时;30% 脂肪乳注射液 250ml 的输注时间不少于 4 小时。由于输注时间长,发生外渗的机会越大,而引起药物外渗的其他原因与穿刺技术不熟练,针头未注入或未完全注入血管等有关,所以输液的针头要妥善固定,外加防护。

(5)输注过程中应该严格加强巡视,发现输液外渗,及时处理,以免造成皮肤组织坏死,酿成医疗纠纷。

(6)特殊药物输注,尽可能调整在白天输注,以免夜班值班人员不足,观察不到位,夜班家属也疲劳,思想麻痹,都是造成发现延迟的原因。

(7)老年患者和小儿,皮肤松弛,加之感觉迟钝,血管脆弱、容易失控造成针头移位,所以输液针头需要妥善固定,胶布固定的基础上外面可以再加其他防护物品。我们对输注特殊药物的大人和婴幼儿,胶布外加小儿尿不湿做缠绕肢体固定加强防护,收到很好的效果。所有的事实告诉我们,输注特殊药物要严格管理,防止意外发生。

5 总结

通过多例静脉输注药物外渗的处理观察,挑针治疗药物外渗速度和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处理方法,值得大家借鉴和推广,尤其是分子量较大,毒性强的药物,如甘露醇,脂肪乳,抗肿瘤药。

猜你喜欢

脂肪乳外渗针头
脂肪乳在药物中毒解救中的应用研究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增速预注射在降低肿瘤非首疗程化疗患者CT增强检查对比剂外渗率中的应用价值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肿瘤患者应用结构脂肪乳和中/长链脂肪乳的住院费用对比分析
全胃切除术后腹胀与脂肪乳肠外营养关系的研究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外渗1例护理体会
放疗患者CT定位造影剂外渗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