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干预对肾移植术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2-11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450000张瑞李鹭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21期
关键词:机械性静脉炎上肢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450000)张瑞 李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4例肾移植术后PICC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PICC置管适应症;患者均自愿加入本研究且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无法配合治疗者;存在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该项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5∶17,患者年龄分布:42~76岁,平均年龄(57.6±2.3)岁,研究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4∶18,患者年龄分布:40~78岁,平均年龄(57.9±2.2)岁,上述一般资料对比,两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主要给患者提供常规的PICC置管、输液及日常维护护理。

研究组采用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干预:①风险评估,护理前,护理人员需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咨询专家和结合患者自身病情,分析其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并探究相应的防护措施。②并发症防范护理,为防范患者发生机械性静脉炎,护理人员需选择直、粗、静脉瓣膜少的血管对患者进行PICC置管,并保证导管型号与血管内径相适应,以促进其对血管内膜的机械性损伤减轻,置管后第2天,需对置管上臂进行热敷和将其抬高,发现穿刺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时,可采用50%硫酸镁对其进行湿敷20~30min。为防范患者发生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人员可在患者PICC置管处用保鲜膜妥善包裹,自置管当天起,用40~45℃温水浸泡毛巾2~3min,再将其拧干,在贴膜上端妥善包裹,对高危患者,还需在温敷的基础上,将喜疗妥软膏沿静脉走向涂抹于患者置管侧手臂穿刺部位上端,涂抹时避开透明敷贴轻轻揉搓。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代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2.4%)、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1.4%)、(26.2%),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虽能为肾移植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也易引发其出现较多置管相关的并发症,因此,为防范置管并发症的发生,就需采取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干预,其是一种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和临床需要制定的针对性护理措施,首先通过风险评估,能促进护理人员更好、更全面的预测患者可能会发生的并发症,再根据其预见的潜在风险隐患,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如为防范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可采选择与患者血管内径相适应的导管型号,以减轻其血管内膜的机械性损伤,为防范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可对患者置管处用保鲜膜妥善包裹进行湿热敷,能促进其局部血管扩张和血液循环,从而能使患者局部组织缺氧、缺血改善,另外,对高危者,还需涂抹喜疗妥软膏,能达到有效的抗凝血、抗炎和抗血栓作用[1]。

本研究中,对两组肾移植术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分别行常规护理干预和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2.4%)、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1.4%)、(26.2%),这与郭娜[2]研究报告中得出的基于风险评估的风险分级护理组患者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26.66%结论基本一致,说明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综上所述,基于风险评估的分级护理干预在肾移植术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机械性静脉炎上肢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机械性眼球外伤100例临床分析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含金量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上肢负重振动训练对偏瘫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联合超声电导仪治疗静脉炎30例